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赵绪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绪成
出生 1943年1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画家,书法家
知名作品 《小巷;您早》

赵绪成

画家,1943年1月生于江苏沛县微山湖畔。

196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

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文艺最高奖评委、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

一级美术师、苏州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文教委副主任。

创办“江苏省美术节”、“傅抱石奖·南京国际水墨三年展”、

“林散之奖·南京国际书法三年展”、“南京国际都市水墨画展”等艺术工程。

其作品,人物、飞天、都市、书法,以激情、实在、趣味、豪迈的风度名世。

人物简介

1943年1月生于江苏沛县微山湖畔;196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

1975年至1977年,三次入选中国大型美展,并为北京、天津、江苏美术馆收藏,各出版社发表;

1981年,<东渡图>赴日本展受广泛好评,并为各古屋博物馆藏;

1983年,在南京博物院举行首次个人展,被《江苏画刊》迎春花画刊和中央电视台专题介绍;

1984年,《小巷,您早》入选全国六界美展,获江苏省人物画创作一等奖;

1986年,出版<赵绪成画集>等专集多部;

1987年,率团赴日本举办江苏省国画院展览;

1988年,由中国文化部派赴尼泊尔举办三名家联展;

1989年率团赴加拿大艺术访问考察;

1991年,获江苏省书法、美术各三等奖,优秀奖;

1992年,书法作品入选中日书法联展;

1993年,任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副团长出访韩国,并举办展览。任七、八、九、十界中国美展评委,获中国八、九、十届美展优秀作品奖。有大量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发表、收藏。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文艺最高奖评委,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府文教委副主任,享受国务远特殊津贴。

艺术创新

提到画家赵绪成,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飞天”,因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飞天”一直是他画得最多的题材。2008年3月25日,绪成笔墨艺术家园将在夫子庙状元楼开张,首批展出的是赵绪成近几年创作的40多幅“飞天”。欣赏这些作品,行家们发现,赵绪成的“飞天”变了,变得线条粗犷,浓墨重彩,与他早年的淡雅“飞天”相比,风格迥异。 说起新“飞天”,就绕不开这样一个话题,即赵绪成近年来在中国画创作上的新探索。“我参加过很多次全国美展,后来又当上了全国美展评委。然而在90年代第九届全国美展上,我们发现很多人画出来的东西死气沉沉,大同小异?有人甚至气馁地认为,中国画已走入了穷途末路。我不相信,但中国画到底往何处去呢?”

就在赵绪成苦思冥想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赵绪成看到了中国画的新出路。“那是2001年,南京市建委一位领导找到我说,这几年南京变化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画画新南京呢?我当时不知轻重,就一口应承了。于是,我带着国画院的画家们,在南京转了好几天,看了不少南京的新建筑。画家们各自选定了题目,有的画太阳宫,有的画市民广场。但当时南京最为骄傲的新庄立交桥,却没人”认领“。说实话,一般性建筑,过去的画家都画过,有可供参考的东西。但立交桥是现代交通的代表,过去从未入过中国画,确实有一定难度。然而,我是院长不能挑三拣四,只好硬着头皮揽了这个题材。”

从静谧的小桥流水、名山大川,突然转到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现代立交桥,这不仅给赵绪成出了一道难题,也给中国画出了一道难题。下笔时,赵绪成发现仅靠传统的勾春点染等技法根本不够用。于是他调用了自己所有的艺术手段,先在一张小纸试画,发现效果还不错,再改用一张大纸。这幅取名为“流光溢彩”的立交桥,飞速流动的线条加上看似亮光效果的金色,墨色交融,将立交桥那种光怪陆离、快捷互通的现代感都表现出来了。这幅画展出后,很多同行都竖起了大拇指。

此后,赵绪成又创作了表现南京夜景的《玫瑰夜》、表现国展中心气势的《现代交响》等城市水墨。这些与现实生活同步的作品让圈内外人士耳目一新,评论家更认为这是了不起的突破。

至此,赵绪成似乎豁然开朗:中国画要变,在坚持原有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要用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其它艺术营养。不仅题材变,艺术语言也要变。“我画飞天几十年了,为什么一定要守住一种颜色呢?时代是如此地丰富多彩。”然而,对一个成熟画家而言,此时变法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决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停止艺术探求的脚步”。2003年以后,赵绪成的飞天开始变了,他将鲜艳的色彩带进来,畅快淋漓地抒写自己心目中的飞天。画面上,“飞天”不再是单纯的墨色或淡彩,而是大胆地用上了红、黄、绿等跳眼的颜色,变得色彩斑斓,仿佛把观者带入五光十色的另外一个空间。赵绪成的新“飞天”亮相各大展览,外界反应不一,有人说好,但也有人说丢掉了不少传统。

赵绪成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30年前,我所以喜欢上飞天,就是因为飞天代表了一种自由。艺术创作只有达到自由状态,才能产生好作品。古代的李白、苏东坡是这样,今天的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如今,赵绪成推掉了很多社会事务,全身心画画,有时喝点小酒,他的思绪常与笔下的飞天一起自由翱翔在艺术殿堂。他最新刻的一方印,名叫“大春”,正是他目前创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画艺委会

2008年11月21日—2008年11月22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在厦门召开第三届成立会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刘大为代表中国美协出席会议讲话,并向第三届艺委会33名委员们颁发了聘书。赵绪聘为中国美协第三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本届艺委会还将还将设立荣誉委员制,刘大为强调,这是经中国美协党委研究并报上级批准的,是与中国文联设立中国文联荣誉委员的精神一致的,是一个正式的称号,也是终身的荣誉。

获奖与荣誉

历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中国美协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文艺最高奖评委,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府文教委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品与著作

作品《巧裁缝》、《胜利属于人民》、《浅谈纸老虎》入选1975年、1976年、1977年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小巷你早》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无题》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大唐音韵图》获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出版有《赵绪成画集》、《赵绪成书法卷》、《江苏省国画院画集》等。

书法展览

《赵绪成书法卷》面世“《赵绪成书法卷》面世·淡如水雅集”书法展今日起将在江苏省国画院四明山庄举行。

《赵绪成书法卷》一经出版,立即受到书画界的热烈关注。2008年3月9日和27日,在宁知名书画家宋玉麟、周京新、马士达、章炳文、胡宁娜等两次举行座谈会,对赵绪成的书法艺术进行了深入研讨,对“书法卷”出版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都市水墨

赵绪成对都市水墨的探索

赵绪成之所以开始都市水墨的的探索,和这种北方式的性格离不开。在他担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期间,他始终带着一种使命感去画画,“我画了几十年中国画,一直在想,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创新?突然有一天,我顿悟了。我当时跟一位无锡来的朋友一起喝酒,他随口说:你们南京现在变化很大,你为什么不去画呢?我酒喝多了,听了之后就说好,画!”当时是2001年,南京完成了多项城建工程,城市面貌为之一新。但是酒醒之后,赵绪成发现这事并不容易:画家们各自选定了题目,唯有最早定下来的新庄立交桥没人“认领”。说实话,一般建筑都有可供参考的画作,但立交桥是现代交通的代表,过去从未入过中国画,确实有一定难度,而光影交错更是中国画的弱项。“我答应朋友要画的,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结果就把我逼上了梁山,硬着头皮接了这个题目。”他到新庄观摩了多次立交桥,再把自己关在画室里研究,怎么才能用水墨和颜色表达出车如流水灯火辉煌的立交桥?当第一稿《流光溢彩》问世时,他发现,以前自己寻找的中国画创新方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在艺术中值得称扬的——艺术二字应包括一切思想的创造在内——尤其是勇气,俗人想象不到的勇气。”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革新者需要耐心,更需要勇气。“因为创新太难了,如果没有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艺术就很难有所发展。”赵绪成曾多次实地临摹敦煌飞天,对唐代奔放、大气的绘画风格颇为推崇。“唐代以前的中国画讲‘浓墨重彩’,画不仅有水墨,也有色彩。然而从宋元以来,中国画的水墨特色逐渐被推向了极致,这一方面对中国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不足,色彩被排斥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自然界的美是无限的,不仅仅是单单用水墨表达色彩就行了。我们的文化要振兴,首先就要解放思想,心态要开放。我画飞天几十年了,为什么一定要守住一种颜色呢?时代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美是多种多样的!”

从《流光溢彩》开始,赵绪成先生仿佛一下子看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国画天地,他尝试着将鲜艳的色彩带进水墨之中,畅快淋漓地抒写自己心目中的都市、飞天。他用坚定、率直的线条、墨块做骨架,完美挥洒上浓厚而梦幻的深蓝、深沉而性感的红紫、炫目而耀眼的桔黄、天鹅绒般神秘的黑、蓬勃而具有生命力的绿……他在画纸上,奉献出一席又一席墨彩丰富的盛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看了他的“第三代飞天”画之后,评价说:“在传统与时代的张力这一关系上,有些非常讲笔墨、非常讲线条,还不仅有江南的韵味,还有汉唐的精神,能够把西方的光与色吸收得非常好。”


赵绪成水墨艺术家园开放

“绪成水墨艺术家园”暨“赵绪成飞天水墨画展”2008年6月25日在南京状元楼开幕,此次展出了赵绪成近年来创作的40余幅飞天图。省领导李佩佑、张艳、张桃林、李全林、任彦申、陆军等出席。赵绪成是著名书画家,历任省国画院院长、省书法研究院院长等职。在他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作品20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出版书画集8本,在20多个国家举办过展览。新开张的绪成水墨艺术家园,将是赵绪成展示新作、与同行和观众交流的地方。

赵绪成水墨艺术展开幕

2008年10月11日上午,赵绪成水墨艺术展在市文联开幕,市领导鲍寿柏、汪永年、盛厚林、王月明、陈苏汉、陈大娜、余永怡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艺术展。

赵绪成是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曾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在海内外举办过十余次个人画展,数次参加海内外联展并获奖。其书法擅行草,国画擅人物,以画飞天名世,此次他带来了近30幅飞天系列画作、20多幅书法作品,极具“多元个性、现代先进、民族优秀、正大精品”四大气象内涵。艺术展吸引了我市书画学者及众多爱好者前去观看。

抗震救灾

书画家赵绪成挥泪泼墨,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之后,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援灾区。著名书画家赵绪成也积极捐款、捐字画献爱心。每当从媒体上看到灾区的新闻,赵绪成的心中就无法平静。几天来,他夜不能寐,看到那些用坚强铸就的感动、用爱心铸就的深情,赵绪成再也坐不住了,奋笔写下“地裂铸同心,路绝筑真情;苦愈重、志愈坚,风雨过、是彩虹”四张书法条幅,记下在救灾过程中撼人魂魄的精神。

赵绪成告诉记者:“这些天来,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满目苍凉,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那么快就赶赴抗震第一线,看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医生护士等各界人士赶赴灾区抢救生命,看到那么多中国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被深深感动了。虽然我字画也捐了,钱也捐了,可心中还是不能平静。这几天,我不停看报纸、看电视,激动着、流泪着,看着那么多用坚强铸就的感动、用爱心铸就的深情,我觉得我需要再做些什么,需要记录这种精神去鼓励大家。于是我展开纸,蘸上墨,奋笔写下这四张书法条幅,记下这撼人魂魄的精神,去勉励大家!面对这场灾难,中华民族爱心涌动。可以说,在这场灾难面前,所有中国人给予灾区人民的精神支持不亚于物质支援。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

此外,赵绪成昨天又写下了“举国同哀苍生,铸就中国文明标志,全民齐赴灾区,筑起中华复兴希望”书法作品,今天将拿去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捐给灾区,用于灾后重建。

画坛语论

他比古人的心胸都更大

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这一关系上,能够非常讲笔墨线条,不仅有江南韵味,还有汉唐精神,能把西方的光与色吸收得非常好,像赵绪成先生。我对袁运甫先生说,这个好呀。袁先生说,他原来是不是画西画的呀。我说他都行,他把很多好东西都拿来,他的视野和心胸都非常开阔,我觉得他比古人的心胸更大。

—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教授薛永年

你不要再当官了

我与赵绪成先生过去没有很深的交往,但从他的艺术观念和实践能看到他对艺术的责任感。他的艺术追求、探索精神非常可贵,作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绩。所以我们今天对他说,你不要再当官了,要画画,否则误掉就太可惜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甫

他的张力比我们大多啦

赵绪成先生,正是因为他是文化厅长、院长才能这样画的,他的张力比我们大多啦。他坐在前排整天发号施令,画的画都有霸气。我们坐在后排的人不敢这样画,没这个胆量。所以这是由他的个性、地位、环境、生活方式决定的,人跟艺术是表里如一的,是人如其画、画如其人。

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谢志高

塑造出飞天的文化内涵

赵绪成的飞天,明显地让人感到受现代艺术的多方面影响,但又分明让人感到这些作品所具有的本土文化情调。赵绪成将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和石窟艺术历经岁月沧桑造成的历史感,塑造出飞天的凝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美术馆学术部研究员徐虹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