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论语《微子·第十八·共十一章》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

微子走了,箕子做了奴隶,比干因劝告而被处死。孔子说:“殷代有三个仁人。”

【注】

《朱注》杨氏曰:此三人者,各得其本心,故同谓之仁。

【记】

均因殷纣王“无道”,或出走,或被杀,或被贬为奴隶。“仁”和“仁者”不一定得好运好报,古今同然。然而“福”、“德”如何统一?这个“至善”在哪里?既不能如康德道德的神学那样归之于上帝,那么只能求统一于子孙不断的人类总体了。详见拙作《哲学探寻录》。

原文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译】

柳下惠做司法官,三次被免职。有人说:“你为什么不走?”他说:“以正当的行为来办事,到哪里去不都要多次被免职?如果以不正当的行为来办事,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的国家?”

【注】

《集释》《集解》孔曰:士师,典狱之官。

【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鲁、卫之政,兄弟也。“到处都一样”,不如就在自己家乡干。

原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

齐景公关于对待孔子的规格说:“像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可以用介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就离开了。

【注】

《集释》《史记·世家》:……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记】

孔子也要讲价钱和身份的。“美玉”宜有善价。

原文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译】

齐国人送来歌舞女妓,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办事,孔子就离开了。

【注】

《朱注》尹氏曰:受女乐而怠于政事如此,其简贤弃礼,不足与有为可知矣。夫子所以行也,所谓见机而作。

【记】

这是知其不可而不为,就走。并非事事处处均知其不可而为之,那就反成乡愿了,毫厘之差,千里之失。“仁”、“知”不可偏废。

原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说:“凤凰啊,凤凰。为什么德行会这么衰落!过去的不用说了,未来的还来得及。算啦,算啦。今天搞政治的实在是不行啊。”

孔子下车,想与他谈谈。他却很快避开,孔子没能与他谈。

【注】

《朱注》:凤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接舆以比孔子而讥其不能隐,为德衰也。来者可追,言及今尚可隐去。

【记】

“接舆”也有解说并非人名,而是接过孔子的车子。总之,歌词意思是说事不可为,政治危险,还是退隐,不必为此栖栖惶惶,四处奔走了。可见道家早于孔子,早有隐者了。

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

长沮、桀溺并肩耕作,孔子走过他们,要子路去问过河的渡口。

  长沮问:“你为谁赶车?”

  子路说:“是孔丘。”

  问:“是鲁国那个孔丘吗?”

  说:“是。”

  长沮说:“那他知道渡口嘛。”

  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问:“你是什么人?”

  说:“我叫子路。”

  问:“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

  回答说:“是。”

  问:“滔滔浊水,到处泛滥,谁能使它改变呢?你与其跟随躲避坏人的人不如跟随躲避世事的人。”继续耕作,而不停歇。

  子路回来报告。

  孔子颇为惆怅,说:“总不能和飞鸟走兽一起生活吧。我不与人在一起又与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太平,我才不会去求改变哩。”

  【注】《康注》:怃然,犹怅然,惜其不谕己救世之意也。既生人身,则与人为群,当安而怀之。坐视其饥溺,则心有不忍。……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之也。……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欤: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

  【记】此乃儒、道(隐者)之分,避政(避开坏的政治)与避世(干脆不问世事)之别。后世士大夫“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总难忘情于国家大事,总与政治相关联,这是儒学传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特征之一,而政治(理论、观念、思想、态度)也常构成他们的哲学或文艺的重要方面或内容,能彻底挣脱者,盖少。从屈原到鲁迅,从先秦诸圣哲到现代新儒家,莫不如是。

  此种态度常发之于情感感叹,如《论语》此章。可见,孔子之情不同隐者之情。此不同固基于对局势认识的不同和道德理想的不同,因之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而怀有不同之生活感情。可见,情无本体,各自建本体。孔子所建本体为“仁”,即此情(“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之提升,所以“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与其说是某种理论论证,不如说融理入情的深沉感喟。此亦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意,人类本体之存在、延续乃绝对律令之道德意志所由出,一切使命感(mission)、义务感(duty)均来自此,是也。

  救世之宗教、哲学甚多,有的强调救灵魂甚至以入黑暗、求苦难、舍肉身、得痛楚为得救;有的先救灵魂再救肉体,以救前者为必要条件;孔学似有不同,至少肉体、灵魂并重,故“解民倒悬”、“救民水火”,先自救灵魂,复救民肉体,再益之教育,此亦救灵魂之事。儒学并不仅是宗教教义而兼有政治性格,此中国所谓“哲学史”总包含政治思想之由来。[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