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赣州市赣县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赣州市赣县中学,位于赣州市赣县区,创办于1955年,198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西省重点中学,是一所全日制[1]公办高级中学

1980年,学校被省政府确定为江西省首批重点中学。2017年因撤县设区,改为现名“赣州市赣县中学”。

校史沿革

赣州市赣县中学前身可追溯至1898年创办的“江西省立赣县中学”。创建之初,学校名为“致用中学堂”,先后易名虔南师范学堂、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第三中学、省立赣县中学、省立赣州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赣州设立行署,赣州市区(今章贡区)同为赣州地区行署和赣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1955年秋,赣县人民政府在赣州市郊水东镇虎岗村新建“赣县初级中学”;

文革期间,学校受到冲击,搬迁至赣县桃江更名为“赣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1969年,赣县县城从赣州市区迁至现址梅林镇,在县城建立“赣县五.七学校”,是一所中小学一贯制学校;

1975年4月,学校小学部剥离,更名为“江西省赣县中学”;

198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2017年,赣县撤县设区,学校更名为“赣州市赣县中学”。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赣县中学现址位于贡江河畔,占地256亩,在校学生7000余人,正式教职工403人。

一流的校园文化。校园电视台、校广播站、“河之洲”文学社、VOC记者团、校学生会、书画社、环保社等社团为促进校园文化[2]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其中校园电视台多次在省、全国校园节目评比活动中获奖。

一流的管理。几年来,学校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与管理制度,对教师业绩、职业道德、学生规范、教学秩序、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管理。已初步实现校风纯正、环境优化、管理严格、质量上扬的目标,教研风气浓厚,教师在国家级、省地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每年均在五十篇以上。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考取少年大学生也有可喜成果。近几年来,赣县中学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回报社会。从2000年起,赣县中学连续三年高考升学率名列全市重点中学前4名,。其中,陈忠江、刘姝、谢博闻考取北京大学,王舒可、朱强、饶珠明考取清华大学。2005-2008年就读于赣县中学的冯骏,获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西赛区)一等奖,2008年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考取美国哈佛大学。[2-3]如今,赣县中学正以“苦练基本功,争雄新世纪”的思想为指导,朝着“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迈进,决心把赣县中学在三至五年内办成各项设施在全省先进,学校管理在全省一流,教育质量在省市前列的示范性高级中学。

办学设施

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学校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四季如春;拥有气势恢宏的教学综合楼、科技楼、艺术楼、图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师公寓;建有校园电视台、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听力系统、监控中心、校园网管理中心;建有省内一流的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篮球场20个,塑胶篮球场4个,排球场18个,羽毛球场16个,塑胶羽毛球场2个;建设了多媒体教室120多套,电子备课室6个,理化生实验室20个,多功能会议室2个;图书馆按标准配备了中外图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

办学成果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教育局的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赣县中学全校师生砥砺前行,奋发有为, 2018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一本上线人数325人,二本上线人数1021人,其中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不含音体美考生)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再创历史新高[7]

巨大的社会效应。校友广布天下,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其中有朱开茗等多名地厅级以上行政干部,钟登华、阳贻华等多名著名科研人员,谢路、陈惠英、邹柏生、陈剑波、李升梅等三十余名留美、德、日学生。

优越的住宿条件。学校共建有教师住宅楼十栋,学生生活楼五栋,可容纳三千余名学生住宿。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规化有序、科学管理。

可观的奖励基金。每年分别对考取高等学校的优秀学生,考入该校的高一优秀新生和教学业绩优秀的教师授予优厚奖励。

昂扬的师生斗志。该校领导、教师及全体学生正在自我加压、扬鞭策马、日夜兼程、踏踏实实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力争跻身于一流的省重点中学行列,再创新辉煌。

所获荣誉

学校相继获教育部“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先进学校”

“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教育部“高中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基地”

“全国《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先进集体”

“江西省文明单位”

“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

“江西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

“江西省高招工作先进单位”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

“江西省安全文明学校”

“江西省教学科研先进学校

“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工作‘冠军的摇篮’项目学校”

“江西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江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示范性中学”

“赣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单位”

“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赣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赣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赣县综治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赣州市文明校园”等。

2015年9月“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