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烧烤(刘金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野外烧烤》是中国当代作家刘金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野外烧烤
午后,毒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灼烧着大地,连风都夹着一股热气,吹过山林,树枝的“沙沙”声也是有气无力的。
我们一家四口坐在开着空调的汽车内,自然是无比惬意,也显得有些懒散,除了司机爸爸在开车。而我和妈妈在后面,都是半卧着的,小妹妹呢?嘘,她在睡觉。
“我们到了!”。爸爸把车停到了百花峪河边的小树林里。多美的风水宝地呀!重重叠叠的树叶刚好遮住毒辣的太阳,带着水气的微风一吹,多么清爽!可我们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而且我们今天下午的“正事”,在小树林里进行也太危险了。最终,我们在河对面的一片光秃秃的空地上摆起了摊子。
那摆的是什么摊子呀?只是一个低矮的烧烤炉,一张可折叠的小桌和几张小板凳,一把大大的太阳伞。哈哈,这就算是个简陋的烧烤地摊吧。要烤烧,第一步就是生火了,万事开头难,这生火的确不简单,也可能因为木炭不太好的原因,火总是生不起来,这可难不倒爸爸,他在车后备箱里找东找西,最后用了几张废旧的报纸才让木炭冒出了火星,我和爸爸赶紧两面夹击,又扇风又加碳,总算是把火生起来了,可爸爸加碳过急,直接下了把,用手添加木炭,最后只好到河边把一双大黑手洗净。
之后,就开始烧烤我们准备的食品了,一觉醒来的妹妹拉着妈妈去了河边,我就给爸爸当起了实习生,一下午的实习,我也就找到了些门道:首先是把肉肥瘦搭配穿到竹签上,太肥或太瘦都不好,肥者太腻,瘦者太干,都不是绝佳的美味,而肉片的薄厚会各有不同,这对烧烤却非常有影响。比较重要的是把握好火候,肉串在烧烤炉上,烤得稍微有一点发干时,就需要在上面刷点油了,那刷了油后的肉串在炉上烤时会有些油滴在下面的木炭上,木炭“哧”的一声令下,火苗猛的就窜上来了,人家是哪儿有火,离得越远越好,我是哪儿有火靠得最近,最后搞得爸爸对我说:“儿子啊!咱是烤,不是烧”。我还自作聪明,不以为然地说:“烧烤,烧烤,自然是先烧再烤”结果一出来,我烤的肉串果然是一块“好碳”;而我们放的料子,只是一些盐和孜然,撒料之前再刷上一点点油,虽然料不多但也是美味无比。
肉串烧烤的过程非常微妙,开始只是来回翻着烤,注意两面火候要均衡。那薄厚的关系呢?哈哈,这可不能忽视,眼睛一定要盯紧薄的地方,开始只是肉色,后来变成白色,当薄处变成金黄色时,不要犹豫,立马刷油,再烤个几分钟撒料出炉,从开始刷油到出炉,时间不能太久,这样烤出来,薄的地方脆,厚的地方嫩,也没有那么油腻。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当繁星满天,炉火熄灭,我们欣然踏上返程,蝉们放声歌唱,千啭不穷,在深蓝色的夜空中回响,同那叮咚的溪水奏成美妙动听的小夜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