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财神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财神节

中文名: 财神节

外文名: caishenjie

别 名: 财神生日

节日时间: 农历七月廿二日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 中国

节日起源: 民间祭祀

节日活动: 大宴宾朋

节日饮食: 饺子

节日意义: 传说此日是财帛星君和天财星君成道日

设定地点: 中国

设立机构: 传统文化

财神节,是中国汉族土族等地民间祭祀财神的节日。为农历七月廿二,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七月廿二是财帛星君的成道日。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这一天有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习俗,所以逢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廿二便是祭祀财神爷的日子。中国民间通常以放鞭炮、挂灯笼、烧香、送纸钱等形式以祈来年财源广进。


财神自南宋兴盛以来,经历代衍化,逐渐形成一个财神体系,按文武职位分:有文财神,武财神;按管辖地域划分:东西南北中共九路财神;按地方习俗分:也有小财神,地方财神等。财神供奉于道教宫观,公司商铺及老百姓家中,各司其职,各显神通,深为民间膜拜。每逢财神重要节日,去道教宫观祭拜的善男信女便络绎不绝。[1]


节日简介

财神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廿二,是财帛星君李诡祖和天财星君柴荣的祭祀纪念日。中国的民间习俗是正月初五拜财神,七月廿二祭祀财神生日,又叫财神节。该习俗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南亚国家及华人聚居之地。财神节这天,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开开心心、欢欢喜喜,所有美好的语言一起开放。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春节时,一般人家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


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 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我国北方地区有在正月初一拜财神,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是日家家户户摆供品为财神祝寿,祈求财神赐福,保佑来年财源广进,五谷丰登,幸福美满。蒲松龄在他的《穷汉词》里面描写了这种习俗:“大年初一,烧炷名香,三盏清茶,磕了一万个响头,就把财神爷爷来祝赞祝赞。忙祝赞,忙磕头,财神在上听缘由;听我从头说一遍,诉诉穷人肚里愁。”


七月廿二财神节,道教中这一天是天财星君柴荣和财帛星君李诡祖的成道日。柴荣去世后在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为天上星宿中的财神,在天庭的职衔是“天财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源。因此民间在这一天要举行规模宏大的庆祝活动。后来民间有人说这是天财星君的生日,实际上是成道日。


史料记载

《玉匣记》:七月二十二日,“增福财神圣诞”。


《玉匣记》作者许真君,是集各类占卜之术之代表作,亦称之为《玉匣记通书》。许真君,为晋代道士许逊,字敬之,南昌(今 属江西)人。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幕至道。”史书记载, 许逊得其妙要,传录于世,名之曰:玉匣记 。但是,史书也记载:《玉匣记》,后人或有增补,进而衍生出许多不同版本,为一般假托诸葛孔明。鬼谷子。张天师。李淳风。周公。袁天罡等先贤之名而作。


值得注意的是,许真君为晋代人,李诡祖为南北朝时期曲梁县令,后人不可能出现在前人的着作中。因此,七月二十二增福财神圣诞的记载很有可能是后人所加。比如袁天罡就是隋唐时期人物。史料记载:袁天罡,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山令。


曲周传说

曲周县在南北朝时有一位好县令,名叫李诡祖,本是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一带)人。李诡任曲梁县令的时候,清正廉洁,一心一意为民造福,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因此深受曲周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在任期间,疏通河道,修筑水渠,解决水患,治理盐碱,率先垂范,生活俭朴,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周济贫苦的人。没有很长的时间,曲梁一带的老百姓过上了美满富足的生活。


李诡祖后来官居北魏朝治相府事(一种官职),在他临终弥留之际,一再地嘱咐他的儿子,“我曾经担任过曲梁的官吏,和那里的百姓十分相知。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曲梁。即使你们这些后代子孙以后祭祀供奉我,也不如曲梁的老百姓”,把他曾经任职的曲周作为他的长眠之地,意思是李诡祖得到曲周人民的爱戴而思念曲周,即使在他去世之后,也不忘记这里,也想和这里的人们在一起。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遵照他的遗命,把他安葬在了曲周,百姓们主动地为李诡祖起冢立祠,年年祭祀,岁岁不绝,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为了缅怀李诡祖的业绩,后人在修县志的时候,把他列为曲周的名宦第一,成为历代县令的表率。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赠李诡祖为神君增福相公 ,元朝时又封他为福善平施公。


在道教经典《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李诡祖是中国神灵信仰中的文财神之一,主要管理“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即在道教的神仙系统中,李诡祖主要管理的是在朝的三品以上官员的衣物俸禄,以及普天之下每一个百姓的衣服食物钱财等,是主管官员和百姓官运和财路的,权力很大,信仰者众。


李公祠堂原在曲周县东街路北,称为增福庙。因为李诡祖被封为增福公,后人便把他被称为李相公。他的墓地原在曲周城东漳河故道边上,封土高大,宏伟壮观,香火不断,用于祭祀的田地也逐渐多了起来,群众每每以耕种李相公的祭田为荣,认为这样会得到李相公的庇佑。于是人们集聚到李诡祖的墓地旁居住,生产,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被称为相公庄村。


财神体系

财神自南宋兴盛以来,经历代衍化,逐渐形成一个财神体系,按文武职位分:有君财神,文财神,武财神;按管辖地域划分:东西南北中共九路财神;按地方习俗划分:也有小财神,地方财神等。财神供奉于道教宫观,公司商铺及老百姓家中,各司其职,各显神通,深为民间膜拜。每逢财神重要节日,去道教宫观祭拜的善男信女便络绎不绝。


1、东路财神比干(文财神)


看过《封神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比干是被狐狸精妲己陷害挖心而死。姜太公他老人家认为比干才华出众,所以封比干同学为文曲星君,后来百姓认为比干无心才公平,所以被百姓奉为文财神,在民间掌管东路财源。


2、西路财神关羽(武财神)


关羽,俗称“关公”,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之一。那么关二爷是怎么成为财神的呢,这是有原因的。在明清时期晋商称霸天下,他们经常 互帮互助共同发财,晋商们也需要一个聚会的地方,由于关羽是山西的名人,所以全国各地的晋商在不同地区都建了一座关帝庙,全国百姓也跟风到关帝庙上香许愿,久而久之关羽被百姓奉为财神。因为关羽是西蜀大将,所以掌管西路财源。


3、南路财神柴王爷(君财神)


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俗称“柴王爷”,得道后被封为天财星君。他从小家道中落开始经商,在全国各地设立商号,经营瓷器、茶叶、雨伞等生意非常成功,资助养父郭威招兵买马平定乱局。柴荣继承皇位后爱民如子,他特命工匠在皇宫雕塑了农夫和农妇的雕像树立在宫中,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百姓的疾苦。从宋元时期开始,柴荣被广大中原地区百姓奉为财神,同时也是矿工、窑工、建筑工、的保护神。由于柴荣少年时推着小货车一路向南而发财,所以掌管南路财源。


4、北路财神赵公明(武财神)


赵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公明与前几位历史人物财神不同,正史中没有记载赵公明,也就是说老赵是个虚构人物。传说中的赵公明黑面浓须,披铠甲,骑黑虎,两手分别拿银鞭和元宝。关于赵公明神话最早的记载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那时候他的职责并不是掌管人间财运,而是五方瘟神之一。到了明朝小说《封神演义》姜太公把他封为武财神。传说赵公明出生在中原北地,所以掌管北路财源。


5、中路财神王亥(文财神)


王亥,传说是夏朝商国的第七任君主,也就是在商汤建立商朝之前的君主。他曾帮助父亲治理水灾,发明了牛车,鼓励人们用牛车拉着货物外出做交易,因为当时从事这种交易贸易的人大都是商国的人,所以人们便把搞贸易的都称为“商人”,可以说王亥开辟了中国商业的先河,因此被人们称为“华商始祖”、“中斌财神”。王亥老祖被道教封为掌管中路财源的神明。


6、其他各路财神


还有其它四方财神: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范蠡(东南)、刘海蟾(西北)。以上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财神体系,四面八方及中路的九路财神概念。


7、小财神


民间供奉的文、武财神,身旁都要配备小财神——利市仙官。


利市仙官名姚少司,《封神演义》述其为赵公明的徒弟,姜子牙封其为迎祥纳福的利市仙官。宋朝元朝期间,利市仙官已经流行。元人《虞裕谈撰》云:“江湖间多祀一姥,曰利市婆官”。


中国传统九路财神体系表


民俗文化

日照、青岛、威海等地


农历七月二十二,就是青岛民间的财神节了,这一天,所有经商的、炒股的、买外汇的甚至普通老百姓,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朋的支持,大吉大利、欢欢喜喜、热热闹闹一整天。2002年青岛市举办了第一届青岛市财神民俗旅游节,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各大商会都会参加。


潍坊、淄博、济南等地


自清康熙年间始,每到这天,便进入节日的气氛,从早上起,潍坊的家家产户就忙着购买香纸,置办供品佳肴,气氛不亚于中秋节和春节。通常是到下午四时城区乡村的人们就提前下班收工,人人脸上喜气洋洋,互相祝福着。


河北邯郸


与增福财神崇拜起源密切相关的邯郸地区有民谣《财神歌谣》:


财神爷爷不姓财,


俺请财官下天来。


头戴金,身穿银,


怀里抱着聚宝盆。


手里拿着摇钱树,


脚下轧着雪花银。


摇钱树上拴玉马,


玉马这里卧麒麟。


麒麟这里摇三摇,


金的元宝屯住门。


打了三天没扫地,


金的元宝三尺深。


港澳台地区


港澳台地区信仰财神之风胜于内地。各地都有大量财神庙,其中以供奉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赵公明为主,间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财神。但是七月二十二财神节,主要祭祀的是财帛星君李诡祖和天财星君柴荣。


根据福建华侨大学郑向敏,范向丽和陈晖莉《澳门民间财神信仰旅游资源研究》一文:“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相传财帛星君是天上的太白星,属于金神,其天职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因此成为民间众多求财信众供奉的神灵。通常财帛星君的绘像还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及喜神列在一起合称五福(福、禄、寿、财、喜),通常有五福临门一说。


澳门庙宇供奉的财帛星君通常为一长者形象,外形富态,面白,长髭,锦衣玉带,左手捧金元宝,右手托招财进宝的卷轴。调查表明,财帛星君在澳门地区民间所信仰诸财神中的地位最高、信众最广。据统计,供奉财帛星君的有莲溪庙、包公庙、望厦观音古庙、凼仔北帝庙、路环天后古庙等5家,财帛星君在莲溪庙位于二中殿的中心位置,在包公庙位于正殿右配殿的财帛宫,在凼仔北帝庙和路环天后古庙中 也分别有专门的殿堂来祭拜,可见财帛星君在澳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财神节这天,各地财神庙宇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


参考来源

  1. 财神节日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