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人生文学的福蜜(张季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酿造人生文学的福蜜》是中国当代作家张季次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酿造人生文学的福蜜
2017年11月,对于散文作家杨华和文学童儿杨炅灵而言,绝对是这对母子的吉庆月份,注定是母子俩心灵“扬花”的香飘时节一一因为,母子相伴相促,互励互进,以散文样式记录的巜你的九岁 我的九岁一一亲子文学成长手记》(以下简称《九岁》)已结集出版发行!
中国文联出版社在清新亮目,素雅润心的封面下方,用精简的提示语推宣:
“ 用文学哺育孩子成长一一 一位母亲和孩子在文字中走过的成长道路 。
从文学零起步到亲子手记,母亲的陪伴和文学的滋养,成为孩子成长的最好营养。这是一位母亲和孩子共同成长,化茧成蝶的故事。也是一个最好的家庭教育的范本。从她们的成长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孩子。”
应当说,提示语的评价定位是高新的。通观当今文化教育出版界,尽管经年累月,层出理论与浩量著述,然而,能称之为家庭教育“范本”者,实为稀少吧?至于不少评说者将《九岁》与当代著名作家、学者龙应台所著《亲爱的安徳烈》相比较,认为《九岁》恰如《亲爱的安徳烈》的“大陆版”。此说,是否贴切合宜,有待探讨。我则认为书籍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对于社会传导的教育价值与社会认同感才是至关重要。
不过,作为我国亿万家庭中的一对平凡母子所合著的散文样式文学作品,能引发如此热议评说,高新评价,其本身就已说明《九岁》所具备的文学效应非同寻常。看来,对于它的问世亮彩,文学艺术界、文化教育界人士似应进一步重视珍惜吧?
正是怀着如此心理,恕不涉及具体章辑篇目,且容我再浅识简评一一
众所周知:《亲爱的安德烈》系当代著名作家、学者龙应台与其子在三年中互为交流的书信结集,共收录母子俩书信35封,首次成书出版于2008年12月。在这本书信散文结集中,母子俩就文化艺术,民主权利,德国教育制度等探究交流,“呈现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百度百科)
而巜九岁》共收录散文作家杨华与文学童儿杨炅灵母子俩散文及诗词133篇(首),其中,杨华75篇(首),杨炅灵58篇(首)。反映了“用文学哺育孩子成长一一 一位母亲和孩子在文字中走过的道路。从她们的成长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孩子。”
显然,龙应台与安德烈,杨华与杨炅灵都是母与子之间的心灵交流,思想碰撞。其形式、情感都有其相似之处,然而,其实践过程却是迥然不同。其文化背景,目的动因,学识层次,涉及层面等亦有实质区别。
何况,《九岁》最令人惊叹的光彩在于母子俩的文学“创举”一一38岁的杨华是“文学零起步”,杨炅灵则为“七岁即走笔”一一虽不说是秀木出林,也可讲是异花冒香。自有其鲜明特色,较比“大陆版”之称谓更员特定意蕴吧?当然,从思想深度,话题广度,视角高度而议,则另当别论。可是,透过“两对”母子间的亲情、脉动,尊重、平等,碰撞、交流,默化、融通的互为映照,这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母子们”的人文关怀,思想行为却是异曲同工,何其相似一一从此浓情挚意论,“大陆版”说,又颇具合理性!
从家庭教育实践成果而论,我坚定地认为,杨华探索了一种家庭教育的模式——亲子共同成长。以“最柔软的文字,滋养最强大的内心;最共情的同行,润育最谐频的成长。”
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杨华,亦曾执教。她慧心独具,将先进之理念、授教之法则与亲子之情怀,高度而具体地融和,导引牵手七岁的孩子杨炅灵。在培养孩子树立自觉、自信、自强精神的前提下,以平等尊重,相互理解的母子亲情,敢于实践,默契配合;相互砥砺,艰苦共尝;苦乐俱进,良性循环;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硬生生,活鲜鲜地开辟出一方家教美景;扎实实,崭新新地铸造出一副家教模式,形象地昭告天下一一只要家长注重“孩鉴”,实施亲子教育,放下自我,修养自我,更新自我,动力自我,深化境界:情倾孩子,尊重孩子,导引孩子,信任孩子,提高素质。孩子必然有着光明未来,家庭势将提升幸福指数。
如果我国亿万家庭一一即使其中部分家庭,在可能的前提下崭新“孩鉴”理念,实施亲子教育,那么,社会蕴蔵的“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进步”助推“学生成长”;“家校合力”充实“社会教育”的巨大潜力必能发掘喷发,汇集聚合,动力助推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
仅凭此一亮点,《九岁》的结集出版,就显示出它的文学色彩与现实意义。同时,昭显中国文联出版社慧眼识珠的选题眼光!
《九岁》的再一光束:透过杨华感情细腻而词汇丰富,雅致温婉且清丽明秀,却不失严谨理性的文风,可触感她的乐观灵动,勤奋持恒性格;可感染她的热爱生活,积极人生态度;可体会她的人文关爱,尊重他人本真。杨华关情市态生活,凡人民事。描绘花草植物,山川景色。但,非为写而写,总是围绕人文关怀主题,于细腻入微处流露生活的哲思与人情的温煦。在她的所有散文篇什中,大都充盈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暖意,社会人文和自然物状间的相互吸引。我欣喜地发现,这或许就是杨华的文心香气之源头,亲子教育之发端!
杨华的游记也颇具个性,于地理概貌,历史人文的温婉流畅记叙中,不时透露文气诗韵,佛性禅意,哲理才情。
在杨华的默化里,其子杨炅灵的作文亦文情并茂。稚岁之思,理性早显,竟自笔触古今中外,家国社会。还填词作诗,褒贬人事。让读众怎么也想不到他的七至九岁实龄一一可“福娃”偏偏就是“这一个”:乐于大量读书,吸纳营养,消化运用,勤奋走笔,端的就这能耐!
令我更感兴趣者,杨炅灵的人生理想,竟然是“做金融喂饱身体,写文字安放精神”。这是一个“文学童儿”乐趣而理智的“文学宣言”!尽管他七岁始走笔,行文三年余,得已步入全国少儿文坛。但他毫不偏科,妥善于“学余”创作,仍一直保持学业的综合实力强盛,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良佳态势。生动地说明他的文学创作目的并非是奋斗成为作家。而是以形象思维的自由驰骋,翱翔于全面发展的空间,为自己勤奋精进而补给、充实精神营养,为“做金融”的终极理想夯实文化基础。可见,这又是一现实亮点。我认为,虽无必要具象摸仿,但,其理念亦值得家教借鉴推广吧?
同理,举一反三:杨华所寄语“在文字中现实苟且,在烟火中诗意欢颜”的文学理想,不就更为清澈见底了吗?难怪,杨华优秀于单位工作岗位的同时,繁忙间,依然才思泉涌,佳作连发。继《九岁》之后,“蓉漂”散文集《 不是天涯,是吾乡》又美丽面世。
由此看来,杨华实属“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身在职场,神游殿堂;勤于实践,追求理想;亲子教育,默化儿郎;主业优秀,文心散香”的“贤妻良母、知性美眉,才女作家”也!
在《九岁》文集中,杨华与杨炅灵分别以“蜜妈”与“福娃”的昵称署名发表文章,无疑流露母子间亲密情愫的馨香气韵。猛然间,我怦然心动一一噫!《你的九岁 我的九岁一一亲子文学成长手记》的出版发行,不正巧合:杨华与杨炅灵母子,分明在“酿造人生文学的福蜜”呀!
二〇一九年八月廿四日
成稿于悉尼[1]
作者简介
张季次,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