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

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建于1983年,目的是为了保护安第斯山脉中潮湿的森林里特有的动物和植物。[1] 这个公园里的动植物具有很强的地方性。这里发现了以前被认为已经绝种的黄尾毛猴。自1985年以来进行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三十六个前所未知的考古地点,均位于两千五百米到四千米之间的高度,这非常有利于对印加前的社会的了解。

中文名称 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

地理位置 环绕于阿比塞奥盆地周围

气候类型 热带潮湿

著名景点 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

时 间 1983年

目录

自然环境

[2] 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环绕于阿比塞奥盆地周围,二者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亚马逊河的两个分支河流--马拉宁河和瓦雅加河是该公园中的主要河流,分别流经于公园的两侧。该地区的土壤呈酸性,从未遭受到农业开垦及伐木的迫害。岩石类型以前寒武的变质岩为主。 里奥阿比塞奥地区的气候属于热带潮湿,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逐渐变凉。

动物资源

有几种著名的哺乳动物,如以前被视为绝灭种的当地特有的黄尾巴的毛猴,还有另外三个猿猴属种,包括长毛蜘蛛猴、夜猴和喊叫猴。其它大型哺乳动物有眼镜熊、美洲虎、美洲山猫、貘以及其它种,如:庞大的犰狳、无尾刺豚鼠、适于抓尾巴的豪猪。啮齿动物的活动也比较显著,还有小有袋动物。 研究显示,地方性无脊椎动物同样比较猖獗。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是地方性动植物演化的典范,也是动植物绝好的避难所。丰富的爬行虫动物分属于无尾目类动物中15个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五彩缤纷的鲑鱼的引入而改变了当地的水系结构,而海拔高度为1700米至3600米之间的河水中的最高级捕食者,就是这种大马哈鱼属的外来种。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及其周围方圆1,500平方公里处,存在着大量的古遗址,留下了人类曾经在此活动的迹象。自1985年以来进行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三十六个前所未知的考古地点,均位于两千五百米到四千米之间的高度,这非常有利于对印加前的社会的了解。

地理位置

这些“花朵”密集的地域,人们一般称之为间歇泉盆地,它们大多是一些位于中央高原上的开阔谷地。当那些较大的火山停止燃烧之后,冰川的刨蚀作用造就了这些谷地。这些谷地可以被视为大自然的实验室和厨房,在这数千个“烧瓶”和“锅灶”中,我们看到大自然像一个熟练的化学家或者厨师,将火、水、气体以及无数种矿物质混合在一起,她烹饪整个山峦,烧烤山崖,诺大的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处处在它的高超手艺下冒着炊烟。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大峡谷位于钓鱼桥和高塔之间,由湖流出的河水,流经大约3 8公里地带所造成的险峻峡谷,就通称为大峡谷。这里是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最壮丽、最华美的景色 97公里长的河是“境内惟一没有水坝的河流”。在这里,河水陡然变急,冲开四溅的水花,形成两道壮丽的瀑布,轰鸣着泄人大峡谷。这两个瀑布一个有130米高,这是上瀑布;另一个有100米高,称为下瀑布。河水贯穿火山岩石,长期的强力冲蚀,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峡谷,峡谷格外险峻,动人心魄,深度达到60米,宽200米,长约32公里。这一段著名的河段,对于前来观赏的人来说,最引人入胜的既不是峡谷的深度和形状,也不是汹涌奔流的瀑布,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风化火山岩。峡壁从头到脚都闪烁着耀眼的光泽,在阳光下绚烂夺目。白、黄、绿、蓝、朱红以及无数种与红色相调而出的颜色。眼前是数百万吨的岩石,——切看上去却像用油彩涂成,仿佛毫无顾忌地暴露在风吹日晒之中,颜色是那样鲜艳,牢固的色彩既不会被冲刷而去,也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这效果太奇异、太不可思议了。

地貌景观

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自然景观分为五大区,即玛默区、罗斯福区、峡谷区、间歇泉区和湖泊区。五个景区各具特色,但有—个共同的特色——地热奇观。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内有温泉3000处,其中间歇泉300处,许多喷水高度超过100英尺,“狮群喷泉”由4个喷泉组成,水柱喷出前发出像狮吼的声音,接着水柱射向空中;“蓝宝石喷泉”水色碧蓝;最著名的“老忠实泉”因很有规律地喷水而得名。从它被发现到现在的100多年间,每隔33—93分钟喷发一次,每次喷发持续四五分钟,水柱高40多米,从不间断。公园四周被卡斯特、肖肖尼、蒂顿、塔伊,比佛黑德和加拉廷国有森林环绕。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它那由水与火锤炼而成的大地原始景观被人们称为“地球表面上最精彩、最壮观的美景”,描述成“已超乎人类艺术所能达到的极限”。正如人们所熟知,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以数量繁多的热喷泉、大小间歇喷泉地貌、绚丽多彩的高山、岩石、峡谷、河流,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闻名于世。这是地热活动的温床,有一万多个地热风貌特征;落基山脉给这片领地创造了无数秀丽的山峦、河流、瀑布、峡谷,其石灰岩的结构又让大地添上美丽多姿的颜色;无数的野生动物赋于它生生不息的生命,这里是怀俄明兽群的故乡,也是北美洲乃至全世界陆地最大的、种类最繁多的哺乳动物栖息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