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中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中都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中都(今北京)

行政区类别: 首都

所属地区: 中都路大兴府

中都是金朝都城。天辅六年(1122)十二月,太祖亲自领兵攻取燕京,把九州还给了宋人,宋改为燕山府。很快又收复,改称燕京。先后设置枢密院和行台尚书省。天德三年(1151)四月,下诏自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都燕京,削上京之号。 [1]

历史

海陵王弑熙宗后即位,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颁布诏书决定自上京迁都燕京。海陵任命张浩、苏保衡等营建都城,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往外扩展,共动用了120万人,历经两年,至天德五年(1153年)始告完成。于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正式迁都,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

金代仿照辽代,共设五个都城,除中都外,还有四个陪都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其中后三个陪都就在辽的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的原址。

宣宗贞佑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中都被蒙古军队攻陷,城池完全被毁,后来的元大都基本上是另起炉灶。

建筑规划

中都仿照北宋汴京之规制,在辽南京城基础上扩建。中都城东南角,在今永定门火车站西的四路通;东北角在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北角在军博南黄亭子;西南角在凤凰嘴村。东城墙自四路通向北,穿过明清护城河,越过今陶然亭公园、黑窑厂、潘家河沿(今潘家胡同)、虎坊桥西、梁家园,在北新华街西侧与北墙相接,城墙上三门:施仁、宣曜、阳春。中都南城,西起凤凰嘴,笔直向东,途经鹅房营、万泉寺等地。南三门:端礼、丰宜、景风。有人考证,今天的右安门大街、牛街、长椿街至闹市口一线,就是中都时南北通衢。

发展背景

天会三年收复燕山,又把它改名为南京,并把原设在平州的南京中书枢密院移到这里。设在南京的枢密院、行尚书省,都委任当地汉人担任,世家大族刘彦宗、韩企先等先后担任宰相。天会年间,仍以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为首都,而未迁都于燕京,历经太祖、太宗、熙宗三朝。公元1141年,宋金议和,划定疆界。

海陵王完颜亮在谋弑熙宗、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一方面担心上京的宗室、贵族威胁他的统治,另一方面考虑到上京僻处一隅,不利于对全国的统治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而燕京则四通八达,物产丰富,于是决定迁都,于天德三年(1151)四月正式下诏迁都燕京,随即派张浩、苏保衡等营建都城。在工程基本完毕的情况下,完颜亮于当年就正式迁都于此,定名中都。次年,将上京的宫殿、贵族府第一律毁弃。中都城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并参照了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建筑,动用了120万人,历经2年至贞元元年(1153)才告完工。

中都大兴府在金代隶属于中都路,所管辖的区域较辽南京析津府大为缩小,只辖有大兴、宛平、阴、安次、永清、宝坻、香河、昌平、武清、良乡十县。城区东、西部分别由大兴县、宛平县管辖。另外中都路还辖有其它13州、39县。

中都大兴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大兴府尹,管理大兴府的政务并兼任中都路兵马总管府事,品级为正三品。另设同知及少尹各一人,协助府尹。其下另设处理各种事务的推官、知事、都孔目官等低级官吏若干人。朝廷在中都地区,另设立有与大兴府平行的若干专门机构,如司法机构中都路按察司、警察机构中都警巡院、经济管理机构中都都转运司等。

建立

中都的中心是皇城,基址位于今天广安门南滨河路一带。东西窄,南北长,周围3里,共有城门四:东为宣华门、南宣阳门,西玉华门,北是拱辰门。皇城中有宫城,中心则是大安殿,为朝会庆典之所。其基址为今白纸坊立交桥北端之东,距原白纸坊百货商场颇近。1993年建"西厢道路工程"时被发现。玉华门外是皇家园林同乐园,有鱼藻池等名胜。鱼藻池即太液池,遗址即解放后疏挖的青年湖,即今白纸坊立交桥西鸭子桥路西端。皇城外为都城,周围36里,共13个城门。如果按"面朝背市"的仪制,商业中心应在北面会城门、通玄门、崇智门、光泰门之内。很可能是会城门内天宁寺一带。也有可能在金代漕运沿线一带。

旧渠漕沿袭辽代,还有引黄河漳河衡水三条道,但都到达通州,通州至中都50里,不可能成为商业中心。颇有可能的是"金口引水渠",即引永定河之水,"金口"即今石景山麻峪村东石景山发电厂院内。据近人考证:"至京城北入壕"(金中都北护城河),"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即沿今通惠河)。金口引水线上段引永定河水至石景山,设闸。水流经今老山、八宝山北,东至玉渊潭,折向南流入北护城河;再东流折向东北,过今旧帘子胡同、人民大会堂南侧、历史博物馆南,沿台基厂三条、同仁医院、北京火车站,出东便门,流经通惠河至通州北入北运河(见《京水名桥》,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3年版)。金中都东有3个城门:施仁门、宣曜门、阳春门,那么商业中心也颇有可能在这3个城门附近。但最有可能仍会在靠近北护城河的会城门至光泰门一带。

五千三百二十八丈(约三十五里余),方形,城门十三座。南面居中为丰宜门,右为景风,左为端礼。东为阳春、宣耀、施仁。西为丽泽、灏华、彰义。北濒金口河,有通玄、会城、崇智、光泰诸门。宫城在城中而稍偏西南,从丰宜门至通玄门的南北线上,南为宣阳门,北有拱辰门,东、西分别为宣华门、玉华门,前部为官衙,北部为宫殿。正殿为大安殿,北为仁政殿,东北为东宫,共有殿三十六座。此外还有众多的楼阁和园池名胜。当时人记载金中都"宫阙壮丽","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城的东北有琼华岛(即今北京北海公园),建有离宫,以供皇帝游幸。

为使中都繁荣,海陵王从张浩之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免役十年。世宗时期,为了便利漕运,又利用金口河引永定河水,开凿东至通州的运粮河。但因为地势的落差甚大,无法控制水势,运河开成后,很快淤塞。不久,又将金口河填塞,以防永定河洪水泛滥,危及京城。金章宗完颜,明昌三年(1192),建成了横跨永定河的卢沟石桥,以利南北交通。

从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此开始,到贞佑二年五月十八日(1214年6月27日)金宣宗完颜珣离开中都,贞佑二年七月宣宗南迁到达汴京,中都作为金朝都城共61年,贞佑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中都被蒙古军队攻陷,城池遭受毁坏。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