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豪放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豪放派 》 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1]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特点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不名之家如此,名家亦如此。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昨日春》、《青玉案·东风夜放》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代表作品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 《西江月》、《永遇乐》[2]、《破阵子》;岳飞《满江红》;张孝祥 《六州歌头》等。

代表人物

中国文坛豪放派词人的先驱--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豪放派词人的先驱。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出身在一个比较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洵以及其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大文学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当时,他虽20岁,但已博通经史,很有才气。主考的欧阳修读了他的文章,大为赞赏,并预言未来的文坛非苏轼莫属。六年,参加制科考试,献《进策略》、《进论》各25篇,入第三等,授官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他主张革新,认为当时有三患:一患无财,二患无兵,三患无吏,提出以"课百官"来整顿吏治,以"安万民"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厚货财"来理财富国,以"训军旅"来整军经武。但是,他主张渐变,反对速变,认为法"苟不至于害民而不可不去者,皆不变也。"

视频

豪放派 相关视频

苏轼的文学成就之高,古今中外通吃,婉约豪放派通吃
苏轼写给小妾的悼亡词,50字字字泣血,“豪放派”少有的婉约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