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谭振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谭振山
谭振山
原文名 Zhenshan Tan
出生 (1925-11-10) 1925年11月10日(98歲)
中国辽宁
逝世 2011年4月16日(2011-04-16)(85歲)
国籍 中国
职业 民间故事家

人物简介

谭振山,男,汉族,祖籍河北,1925年农历11月10日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村。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现为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谭振山的民间故事贵在口传心记、原汁原味,一个人能讲千个故事,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谭振山讲的故事里的主人公大都有德有义,谭振山为人做事也如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样讲德讲义。他很质朴,善于驾驭听众,营造讲述氛围,具有高超的讲述技巧,不突出形体渲染,注重语气和表情,以情节曲折生动见长,风格质朴而具有感染力。

耳染目濡

谭振山小时候特别机灵调皮,不是东屋窜西屋,就是蹦蹦跳跳找人闹,很少有消停的时候,他是奶奶心中的宝贝疙瘩,奶奶经常抱着他,给他讲故事听。奶奶会讲的故事真多,让小谭振山听得非常入迷。说来也怪,只要一听奶奶给他讲故事,他就变得特别温顺听话,而且听一遍就能记下来,并能学得活灵活现。正是从那个时候,民间故事开始深深扎根在谭振山的心中。

故事源头

谭振山民间故事的源头都是亲友乡邻。 比如旧社会当风水先生的三伯父谭福臣,就擅长讲鬼神怪异故事,像什么《赵匡胤与红煞神》、《关公有后眼》等等;谭振山的继祖父赵国宝是造帆船的木匠,也能讲《泥鳅精受皇封》等不少民间故事。还有新安堡村的几位老先生,像刘万信、国生武、沈斗山等人,也给谭振山讲过《孔子借粮》等故事。一来二去,聚少成多,谭振山也能讲1000多个民间故事了。谭振山所讲述的民间故事,内容多为风物传说、鬼狐精怪故事、历史人物传说及生活故事和笑话。

荣誉成就

谭振山讲述的故事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注意,先后有日本、德国学者慕名登门,他还是全国唯一出国讲故事的民间故事家。1988年,沈阳市和新民县共同编辑的《谭振山故事选》印刷,选入谭振山讲述的长中篇民间故事53则。

1988年5月5日,日本国学院的教授野村纯一访问沈阳时,专门去了谭振山家里听他讲故事。听完后,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深有感触地说:"我明白为什么中国是个道德国家了。因为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听这些真善美的故事啊!"

1989年,谭振山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

1998年9月,台湾中正大学教授陈益元先生,专程到谭振山家,一住数日采录谭振山讲述的民间故事。

1992年7月1日,谭振山应日本元野市市长邀请赴日参加"世界民间艺术博览会",并登台为到会的日、印、韩、意、德等国学者们讲述了三次中国民间故事,分别是《老龟报恩》、《洞房认义女》、《三忍救妻女》。

2006年5月20日,谭振山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辽宁省新民市的谭振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7年,江帆采录整理的《谭振山故事精选》出版,同年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0年,江帆与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益元联合采录整理的第二部《谭振山及其讲述作品》在台湾出版。同年5月,在"台湾文学馆"举行新书发布会,引起轰动。

参考文献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