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车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车河镇南丹县东南部。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壮族占60%。辖6村委会,有121自然村。1951年为一区。1958年建新洲公社。1963年改设区。1967年复改公社。1984年改置车河镇。矿产有锌、锡、铜、砷等20多种。有采矿、选矿、加工、建筑等企业。有中小学19所。镇人民政府驻地车河街,在城关镇东南17公里。人口1.7万,有汉、壮、瑶、苗等民族。昔称野猪河,后建桥通车,改名车河。广西重要工矿镇。有锡选厂、拉么锌矿茶山锌矿等采选加工等企业20多家。210国道与柳贵、河凤、邕贵公路在此交会。[1]

中文名称: 车河镇

外文名称: Chehe Township

行政区类别: 镇级

所属地区: 南丹县

下辖地区: 辖6村委会

政府驻地: 车河街

电话区号: 0778

邮政区码: 547200

地理位置: 南丹县东南部

面 积: 162平方公里

人 口: 1.7万

方 言: 壮语、桂柳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 南丹站

车牌代码: 桂M

产 业: 工矿、商贸和农业

主要民族: 汉、壮、瑶、苗

地理环境

车河镇位于广西南丹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距河池市政府所在地61公里,总面积160.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2%。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10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毛南、回、侗、仫佬、水家、彝等10多个民族,总人口1.75万人。车河镇是一个集工矿、商贸和农业为一体的乡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三级联创”为契机,实施退耕还林,大力发展创建特色品牌,主要有椪柑柠檬板栗生姜等,仅八步优质椪柑就有近万亩。镇境交通便利、电讯发达、资源丰富,已探明并开采利用的有锡、铅、锌、金、银、铜、铁等20多种有色金属,镇内有区、市、县属及合资工矿企业数十家,乡镇企业发达,是南丹县经济、科技、文化重镇。2002年,全镇财政收入2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38元。几年来,车河镇先后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自治区乡镇企业总量奖”、“自治区市容市貌‘南珠杯’”活动先进乡镇、“自治区科技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下辖村

车河村 八步村 坡前村 拉么村 堂汉村 骆马村 大平村

致富发展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村里。修剪整齐、错落有致的绿化带旁,蓝黄两色地板砖静静地躺着,高大的路灯和隽秀的桂花树就像英俊秀美的男女士兵,守护在道路两旁,一幢幢装饰着暗红色格窗的白色楼房,清幽雅致中透出古朴的气息……南丹县车河镇八步村就这样以花园般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河池市科技示范村、河池市生态小康文明示范村和南丹县“五村、两规范”示范村的八步村位于车河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总面积17.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69亩,辖20个自然屯,共有517户,人口2217人。目前,全村建有钢混楼房400多户,楼房率达78%,全村拥有摩托车300余辆,各种汽车210多辆,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普及率达85%。“我们村现在发展得这么好,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多亏村党支部的带领!”在村口卖水果的老大娘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多年来,在八步村党支部书记杨美姣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使八步村形成了规模化的椪柑产销村域特色经济。青青的椪柑林里结出累累致富果,给全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今,八步村椪柑种植已发展到6000多亩,挂果4000亩,年产量达75万公斤以上,产品远销新加坡、加拿大。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5005元,村集体经济达8.1万元。“2006年,八步椪柑销售价格跌到历史最低,批发价每斤才0.5元,连成本都收不回。现实使我和村‘两委’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单靠群众自己单打独斗斗不过市场、没有发展前途。2007年初,我带领村‘两委’班子组织群众成立了八步村椪柑协会,每年与群众签订供销合同,由协会统一收购椪柑,统一销售,保证了椪柑的品质,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杨美姣回忆起椪柑协会的组建由来,脸上露出了笑容。村椪柑协会成立至今,以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和流通服务为己任,共开办培训班100多期,培训群众近8000人(次),参加培训人员家庭人均纯收入比全村人均纯收入高出200多元。为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村里还开设了八步便民服务中心,内设“三农”服务室、文化室、调解室、计生服务室,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初步实现“证件村里办、矛盾村里调、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的便民服务机制。村里另建有篮球场一个,并配备了群众健身器材,一个戏台在搭建当中,有效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从前,村里没修水泥路的时候,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好了,村里通了水泥路,村民出行方便了很多。”杨美姣说道。2006年以来,八步村党支部共筹集资金近500多万元,修建水泥硬化路和砂石路共6条,解决了全村20个屯人畜饮水问题,完成改水改厕100多座。当前,八步村新区作为城乡风貌建设试点之一,整个工程投入200万元,建筑规模约4800平方米,涉及房屋24栋,立面改造、人行道改造和道路两旁的绿化亮化等极大改善了群众的人居环境。“黄江屯地理位置偏僻,人均有地仅0.2亩,不通路,群众往返需要游水过河。为帮助该屯解决‘行路难’问题,我联系县委组织部,为该屯争取到水泥100多吨,资金2万元,于2009年春节前建好了漫水桥。”杨美姣回忆道。八步村党支部围绕“实施城乡风貌工程,做强做大椪柑产业,构建和谐新八步”的主题,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全村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今年,八步村党支部再获殊荣,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党支部”和“河池市先进党支部”。“既然群众相信我们,我们就要尽力多为村里办好事、实事,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样,才对得起党委、政府的信任,也才对得起群众对我们的期望。”杨美姣朴实的话语在我心里反复回响,我依稀看到了椪柑林里的累累硕果,滋润着八步村村民甜蜜美好的幸福生活。

发展经济

广西南丹县车河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9.9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4%和236.6%;预计全年财政收入达1.47亿元,比2005年净增1亿元。如此的发展速度,河池罕见,广西少有。难怪人们都说:“车河车河,金车银河。”筑巢引凤发大财“我们公司之所以选择到车河办厂,主要就是看中车河是一块投资宝地。这里有河池市最大的有色金属高新材料工业园,而且紧邻全国第二大的龙滩水电站,如此优越的环境,对我们的诱惑力真大。”南方有色冶炼公司副总经理汤敏如是说。2004年3月,民营企业家周南方听说家乡南丹县有一个有色金属深加工工业园,便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后,决定投资10亿元在工业园区办企业。目前,该公司投资5.47亿元的8万吨电解锌一期工程,已于2005年底竣工投产;年生产16万吨电解锌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截至2006年11月,该公司上缴税金3351万元,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可达8.9亿元,上缴税金超过4000万元。被写进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占地1200公顷的河池·南丹有色金属高新材料工业园落户车河,是该镇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的结果。目前,该工业园已有南方有色冶炼公司、吉朗铟业公司、金山铟锗冶化公司和河池津泰公司等7家规模以上企业进驻。2006年前11个月,工业园区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上缴税金超过4500万元;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综合回收利用、高新技术材料的研发基地和以半导体、超导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有色金属高新技术材料的制造工业园。而“河池有色金属产业人才小高地”、“中南大学南丹产学研基地”在工业园挂牌成立,又为工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车河地下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紧邻全国闻名的大厂有色金属富矿区。有了原料基地做“靠山”,车河人用他们的智慧做出了一盘盘“美味”矿业“大餐”。该镇成立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工矿企业工作组,并从在编的25名干部中,抽调14名熟悉企业工作的干部,到工矿企业工作组主抓工业,服务工业。2006年初,县里规划兴建工业园服务区,镇长陈卫华带领工矿企业工作组的干部,夜以继日开展征地、补偿等协调工作,使服务区按时顺利动工建设。“以大项目促大发展,以大发展带动大项目”。2006年以来,该镇先后有南方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万吨硫酸技改工程、车河英党山供水工程、黔桂铁路车河货场专线工程、吉朗铟业二期扩建工程、金山公司锌铟冶化工程和河池津泰公司高纯铟工程等6大工业项目开工兴建。一年内上马6大工业项目,在车河镇历史上前所未有。

科技领先创品牌

车河镇八步鸿丰园艺场是桂林恭城老板钟明斌带着技术和资金兴建的,如今果园面积达1400多亩。“目前椪柑年产量有15万公斤,再过两年到了丰产期,年产可达150万公斤。”钟明斌喜上眉梢。由于该场的带动,车河镇农民发展椪柑积极性高涨,仅八步、坡前两个村就已连片种植椪柑近5000亩,还有周边其他村屯种植椪柑3000亩。目前,全县种植椪柑面积8700亩,农民人均近1亩。近年来,该镇依靠科技创品牌,相继建成了骆马无公害蔬菜示范点、八步甜玉米示范片、八步椪柑基地。为发挥这些无公害水果、蔬菜基地的带动作用,该镇在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予以鼎力扶持,从而有力促进特色农产品和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气候。通过重建八步水果批发市场、成立椪柑协会、举办“优质椪柑评奖大赛”,把椪柑展销展示会、品尝会等多种活动开展到田边地头,提高“八步椪柑”品牌的知名度。如今,八步椪柑不仅成为该镇农业的拳头产品,而且享誉海内外,荣获“全区绿色食品”称号。不久前,有南宁客商慕名而来,订购了60吨八步椪柑销往新加坡。加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造就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者。该镇依托“农村星火培训基地”,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计划,培养技能型农村实用人才1000多名,其中400多名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这些“土专家”、“田秀才”成为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生力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今年以来,该镇投入资金100万元,实施美化、绿化、净化、硬化、亮化和改厕、改灶、改水、改电、改路工程。目前,全镇已建沼气池1752座,沼气入户率达70.8%;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3个,文化生态示范户510多户。

政策激励促三产

车河,西南大通道穿镇而过,是南丹的金三角。北上贵州,南下柳州、南宁,西去百色,必经车河。境内有在建的黔桂铁路客、货两个车站,有建设中的河池民用支线机场等,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拉动了车河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原籍贵州安顺市的陈换妹1984年携家带口来到南丹,先是在县城开了一家日杂小店。1991年,她考察后发现车河生意更好做,义无反顾把小店搬到了车河,结果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她已在车河买了房子,并且把全家人的户口也从贵州迁到车河社区,成了地地道道的车河人。“车河人好政策更好。”正在忙着生意的陈换妹对笔者说。“浙江红草帽皮鞋专卖店”、“温州服装专卖店”……在车河集贸市场里,外地口音的吆喝声,不绝于耳。车河镇党委书记周文说:“来车河做生意的外地人是越来越多了。”仅今年从外地迁来车河镇落户的就有50多人。该镇不断完善城镇功能,营造人居环境来集聚投资群体,用好的政策留住商家,拉动经济发展。抓住车河镇被列为全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的契机,该镇5年来累计投入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60多万元,实施城区亮化、硬化等工程,使城区面积从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2平方公里,人口扩增到1万多人。遵照“放宽准入、加大服务、积极引导、优化环境”的原则,该镇实施放宽经营主体条件、放宽注册登记条件、放宽经营范围、放宽经营方式,不限发展速度、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规模、不限发展项目、不限从业人数的“四放宽五不限”政策,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同时,政府部门还做好上门服务、回访服务、跟踪服务、随时服务、延时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等“七服务”。截至2006年11月30日,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27户,从业人数1061人,注册资金237万元;私营企业473家,从业人员4684人,注册资金1.47亿元。车河镇经济的超常发展令人刮目,2006年创下了“四个历史新高”:全镇生产总值高幅攀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空前、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04年该镇被评为“广西科技先进乡镇”,2005年荣获“河池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2006年8月又通过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乡镇”验收。

风貌改造

南丹县车河镇明确把风貌改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狠抓落实。由于措施有力,资金到位,该镇一期工程的风貌改造如火如荼,并取得初步成效。根据自治区、市、县关于促进特色名镇发展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该县今年把2011年被列入自治区重点镇和特色工贸强镇建设规划的车河镇作为风貌改造乡镇的示范点来打造。年初,镇党委、政府配合县委、县政府整合各项资金5000多万元,启动实施了车河镇特色名镇建设规划一期工程。投入500多万元实施的河堤休闲景观路新建工程,目前已进入河堤路基础建设阶段,预计2个月内完成基础工程。投资220万元的环镇道路,已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5月竣工。总投资1800万元的农贸市场综合改造项目,已于2011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一年内完成基础建设并投入运营。投入60万元、作为该镇主要街道房屋立面改造试点的4栋房屋,目前立面改造已全部竣工。管网下地,主街道、人行道铺设,亮化、美化等工程项目预计今年6月全部动工。

视频

南丹县车河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