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赤壁脚盆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滇藏叶下珠

赤壁脚盆鼓的演奏场合由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到礼仪习俗、文化娱乐,尤以民间的舞龙灯为最典型。无论是独龙灯、群龙灯,还是妇女灯、草把灯(儿童玩的龙灯),都有阵营可观的打鼓队,每次鼓的数量多达十几、数十面不等,鼓声震耳欲聋,回荡十里。

基本内容

中文名:赤壁脚盆鼓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简要介绍

所属地区:湖北 · 咸宁 · 赤壁市

文化遗产名称:赤壁脚盆鼓

遗产编号:Ⅱ-18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赤壁市

遗产级别: 省。赤壁脚盆鼓的演奏场合由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到礼仪习俗、文化娱乐,尤以民间的舞龙灯为最典型。无论是独龙灯、群龙灯,还是妇女灯、草把灯(儿童玩的龙灯),都有阵营可观的打鼓队,每次鼓的数量多达十几、数十面不等,鼓声震耳欲聋,回荡十里。

历史起源

据《三国志》引《吴录》载:因曹军南下,赤壁一带“山薮宿恶,皆化为善,义出作兵”,这些山民扎竹排,蒙盆鼓,参加周瑜破曹之大战。《江表传》亦称:这些土居人往往“五六千家相结作宗伍”。当火烧乌林的烈火腾空之时,江南千百万羡民架竹排,击盆鼓参战,一时“雷鼓大进,北军大坏”。

赤壁大战之后,脚盆鼓就成为了赤壁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红白喜事和节庆的时候,总能听到脚盆鼓的声音,这一风俗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达到最盛,并发展出“栽田鼓”、“挖地鼓”、“节庆鼓”、“坐丧鼓”等分支鼓种。

发展沿袭

赤壁脚盆鼓的型制极为形象、简洁,几乎就是当地民间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的真实复制。据史料记载,这种型制的特定历史背景便是赤壁之战时,周瑜动员和组织驻地耕战合一的八大乌堡积极参与对魏作战。在其后的演变进化中,尽管它的演奏场合得到了很大扩充,装饰也融入了其它多门类艺术,但其“脚盆”型制却一成不变,以至形成具有广泛基础和高度认同的传承遗风,迄今近1800年。

演奏曲牌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如[龙绞柱]、[卧龙鼓]、[麒麟送子]、[天下太平]、[孔明揭书]、[八卦布阵]、[周瑜点将]、[赤壁鏖兵]等多达八十多种。这些曲牌的形成都是历代艺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也是赤壁地方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赤壁脚盆鼓为题材创作的

相关评价

由于 社会发展的快速多变,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多元文化的汇合交织,赤壁脚盆鼓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以致活动空间日渐缩小;传统 民间艺人的不断老化,造成了这一民间艺术的严重断层,其制作技艺和演奏技巧也渐沦入后继乏人的艰难困境,[1]加强这一民间 器乐艺术的抢救、保护工作已迫在眉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