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讳疾忌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讳疾忌医
huì jí jì yī

近义词文过饰非

反义词闻过则喜从谏如流激浊扬清

出 处 :《周子通书

体 裁成语

属 于 :贬义词

粗体文字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是huì jí jì yī,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见于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周子通书·过》,典故出自《韩非子·喻老》。

原文

《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1]

译文

有一次神医扁鹊去见蔡桓公。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大王你现在身体出现状况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功劳"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桓公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没有办法了。而今在骨髓,我不再请求了。

五天以后,桓公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却早已经逃到秦国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良医治病,病在表皮时就及时医治。这是为了在刚显露苗头时及时处理。事情的祸福也有开端,所以圣人总是尽可能早地予以处理。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医生名叫秦越人。因为他治病的本领特别高,人们都管 他叫“扁鹊”。他原来的名字,反倒没有多少 人知道了。

有一天,扁鹊去看齐桓公(这个齐桓公叫田午,和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不是一个 人)。他瞧了瞧齐桓公的脸色,说:“您有病,病在皮肤里,要是不早治,恐怕要加重起 来的。”

齐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别瞎说,我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了以后,齐桓公笑 着对左右的官员说:“医生总是喜欢挑毛病的,明明你没有病,他偏说你有病,好显示他 的医术高明!”

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他看了看齐桓公的脸色,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 里去了,再不治,会更加厉害的!”齐桓公没有理他,他只好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他皱着眉头对齐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蔓延到肠胃里 去了,再不治,就危险啦!”齐桓公还是不理他,他只好又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这回他一见齐桓公,扭头就走。齐桓公觉得挺奇怪, 马上派人把他追回来,问他:”为什么这次你一句话不说就走呢?”

扁鹊回答说:“病在皮肤里,用热水一焐,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里,扎扎针,就可以 治好;病在肠胃里,吃几服汤药,也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就难办了。现在,您的病 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您想治,我也没有办法了!”齐桓公听了,还是不大相信,只 是笑了笑,就叫扁鹊走了。

又过了五天,齐桓公果然浑身骨头痛。这时候,他才相信扁鹊的话是对的,可是已经晚 了。过了几天,齐桓公就死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句成语,叫作“讳疾忌医”,意思是说:明明有病还不 肯承认,不愿意医治。用来说明一个人有了过错,别人给他指出来,他还不承认。

视频

讳疾忌医

参考资料

  1. 讳疾忌医,在线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