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论语《季氏·第十六·共十四章》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译】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三种,有害的快乐三种。喜欢用礼乐调节自己,喜欢讲别人好处,喜欢多交好朋友,这就有益了。喜欢骄纵放肆,喜欢游荡闲逛,喜欢饮食宴请,这就有害了。”

【注】

《集释》《集解》:乐节礼乐者,凡有所动作,皆得于礼乐之节也。孙奇逢《四书近指》:礼乐全在日用间应事接物上讨求,心安理顺,此便是孔颜乐处。

【记】

如今宴请、佚游,却大有益处。特别是旅游之乐,已成为今日生活之需要。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

孔子说:“侍奉君子容易犯三种过失:还没到说话的时候而说话,这叫急躁。该说话而不说,这叫隐瞒。不看脸色、情况而说话,这叫盲目。”

【注】

《集释》《荀子·劝学篇》: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君子不傲不隐不瞽。

【记】

虽谈话应择时择人,视情况而定,处世哲学乎?其意蕴实在于人须意识自己即活在此种具体状态中,并非一抽象而空洞之实存或Dasein。整个孔学不离具体情境,其形上意义在此。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警惕戒备:少年时代,精力不稳定,要警惕性生活放纵。中壮年时代,精力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老年时代,精力衰退,要警惕保守和贪婪。”

【注】

《朱注》: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范氏曰: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

【记】

朱注甚好。“血气”、“精力”包括身体和心理,特别是老人贪恋已有之名位利禄,患得患失,迎合当朝,丑态毕露,虽白发岸然的名学者亦不或免,今屡见之矣。“得”亦可作满足解,即老年人不应满足已有之成果而能奋进不已也。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惧怕:怕天命,怕王公大人,怕圣人讲的话。小人不懂天命,所以不怕,轻视大人,嘲笑圣人讲的话。”

【注】

《集释》程廷祚《论语说》:大人,谓当时之天子诸侯也。……君子之畏之者,岂为其崇高贵哉?位曰天位,事曰天职,则皆天命之所在也。

《钱解》:畏者,戒之至而亦慧之深也。禅宗去畏求慧,宋儒以敬字矫之,然谓敬在心,不重于具体外在之当敬者,亦其失也。

【记】

是今日争论问题之一。孔子如此畏“天命”是屈从于命运吗?孔子是勇士还是懦夫?孟子不就公开地说要藐视“大人”吗?孔子却“畏大人”。这不是尖锐的矛盾?看来,这只能作历史的解释:时代不同。在孔子的时代,“王公大人”虽已没有德行,但还有一种似乎是“天”授予的崇高地位,赋有神圣的职责任务,从而足可敬畏,这是巫君合一的传统。“天命”也一样,是传统的巫术礼仪的观念。殷周铜鼎上之饕餮雷纹,均显示此“畏”。此种原始情感,由文化的渗入而转形理性化,成为儒学的“敬”。“敬”乃人性情感心理,此处三“畏”似均宜作“敬畏”之“畏”解。它是“敬”的极度形态。儒学伦理之所以总具有某种形上的深沉宗教意味,即来自此“畏”。“敬畏”排除了原始巫术、奇迹、神谕等等具体仪式活动,而留下其严重深厚的“宗教”情怀,这是自孔子以来的儒学重要特征之一。因之,此“天命”一如“五十而知天命”章,并非特定外在超越对象,而可释作对自己存在及其有限性之深沉自觉(自意识),从而敬而畏,即在此有限性中更感生存之价值、意义与使命。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

孔子说:“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学习而后有知识是次等;遇到困难再去学,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仍然不学,这样的人就真是下等了。”

【注】

《朱注》杨氏曰:生知、学知以致困学,虽其质不同,然及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学之为贵。

【记】

朱注强调学习。当然并没有什么“生而知之”。孔子就否认自己属于这一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章)否认全知全能、“天纵之圣”,指出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可有缺失,这是儒学基本精神。[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