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输尿管炎症是由大肠埃希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所引起的输尿管管壁的炎性病变。常继发于泌尿系其他部位的感染、内源性或外源性损伤。[1]
目录
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腰酸、腰痛。严重时可发生血尿、发热等症状。当造成严重的肾积水时,肾区有叩击痛。
影像学检查
B超可发现肾积水;IVU可见输尿管扩张或狭窄,输尿管僵直且边缘不规则。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尿培养可见有致病菌生长。输尿管炎常继发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也可因血行或淋巴传播和邻近器官感染的蔓延而引起(如阑尾炎、回肠炎、腹膜炎等);部分病人因医疗器械检查,尿道结石摩擦及药物引起。 [2]
发病机制
急性输尿管炎主要表现为黏膜化脓性炎症,而慢性的可表现为输尿管壁扩张,变薄,管道逐渐延长呈螺旋状,也可表现为输尿管壁增厚,变硬,僵直,肌层纤维发生变性,致使全输尿管狭窄导致肾积水。
鉴别诊断
输尿管阴性结石
也表现为腰痛,B超显示肾积水。但病人常会有肾绞痛表现,IVU可见有肾积水,并有输尿管内充盈缺损。CT则可显示输尿管内有结石。
输尿管肿瘤
有时也可表现为腰痛,B超显示肾积水。但常有无痛性肉眼血尿,IVU可见输尿管内有充盈缺损。尿脱落细胞检查呈阳性。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表现为右侧腰痛,B超显示肾积水。IVU可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向中线移位,且可见输尿管全程呈“S”状,梗阻严重时可有肾积水。CT三维重建可明确诊断。
预防措施
坚持大量饮水
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2~3小时排尿一次,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实用有效的方法。在疾病的发作或缓解阶段,每天大量饮水,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饮茶水或淡竹叶代茶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
注意个人卫生
女性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着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经常注意阴部的清洁,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换内裤,在新婚、月经、妊娠和产褥期,尤应注意。女婴要勤换尿布。
尽量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和插管
尿路器械易把尿道远端的细菌带入膀胱和上尿路,尿路插管后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在必须使用时,要严格消毒,在尿路器械使用48小时后,宜作尿培养,以观察是否发生尿路感染。用尿路器械检查之前,已经有细菌尿的病人,宜先控制感染。有些患者当时虽无细菌尿,但以前曾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史或有尿路异常,在尿路检查或前后48小时宜服用抗菌素以预防感染。在留置导尿的头三天,给予抗菌药可预防或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但3天以后给药则无预防作用。另外,密闭式的引流系统连接尿路留置导尿管,可使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4]
治疗方法
- 急性输尿管炎。病人卧床休息,多饮水,碱化尿液,根据致病菌属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应持续到体温正常,全身症状消失,细菌培养阴性后2周。
- 慢性输尿管炎。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包括:全身支持疗法;加强抗生素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至少2~3周,小剂量口服抗生素需维持几个月直至反复尿培养阴性;彻底控制和清除体内感染病灶;外科治疗纠正引起感染的原发病灶。
饮食保健
食疗方
- 鸡肠方:鸡肠1副,益智仁20克。将鸡肠洗净,与益智仁一起煲汤,去药渣后,于上午饮服,不要晚上服。
- 糯米适量,做成糯米糕,用温酒送下,如不能饮酒者,用温开水送下,若晚间服食,待觉腹内空虚时,才能入睡。
- 生山芋250g去皮,酒400ml,椒盐葱白少许。山芋拍碎,酒用慢火煎,酒沸即放入山芋,再加入椒盐葱白即成。空腹时食之。
- 蜂胶:是一种可重复使用而无副作用的天然抗生物质,含有丰富的类黄铜,蜂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抗炎性、抗氧化净血、细胞活化再生、消除体内自由基。
- β-胡萝卜素:是一种能有效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剂,帮助维持细胞和组织健康运作,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维持及促进表皮组织的生长,进而维持呼吸道、食道、尿道粘膜层及皮肤的健康而预防感染的发生。
禁忌食物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