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通润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润桥照片来自


通润桥,长75.6m、高20.2m的通润桥是日本最大规模的石造拱门水路桥,也获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为了拯救饱受缺水所苦的民众,1854年利用肥后地区石工2的技术,修筑了这座桥梁。每年有固定时期会进行观光放水,让观光客得以就近观赏壮观的泄洪景象。于2014年获选为“世界历史灌溉工程遗产”。[1]

1854年(嘉永7年),为了把水输送到因缺水而苦恼的白糸台地,矢部町惣庄屋的布田保之助建造了这座日本最大的圆拱式水道桥。主要是将距离6公里远的笹原川上游的水引出,再透过全长约30公里的输水道,灌溉100公顷左右的农田。一个昼夜的送水量达15,000平方公尺,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来滋润水田。[2]

建造通润桥的目的不是给人过而是为了运送水的灌溉渠,桥上排列了3列石制通水管。当水位满时,由桥中央两侧之排水口直泻而下,形同飞瀑,极其壮观。

通润桥是可与现代土木技术匹敌的技术所建造的石桥,也是日本以独自技术完成基于称为喷水管(逆siphon)原理的第一座拱门桥、在技术史及文化史上是极贵重的古迹,而受到日本国家重要文化遗产的指定。另外包含通润桥的通润用水是代表日本的水之一,被日本农林水产省选为疏水百选。


交通方式

  • 自JR“熊本”站开车约1小时10分钟车程
  • 行驶九州自动车道,下“御船IC交流道”或“松桥IC交流道”后约45分钟


通润桥的历史与特色

通润桥是农业灌漑用的石桥,放水的最主要目的是清除囤积于石管内部的砂石等,因放水活动备受瞩目,才定期的举办观光放水。近年来通润桥出现漏水等问题,为了保护这文化古迹,主管单位决定限制放水的次数。另外,除了配合种田时期,5月初至7月底设定为停止放水期间以外,也会因为缺水、清理水道、天气不良等因素零时决定停止放水活动。虽然旅客到此不一定可以见识到壮观的放水情景,但通润桥的魅力以及桥梁本身的历史背景及功能也是值得欣赏。

约在150年前,为了把水输送到因水源不足而苦恼的白糸台地缺水问题,布田保之助特地建造这座日本最大的圆拱式水道桥‬,桥长75.6公尺、宽6.3公尺、高20.2公尺,将6公里之外的笹原川上游的水引出后,透过全长30公里的输水道运送,足够灌溉100公顷农田!

通润桥虽然是座桥,但并不是设计给人走的,所以桥上并没有设置栏杆,据说直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人因此掉落桥下过呢!虽然只是通水用途,但还是可以让人通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放水时走到放水口上方,亲身体验有如置身瀑布般的强烈震撼。

当时住在白系台地的居民连生活用水也都缺乏,更不要说是农业用水。白系台地是由长野、小原、田吉、犬饲、新藤等8个村构成,周围有五老泷川、千泷川和笹原川,形成深邃的溪谷。白系台地的居民以耕种为中心,虽然水田的面积大约有13万2千坪但是称得上是好田的唯有2千4百坪。当时的惣庄屋(当地负责人)“布田保之助”(1801年~1873年)觉得疏水不便,设法引水灌溉白系台地,把这个地方变成可以拥有丰富收成的地方。


布田保之助费尽脑筋,想到了利用连通管原理。经过反复的实验后,决定在桥上放置3条用石头所作成的通水管,利用连通管原理顺利的将水透过这些通水管运送到白糸台地。为了加强桥的强度和施展防震措施,布田保之助在建筑架构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在水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刻意的弯曲通水管,也在每条通水管上4个地方采用把松树中间挖空所作成的木头通水管。另外为了防止通水管内部囤积泥土和砂石,更是严密的计算放水口的位置。[3]

布田保之助亲自参与通润桥的企划、设计、资金计划和施工,综合民众的力量,从动工历经1年8个月终于完工,也因为这项大工程,期待已久的水经过山谷,灌溉了白系台地约100公顷的田地。

在建造通润桥时最为发挥本领的是称为种山石工的职业师傅集团,这些师傅聚集了一生所学的技术来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技术都有很大的信心,要是通润桥倒塌反而会感到羞耻,因此在通润桥完成当天,师傅们的口袋里藏著写著“这个桥要是塌掉了,就以切腹谢罪”的一张纸。

走访通润桥史料馆

通润桥附近有通润桥史料馆可以参观,这里销售著海拔300~800公尺的高山地区的清凉气候和清流所孕育的农产品。其中以有机米为首,还有高山蔬菜、山菜、特产矢部茶、清酒、柚子和柿子干等加工品。[4]

  • ★地址:熊本県上益城郡山都町下市182-2
  • ★营业时间:10:00~16:00
  • ★公休日:年末・年始(12月29日~次年1月3日)
  • ★电话:0967-72-3360
  • ★门票:大人300円、小中学生150円


视频

通润桥 资料馆 山都町 熊本県

DJI Phantom 3 通润桥と五老ヶ滝を空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