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滕监簿归宁岳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送滕监簿归宁岳阳》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诗词作品[1]。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2]。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诗小传》等。
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并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3]。(《读邵不疑学士诗卷》)。
“ |
乃翁守西鄙,胡骑敢凭陵。抚士无余货,吏以文结绳。 向闻来三堂,今复走巴陵。溯流几千里,云梦苦炎蒸。 风樯易阵马,犹使勇气增。子今远寄省,寄谢余岂能。 江山可留咏,燕许昔尝曾。 |
” |
— [北宋]梅尧臣 |
采茶官
梅尧臣曾深入官港茶区亲自考察茶叶的生长气候、采摘、制作、出售的全过程,作有《南有佳茗赋》。传说他作罢掷笔,捋须含笑说:“我乃是采茶官也!”且又把茶叶与池莲并为建德之美。
梅公墓
梅尧臣墓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郊双山羊麓。有墓碑、墓祠,欧阳修为之作墓志铭[4]。后世谒墓祭奠者不绝,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文天祥知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州),特往祭梅墓,并以梅氏墓为题作诗。今墓冢已修复,并在原碑基座上另立新碑,墓祠亦将复原。
梅公亭
梅公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历代五建五修梅公亭[5]。“文革”时梅公亭被毁,今仅存遗址,为东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送滕监簿归宁岳阳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梅尧臣,诗人梅尧臣的诗词作品大全,学门教育网
- ↑ 被誉宋诗开山祖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这首经典诗你一定会背 ,搜狐,2019-03-03
- ↑ 梅尧臣诗作特色,文学360
- ↑ 梅尧臣: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下)韦力撰,搜狐,2019-09-04
- ↑ 安徽东至县梅城因宣城的他而得名! ,搜狐,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