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贝聿铭:永远智慧天真(潘慧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贝聿铭:永远智慧天真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贝聿铭:永远智慧天真》中国当代作家潘慧莹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贝聿铭:永远智慧天真

今年5月16日,我关注的苏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一系列纪念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文章以及纪念活动。我才知道,那一天是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仙逝的日子。

搜索了一下他的生平,发现他谢世的时候是102周岁,从照片上看,笑颜爽朗、精神矍铄、幽默顽皮、智慧天真。

我一直很羡慕这样智慧且高寿的老人,职业生命很长,晚年的时候缪斯女神还时常光顾,差不多到九十多岁还偶尔设计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苏州博物馆就是他在八十五岁高龄的时候设计的,被他称为“我的小女儿”,学贯中西,成就等身。这样的人的一生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尝沧桑而不沧桑,人生的福气就藏在他一生的奋斗中。

我邮购了微信公众号上介绍的有关贝聿铭先生的三本书《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百年贝聿铭》《贝聿铭全集》。

书很快就到了,差不多只等了一天时间,我就能手抚散发着书香气息的三本新书。《贝聿铭全集》是一本16K光面印刷的大书,里面有很多建筑的图片和规划图、平面图、剖面图,是翻译过来的一本专业书。仔细看,静心看,还是能看懂,有点像家里的装修设计图。尤其是很多建筑的成品照片,与自然融为一体,自有一种美感,从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望出去,都是一幅画,有的是门为画框,松树为画;有的是窗为画框,远山为画;有的是窗为背景,旋梯为画……这种中国园林移步换景的美感,在西式建筑中也能呈现。

虽然我不懂建筑,但是对美的鉴赏来自于一种本能,我能直观地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尤其喜欢贝先生在1979年到1982年设计完成的北京香山饭店,室内之景与室外之景如同徐徐展开的国画,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座小桥、一段蜿蜒园路、一隙光影都是精心设计、精心选择,永远步移景异,关乎尺度、关乎散点透视,也透着惊喜——一种精心设计的出人意料。梅花形、菱形、圆形、扇形、月亮形、花瓶形状等各色的窗户里望出去的除了一个主花园之外,还有11个更私密的小花园,形态各异,还构思了古老的“曲水流觞”,如画纸一般的白灰泥墙,映在白墙上的大株梅花树、银杏树,倒影在水中从彩云之南的云南运过来的山石……当时追求国际化的人物批评他的建筑“看上去很中国”,他当做褒奖。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个白色的饭店,在三十年后,掩映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依然如一幅古画,没有丝毫的不协调,证明贝先生设计的理念——与当地人文、自然环境相融合,是完全正确的。

我也很喜欢日本美秀美术馆。因为它运用了中国《桃花源记》的意境:“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它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挖了一条长长的隧道,馆身隐入秀美山川间,完全融入周围的自然风景,若隐若现,仙气飘飘,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经过长而黑的隧道,美术馆豁然开朗,就在隧道圆圆的洞口圆框处。这使我想到《红楼梦》中的“曲径通幽处”——那里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是后来的世外仙姝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这是中国隐士的气质。

入口通道除了穿越长长的隧道,还要经过一座长长的拉索桥。美术馆窗口望出去的拉索吊桥也是一景。这座吊桥获得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颁布的“优秀构造奖”。颁奖评语是“在保护自然的同时,这座明亮而空灵的建筑浓缩了构造之美和艺术之雅。”美术馆所处的风景,有山,有溪谷,终年植被茂盛,雾气缭绕,这个来自中国古典文学的设计灵感成为贝聿铭先生一直以来探索的亚洲建筑语言。到这个明秀偏僻的山水佳处,不仅主人收藏的艺术品是珍品,美术馆本身也是一个艺术品。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去欣赏一下这个人类智慧与自然风光相亲相融的光彩华章。

作为一个对家长充满感情的苏州人,我最喜欢的当然是苏州博物馆。《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介绍,先生几次以退休和年事已高为由婉拒了苏州市政府的设计邀请,但是,当他知道这里有文征明的书法、唐寅的绘画、徐渭的巨幅对联、沈寿的刺绣珍品、从虎丘塔下发现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以后,心里一直无法平静,因为他童年曾在隔壁的贝家祖宅“狮子林”小住,乡思一缕终萦怀。夫人告诉他:“盛情难却,势在必行了。”

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取自江南民居,尊重苏州的传统风貌。他认为,建筑不仅能够表现文化差异,更应该融合文化差异,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要发芽,还要现代化。为此,他大胆尝试缩小大型公共设施的建筑尺度,增加建筑的节奏感和展览的灵活性,使参观的人群能在置身于小型私家宅院般的幽静环境时,可以静心将思想集中在艺术品上,而不被建筑所打扰。

他对于建筑的细节精益求精。比如,水池里的水必须是清凌凌的,苏州博物馆的紫藤应该嫁接隔壁忠王府文徵明手植的紫藤,片石假山要模仿宋代著名画家米芾的“米氏云山”。他要保有中国特色、苏州风味,又要现代化。因为,他心中固守着一块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他要延续的是姑苏千年的文化脉搏。翠竹、古松、银杏、垂柳、桂花、荷花都是中国画的灵魂,在他的建筑设计里也有一分子。他要设计的是“苏而新,中而新”的苏州博物馆,充溢着对传统的敬仰和借鉴,又尊重现代科学,既古典又现代,韵味是古代的,结构是现代的,色调与古城融合,光影与现代衔接,古韵今风无限流畅,精致悠哉,是诗人、文人、画家,是苏州的风格。

贝先生对苏州博物馆用情至深。他是站在世界建筑设计的高度,考虑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我还喜欢他设计的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看他的传记,老人尊重自然、尊重不同文化。他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报答生育自己的那种文化。说到底,建筑是一种文化,离不开它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点,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老人认为“创意是人类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他对中国文化偏爱老子和陶渊明,苏州博物馆里的宋画斋灵感来自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了设计苏州博物馆,他反复研究苏州古城规划图《平江图》。他把自己的很多精力用在学习各国文化上,也很尊重各地文化。从17岁离开中国以后,他对中国文化的很大部分是自学的。

先生的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百年风霜,最后,他只用俏皮幽默的笑颜来应答。这是一种智慧。

先生说:“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其实,何止是建筑,哪样东西不是建筑在时间之上?

建筑,延续了老人的生命,体现了他的智慧。

向这位永远智慧天真的老人致敬![1]

作者简介

潘慧莹,小学教师,江苏省昆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