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赏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赏战》旨在阐述奖赏制度在古代作战中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在攻城作战中,士卒们之所以身冒矢石而争先登城,不避白刃格斗而争先赴战,都是由于悬以重赏的结果。这是不无道理的。所以,设奖行赏,乃为历代兵家治军用兵都十分重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奖赏的目的,在于激励斗志、鼓舞士气。运用得当,恰到好处,就能调动广大将士的积极性,提高部队战斗力。《赏战》出自明朝刘基的《百战奇略[1]

原文

凡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卒争先登;白刃始合,士卒争先赴者,必诱之以重赏,则敌无不克焉。法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①

汉末大将曹操,每攻城破邑,得靡丽②之物,则悉以赏有功者。若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妄施,分毫不与。故能每战必胜。③

译文

凡在攻城作战中遇到高墙深壕,箭石交下如注的情势,要使士卒争先恐后地攀登城垣;当两军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的时候,要使士卒奋不顾身地前赴后继,都必须悬以重赏来激励他们英勇杀敌,这样,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诚如兵法所说:“重赏激励之下,必有勇士涌现。”

东汉末年,大将曹操每当攻克敌人城镇的时候,对所缴获来的贵重财物,全部都用以奖赏有功将士。如果有谁勋劳显著而应当重赏的,即使赏赐千金也不吝惜;但对那些无功而妄想索赏的人,则一分一毫也不给。所以,曹操每次率军攻战都必定取得胜利。

注释

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语出《三略·上略》。

②靡丽:谓华丽贵重。

③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裴松之注引《魏书》。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2]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3]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4]”。

视频

赏战 相关视频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一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概述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二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续

参考文献

  1. 《百战奇略》简介,快照页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刘基简介,文学360
  3. 悲剧性结局,朱元璋第一谋臣刘基为何被毒死,人民网,2006-11-10
  4. 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华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