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论语《父母之年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相比于前三章,此章对亲情的体会更加细微。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解读

自古及今,中国就有“五福”之愿,即《尚书·洪范》中讲的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长寿列第一。父母高寿是儿孙之福,正如谚云: “家有一老,黄金活宝。”只是父母年事日高,也意味着来日无多,故乐忧交集。

这种且喜且惧的情感,时而浮上心头,时而疏忽淡忘。孔子将它标示出来,使得这种情感获得彰显并定格,让天下做儿女的能够意识到年迈父母的年纪,留意父母的日常起居,以尽自己的孝亲之心。[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