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郑子婴
| ||
政权 | 郑国 | |
君主 | 子婴 | |
历时 | 14年 |
郑子,姓姬名婴 (?-前680年),字子仪,中国春秋时代郑国君主 (前694年─前680年在位),史称子仪或郑子。
公元前694年,齐襄公杀掉郑子亹,郑国大夫祭仲迎立公子婴为君,祭仲继续执政。公元前680年,郑国大夫傅瑕(一作甫假)杀掉郑子婴,迎接郑厉公回国复位[1]。
在位
祭足在前697年迫郑厉公流亡后,复国的郑昭公和继任的公子亹分别为高渠弥及齐襄公所杀。祭足不敢迎接厉公回国,于是迎接正于陈国流亡的郑子回国即位。《史记》和《左传》均称之为郑子。[2][3]
前691年,鲁庄公到滑国准备和郑子会面,商讨援救纪国的事宜。郑子以国内局势未稳为由推辞。[4]但在次年 (前690年) 纪国灭亡前,郑子与陈宣公和齐襄公在垂地会面。[5]
据说前686年,郑国都城南门有一蛇与城外的蛇相斗,被外蛇杀死。斗蛇事件被视为厉公复位的预兆。[6]
祭足去世后两年 (前680年),流亡在栎的郑厉公发兵进攻郑国,守将傅瑕被擒。傅瑕向郑厉公承诺,回到郑国后会杀死郑子而协助厉公复位,于是厉公把他释放。傅瑕回到郑国后,把郑子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杀掉[7],迎接厉公回国复位,但厉公却反指傅瑕为臣不忠,而把他处死。
同年六月二十日,傅瑕杀死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迎接郑厉公回郑国[8],郑厉公从栎邑回到郑国重新继位。[9]
人物生平
继承君位
郑子亹元年(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郑子亹参加由齐国国君齐襄公主持的诸侯盟会。郑子亹年少时,曾和齐襄公结怨有仇。
郑子亹因不向齐襄公谢罪,齐襄公发怒,便埋伏带甲武士杀死郑子亹,并将跟随郑子亹参加盟会的大臣高渠弥五马分尸。当时公子婴在陈国作人质,郑子亹死后,执政大臣祭仲到陈国迎接公子婴回国继位,史称郑子婴。(而《史记》则记载,齐襄公杀害郑子亹后,高渠弥逃回郑国,和祭仲一同到陈国迎接郑子婴回国继位。)
傅瑕弑杀
郑子婴十二年(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执政大臣祭仲去世。
郑子婴十四年(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在外流亡的郑厉公从栎邑带兵入侵郑国国都,到达大陵时,俘虏郑国大夫傅瑕(一作甫假)。郑厉公要挟傅瑕帮助自己回国复位,傅瑕说:“如果放了我,我可以替您杀掉郑子婴,让您回国再登君位。”郑厉公和傅瑕盟誓后,便将他释放。
同年六月二十日,傅瑕杀死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迎接郑厉公回郑国,郑厉公从栎邑回到郑国重新继位。
史料记载
家族成员
父亲
兄弟
参考资料
- ↑ 郑世家第十二,国学网
- ↑ 《左传》桓公十八年:祭仲逆 (迎) 郑子于陈而立之。
- ↑ 《史记》郑世家第十二:召子亹弟公子婴于陈而立之,是为郑子。
- ↑ 《左传》庄公三年:冬,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 ↑ 《春秋》庄公四年: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纪侯大去其国。
- ↑ 《左传》庄公十四年:初,内蛇与外蛇鬬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
- ↑ 《史记》郑世家第十二:六月甲子,假 (傅瑕) 杀郑子及其二子而迎厉公突。
- ↑ 《左传·庄公十四年》: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获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
- ↑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十四年,故郑亡厉公突在栎者使人诱劫郑大夫甫假,要以求入。假曰:“舍我,我为君杀郑子而入君。”厉公与盟,乃舍之。六月甲子,假杀郑子及其二子而迎厉公突,突自栎复入即位。
- ↑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