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试论蕴含在阴山岩画中的(易经)思维(张志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试论蕴含在阴山岩画中的(易经)思维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试论蕴含在阴山岩画中的(易经)思维》中国当代作家寇玉苹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试论蕴含在阴山岩画中的(易经)思维

内容提要

本文在《运用“易经”的方法道理解读阴山岩画》一文基础上,从阴山或谓之阳山、双羊图与太极图异曲同工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说阴山岩画与《易经》思维方式的同一性,并进而阐述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从而揭示阴山岩画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支的深远文化意义。

关键词:岩画 蕴含 《易经》思维

阴山自古有其名,《史记.匈奴列传》上说: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汉书.匈奴传》上也说:“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今按辞典解释,阴山山脉自西向东包括狼山、乌拉山、大青山、灰腾梁山、凉城山、桦山、大马群山,长约1200公里。

阴山也叫阳山,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栗,阳山之糜。”据注释,阳山之糜之阳山,就指阴山。又据:《史记》曰:“秦使蒙恬将十万人,北击胡,度河取高阙,据阳山北假中是也。”文中“河”即黄河北河,沿阴山南麓东流。“阳山”即高阙塞以东之狼山(阴山中段)。又据《水经注》曰:“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往,皆北假也。”文中阳山,亦指高阙塞以东之狼山,与《史记》所称完全一样。按照中国古代阴阳二元对立,阴阳互为抱合(见《易经》)的观念,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正所谓“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一阴一阳之谓道”,有阴山就一定有阳山,东西千余里的阴山必有阴阳之分。

一般认为,阴山不可能整个地也叫阳山,或整个地叫阴山,不可能既叫阴山,也叫阳山。比较大的可能是,东西千余里的山脉,一部分称阴山,一部分称阳山,或如《红楼梦》之风月宝鉴,一面叫阳山,一面叫阴山,阴阳两山相对应,共同构成阴阳并存阴抱阳合的山体。这个观点在清咸丰年间出版的《河套图考》中得到证实,这本书的《汉时河套图》上标明,阴阳山以高阙塞为界,其以西为阴山,以东为阳山。按郦道元《水经注》所记,古籍《汉书音义》上说: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河南。《水经注》又据“汉书注”说:“河水自临河县东经阳山南”。即按照黄河古河道为分界,河北之山,向阳,称阳山。河南之山,背阴,称阴山。据考证,黄河北河(今乌加河故道)曾沿狼山山前东向而流,过今乌梁素海继续东流,即流经今色尔腾山与乌拉山之间。这样看来,所谓河南之山,就是今乌拉山。而以河为界,或立足黄河古道作南北观,河北之山(今狼山、色尔腾山)为阳山,河南之山(今乌拉山)为阴山,当在情理之中。而在《河套图志》一书中,持有似是而非的观点。说“阴山在中国极北,故名阴山;在河水之北,故亦谓之阳山”。

民国年间编撰的《临河县志》则另辟蹊径,在《杂记》一章中收录《北假戍考》一文,言“所谓阳山者,即阴山向南,向阳之地。山北为阴,山南为阳,非阴山外另有一山也”。这一观点,彻底颠覆了古代阴阳两山东西相对或隔河相对的观点。且比较而言,更加符合逻辑。至于从什么时间开始,阳山之名遗失,而只保留阴山的叫法,不得而知。《史记》和《水经注》两处引文中的“阳山”,都实指高阙塞以东的阴山(现名),说明在司马迁时代和郦道元时代,阴山(其一段)曾叫阳山。也就是说,阴阳两山分而称呼的习俗,至少延续到北魏时期。又据郦道元考证,“阴山在河东南则可矣”,说的应是黄河北河改道以后的情形,即今之西山咀下退水河河道,在乌拉山西山咀之西南流淌,其东南之山,恰是现在的乌拉山。郦道元在记述中还提到一个“马阴山”,说“河水又南经马阴山西”,又据《史记音义》说“五原安阳县北有马阴山”。《河套新编》根据郦道元的记载,说马阴山就是乌拉山的西山嘴。可见在郦道元的时代,阴山之名就很不确定,以至使得郦道元这位大学问家都感到“又传疑之”。

综上所述,关于阴山或谓阳山的历史疑案,大致有三种解释,一是东西两山说,二是河南河北两山说,三是一山二名之背阴向阳说。而这三种说法,都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我们只有根据其在文章中出现的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把握。无论哪种答案,都一致说明,《易经》式的阴阳二元对立思维,在古代阴山地区,一直盛行。阴山或谓之阳山所透露出来的《易经》思维,为阴山岩画创作与《易经》思维的同一性提供了旁证。

蕴含在阴山岩画中的“易经”思维方式,还可以从一些特定的图案中得到证实。例如现存于乌拉特中旗历史博物馆的“双羊图”,刻画的是一对公母羊相向而立,嘴巴对着嘴巴,两羊身体呈左右对称状,显然是表示阴阳二元对立。这与《易经》太极图的阴阳鱼图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双羊图”两只羊的大角都是弯曲盘旋着的,呈圆环形,而且盘旋数圈。显然是表示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又与太极图阴阳合抱相互包含转化的寓意极其相似。由此可见,作画者作画时完全是按照“太极图”的意象制作的。

在岩画考察中,还发现一幅岩画(位于磴口县境内日墨勒赫图沟旁近一条山沟),刻画的是一只母羊站立于地,而一只公羊反向立于母羊的背上。上下两只羊共同构成一幅近似圆形的“双羊图”。显然是表示阴阳合一、相辅相成、循环往复的寓意。所以也可以看作是“太极图”的变式,是阴山岩画中的“太极图”。

阴山岩画中,类似的图案还有许多,例如双马对立、双马后腿着地直立相对、双鹿对面站立、双羊后部连体而反向站立等多个图案,都有类似于“太极图”的表意功能。归纳阴山岩画中作为太极图变式——阴抱阳合、对立统一观念的图案,计有以下19种:(1)并立式;(2)并行式;(3)并立对立式;(4)对立式;(5)对立亲昵式;(6)动物交配式;(7)对立交汇式;(8)对立重叠式;(9)二生三式;(10)对称华美式;(11)上下合抱式;(12)两性交合式;(13)男女双舞式;(14)前后相随式;(15)上下轮回式;(16)双圆旋转式;(17)外方内旋式;(18)阴阳并举式;(19)阴阳交合式。都说明阴山岩画创作中贯穿“易经”思维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在表达方式上也与《易经》的“观物取象,以象尽意”之法完全相同。

《周易·说卦传》上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说的是先天八卦以干配天,坤配地,兑配泽,离配火,震配雷,巽配风,坎配水,艮配山,依着阳自左边转,阴自右边转的原则,天尊而地卑,天居上,在南方,阳爻组成的四卦在左边,依次逆时针由干到兑、兑到离、离到震排列出来;坤居下,在北方,阴爻产生的巽、坎、艮、坤四卦自右边顺时针方向,由坤到巽、巽到坎、坎到艮、艮到坤排列出来,由此产生了先天八卦图方位图。坎卦,位居正北方;坤卦,位居西南方;震卦,位居东方;巽卦,位居东南方;乾卦,位居西北方;兑卦,位居西方;艮卦,位居东北方。考察中我们在墨勒赫图沟的沟口一座孤山的顶端,发现一个类似八卦图的岩画图案,从作画地点上看,很可能是古人用来辨别方位的。

阴山岩画——《易经》思维方式即中国传统艺术思维方式的理性思考

《易经》是象的系统,“观物取象”、“以象尽意”是其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这种思维方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中国传统艺术“形象思维”的模式,即“托物言志”、“寄情于景”、“寓理于事”等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意境”。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得“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文心雕龙.神思》)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此处不再赘言。比较难于领会的,是传统思维中的思维机制,即作品“意境”所产生的条件与过程即艺术思维本身的创造态与独特性。

《易经》及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中关于艺术独创性的描述,强调“淡泊明志”、“独异于人”。《老子道德经》上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之,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里描写的圣人,就是得道之人,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创造者。他们与常人(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我独泊兮”,即淡泊无欲。淡泊而明志,事情还没有任何预兆的时候,就能够预知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了。二是“无知”无知,“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即没有先入为主的东西干扰心灵感受,内心就像婴儿一样纯洁无杂。三是处境困顿,时常像疲惫不堪的丧家之犬。四是贫寒,或如乞丐。五是愚钝,从来不用巧智,昏昏的,闷闷的,看上去像个傻瓜。六是顽固,不懂变通,我行我素,长久痴心不改。这种艺术思维的特点类似于别林斯基所说的“独到之处”。别林斯基认为文学艺术是作家的创新性活动,每一个作家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独创能力。“两个人可能在一件指定的工作上面不谋而合,但在创作中绝不可能如此,因为如果一个灵感不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两次,那么,同一个灵感更不会在两个人身上发生。”——《论俄》

《道德经》同时又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圣人(作家艺术家)种种不同于人的表现,正是其“得道”的根由。一般人追求的事物我都不要,追求身外之物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我一点也不消耗,而把追去大道看作生命的全部意义,我能不成功吗?那么,我所追求的大道到底是个什么呢?《道德经》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愧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个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难以捉摸,但它又是真实的存在着,是可以坚信不疑的,在追求道的过程中,我不仅得到真知,而且获得动摇不了的自信。创作灵感来自于“神秘的灼见”(别林斯基语)。

《易经.系词传》上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此种气定神闲的状态,即所谓气功态。与此气功态相对应的另一种状态是“与物骋游”的逍遥态,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意益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如果说观物取象是古代中国人思维的起点,那么感通万物则是以此为起点,开启了人与万物相伴相游的思维过程。这种过程体现在文艺创作上,则让创作者从思维上与世间万物相伴相游,呈现出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思维机制和意向生动的精神状态。”(《中国文艺评论》2023第一期 王廷信《中国传统文艺创作思维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极八卦”,叫做执象观天,持经达变。“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道德经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八八相重就成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象就穷尽了天地间万事万物以及宇宙人生的大道理。由太极生成六十四卦,是为演绎;由六十四卦而八卦,由八卦而阴阳,由阴阳而太极,是为归纳。演绎是万变繁复,归纳是化繁为简。易有三义,变易、简易、不易,在变易于简易的推理过程中,得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不易大法,得此妙法,则“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语》)人以合天,道法自然。

关于获取灵感的方法。在中国古典中有更加玄妙的描述。一种是涤除玄览,以观道本。“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就是所谓“玄览法”,意思是要人把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受一点外来干扰,像一面最清澈幽深的镜子,不沾一点灰尘,这样万物自然就会呈现在面前。

另一种是“虚静法”。“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意思是说,要想认识“道”,应使内心清静、虚寂达于极点;各种事物尽管复杂,但循环往复总要回到老根,这就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之“道”。

玄览法与虚静法都是老子倡导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前提是认为大道深不可测,用一般的方法难以捉摸,“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因此,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即必须进入不同常人的气功态,唯有如此,方能脑洞打开,看到天道的真相。

在艺术表达方面,《易经》和阴山岩画一致采用象言情理一体的表达思维。《易经》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可见“象”是用来“尽意”的,“卦”是用以表达万物情状的。“意”即情或理,无以直接表达,而用“象”来穷尽,正是艺术的形象化特征。“卦象”不能精确尽意,则用语言来补充。阴山岩画的许多画面,都饱含作画者的强烈感情,例如维妙维肖的动物画包含作者对动物的喜爱,奔驰如飞的骑士包含对英雄主义的崇尚,热烈而机智的狩猎场面包含对劳动的赞美和收获的满足威严庄重的神面画像则寓含对神灵的崇拜敬仰。而蕴含在种种画面中的“理”,则是人们生活生产斗争经验的总结传达,具有彼此借鉴代代相承的功用,这是岩画创作延续千年不衰的内在动因之一。这正如《易经》用阴阳二元对立的观念来说明“道”一样。“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至于岩画中的“言”,是用“象”来完成的,岩画的“象”有些就是抽象符号,具有文字的意蕴和功能许多岩画是在文字产之前制作的,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古人在坚硬的岩石上“系辞焉而明吉凶。”[1]

作者简介

张志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河套文化研究学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