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耶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赵耶利 | |
---|---|
听琴图 | |
原文名 | YeLi Zhao |
出生 |
公元 563 年 甘肃天水 |
逝世 | 公元 639 年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赵师” |
籍贯 | 唐天水人 |
职业 | 隋唐之际的著名琴师 |
知名作品 |
《琴叙谱》九卷 《弹琴手势图谱》一卷 《弹琴右手法》一卷 |
赵耶利
(公元 563 年 — 公元 639 年),唐天水(今属甘肃)人,世居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西南)。南北朝晚期、隋末初唐时期大琴家。 琴艺冠绝当世。曾整理“蔡氏五弄”及刘琨“胡笳五弄”等五十余曲,用当时的文字谱(见琴谱)“传之谱录”。著有《琴叙录》九卷、《弹琴手势图谱》和《弹琴右手法》(《旧唐书·艺文志》)今均佚。
谱序中称赵耶利“弱年颖悟,艺业多通。”所传弟子皆一代名手。赵耶利总结当时琴派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琴史》)这些话至今仍然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
赵耶利因其琴艺绝伦,世人尊称他为“赵师”,并称他的琴学可以与司马相如和蔡邕相提并论。
贞观十年,赵耶利终于曹,寿七十六。
人物简介
唐朝初年,古琴艺术达到了它的最辉煌时期。 在这中间,一位从山东徒步进京演奏古琴的大师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就是被世人称为“赵师”的赵耶利。 公元628年春夏之交的一天上午,天已变得炎热起来。在广袤的鲁西南平原上的一个村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身携古琴,坐在阴坐下休息。村中年轻人问:“老人家,您这把年纪了,还背着这沉重的东西去哪里?”老者擦去额头的汗珠,微笑着答道:“这是一把琴,能弹奏出各种美妙的音律来,我要带着它去长安演奏!”这位老者就是赵耶利。
徒步进京 轰动长安
因唐朝以前,战乱频繁。赵耶利不得不放下心爱的古琴为生存奔波。大唐建立后,社会逐渐稳定,唐朝文化艺术更是进人了大繁荣阶段,京城长安更是汇集四海艺术精华而负盛名。此时的赵耶利虽然已过了花甲之年,但对能在长安弹奏自己的古琴,仍是充满了期待。于是,赵耶利背上自己心爱的古琴,踏上奔赴京城长安之路。历经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年迈的赵耶利终于来到了长安。因盘缠紧张,赵耶利只得找了间便宜的客店入住。
第二天,赵耶利不顾长途劳顿,抱着自己的古琴就来到艺馆。据史料记载,在唐都长安,有专门为舞乐之人安排表演的艺馆。但其中多为知名的舞乐之人,观众也多为达官显贵。当赵耶利走到艺馆门口时,艺馆的管理者见他身穿素衣、手抱琴,以为是普通卖唱者,就不让他入内。赵耶利告诉他们,他是千里迢迢从山东赶来的。以琴会友。但管理者仍然不让他入内。看到自己不能入内,赵耶利有些气愤,但他没有发火,而是在艺馆门口旁边的一棵大树下,把古琴摆好,然后弹奏起来。
当悠扬的琴声响起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往来的行人停下了脚步,纷纷聚拢来听,一旁的艺馆内也出现了骚动,众多人被琴声吸引,纷纷走出艺馆……霎时,赵耶利被人群围拢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众多听者都深深陶醉在他的琴声中。
很快,赵耶利高超的琴艺轰动了整个京城。许多喜好弹古琴之士纷纷向他请教和学习,拜师者更是应接不暇。这其中,赵耶利所传弟子如宋孝臻、公孙常、濮州的司马氏等均成为一代名手,成为唐朝音乐界大师级的人物。
后来,重视文化艺术的唐太宗,也听说了赵耶利的大名,就专门下旨召赵耶利入宫,这为赵耶利日后整理前代的古琴乐章提供了机会。
琴艺绝冠 处世坦然
一些宫廷琴师对名利双收的赵耶利大为不满。一次,唐太宗接见外国使节,特别邀请赵耶利和其弟子在朝堂上演奏古琴。不想,在进宫之前,一名心存妒忌的宫廷琴师,竟给赵耶利更换了一破旧的古琴,想让赵耶利当众出丑。在接到古琴后,赵耶利就感到此琴有问题,但时间紧急无法更换。在演奏过程中,古琴的一根琴弦断裂。周围的弟子大惊,因为按照唐朝律令。琴师在为皇帝演奏中如果出现断弦等情况,预示着朝廷或者国家可能有不祥之兆。琴师也要被治罪。但赵耶利并没有惊慌,而是把断开的琴弦用胳臂掩盖。然后用其余的琴弦演奏,结果其音色仍然悠扬。弹奏完毕后,他受到外国使节和唐太宗的赞扬。
想让赵耶利当众出丑的宫廷琴师,看到赵耶利在断了一根琴弦后仍然演奏得非常好,顿时心服口服,在赵耶利演奏完毕出宫时特向其道歉。对此,赵耶利只是淡然一笑,拂袖而去。
“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赵耶利不但琴艺高超,而且善于总结古琴演奏的技巧。他针对南北方对于古琴演奏的技法,及时予以评论。他特别推崇蜀地古琴弹奏技艺,认为它有着激昂澎湃的效果,在演奏技法上,赵耶利认为若仅用指甲,则“其音伤惨”,仅用指肉则“其音伤钝”。主张“甲肉相和,取音温润”这种技法至今仍为后世广为采用。赵耶利曾修定整编琴曲五十弄,“削繁归雅,传之谱录”,整理了《琴叙谱》9卷、《弹琴手势图谱》和《弹琴右手法》等古琴著作,由于历史久远,今均散佚。
公元639年,赵耶利病逝于长安,享年76岁。[1]
人物经历
赵耶利(公元 563 年 — 公元 639 年),甘肃天水人,世居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西南)。南北朝晚期、隋及初唐时期大琴家。 因其琴艺绝伦,世人尊称他为“赵师”,并称他的琴学可以与司马相如和蔡邕相提并论。
赵耶利曾修定整编琴曲五十弄,“削繁归雅,传之谱录”;所撰琴著颇丰,包括《琴叙谱》九卷、《弹琴手势图谱》一卷、《弹琴左手法》一卷。
赵耶利对当时的琴派有深刻的认识,并有以下总结:“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这些总结至今仍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
在演奏技法上,赵耶利认为若仅用指甲,则“其音伤惨”,仅用指肉则“其音伤钝”,主张“甲肉相和,取音温润。”这种技法为后世广为采用。
对于减字记谱法,在清程允基《诚一堂琴谱》中记有:唐曹柔有“减字指法,赵耶利修之”,即曹氏创造了减字谱,赵耶利则进行修订。
《乐纂》曰:赵耶利居士,唐初天水人也。以琴道见重子海内,帝王贤贵,靡不钦风。旧错谬十五馀弄皆削,凡归雅无一征玷不合于古。述《执法象》及《胡笳五弄》谱两卷。弟子达者三人,并当代翘楚。贞观十年,终于曹,寿七十六。弟子宋孝臻、公孙常,数百年内常传于马氏。[2]
《唐书·乐志》曰:赵师字耶利,天水人也。在隋为知音,至唐贞观初,独步上京,遽入琴苑。畴之嵇氏,累代居曹。遂令曹郡琴者,所修五弄,具列于曹,妙传濮州司马氏,琴道不坠于地也。师云:吴声清宛,若长江广流,绵绵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击浪奔雷,亦一时俊决也。[3]
参考文献
- ↑ 琴艺绝冠动长安丨赵耶利 搜狐/文化
- ↑ 《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九 乐部十七 国学大师
- ↑ 《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九 乐部十七 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