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让胡路,大庆百湖的金色名片(赵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让胡路,大庆百湖的金色名片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让胡路,大庆百湖的金色名片》中国当代作家赵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让胡路,大庆百湖的金色名片

我站在香港街的街头,仰视着萨克斯雕塑,耳畔响起《回家》的乐曲;大洋彼岸的旋律,伴随明湖上空的微微轻风,飘荡厚重辽远的万缕乡愁,和着让胡路前行的脚步声,大气悠悠,荡气回肠

我陶醉在回到家的亲切中,我享受在母亲唠叨的温謦里。眼前,世纪大道铺在我的脚底;身后,金三角烘托起让胡路——让我人生辉煌和事业成功的第二故乡。

萨克斯,地标性的艺术,超前性的思维,引领着让胡路开放的前沿和希望;在荒泽茫茫之中,在雾雨雷电之中,你甩开孤零的冷遇,迎来香港街的灯红酒绿,歌声飞扬。

有人说,远望开发区是让胡路的小深圳,铁人大道、沅江路、珠江路是香港街的筋骨和血脉,旺仔街、浦江路、漓江路是开发区的金三角,而招商引资的举措,才是今天让胡路大步发展的智慧情商。

“变脸”,第二青春的标记。让胡路的变,先从香港街变起。新古典式、新艺术运动式、新浪漫主义式。步履“三新”的节拍,舞蹈《回家》的音乐,向着中央大街走去,向着庆虹桥方向延伸。那缓慢沉郁的音色,那立体清纯的效果,还有沙鼓和金锤的金属撞击声,细腻中掺着刚强,一路悠远情长。

我站立在萨克斯旁,凝视让胡路昔日面部的沧桑和那曾经的行走十字路口的彷徨,远望让胡路未来发展的远景和那白云悠悠的晴空。一往情深的萨克斯,奏响优美动听的“让胡路之歌”。那疏朗昂扬的音符,豪迈高亢,叩响《回家》的心灵,陪我品嚼着亲情的味道,伴我陶醉于幸福的故乡。

让胡路,从远古的臭泡子、芦苇荡上,耸立起共和国的石油脊梁。小区建设,似花园一样美丽;市政道路,似蛛网一样纵横;广场磁力,吸引大妈的舞步歌声;那热恋的少女,再也不用去苞米地里偷偷地幽会情郎。自从建区时就普普通通的办公楼,过去和现在的决策都是出手大方;策划风中的神,邀请水中的仙,如今又做起让胡路的生态大文章。

让胡路,支撑着厚重底蕴,弘扬着精神气场。那杠杠棉袄甩开的呼啦啦的风,那翻毛皮鞋踏出的密麻麻的路,那干打垒蜗居生育的铁铮铮的儿郎,创造出属于共和国“两个精神”的宝典,传承着让胡路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让胡路,我美丽温謦的家园。湖水的响动,是母亲的唠叨;广场的喷泉,是父亲的微笑。远望,又向远方远望,创业的永远方向;开发,继续拓展开发,前进的持久动力。拔节的高楼群,兴奋地伸个懒腰,碰落一湖的星星,惊弯广场的月亮,激起声音浩荡的幸福歌谣。

揉进让胡路名字的路,记载着让胡路的变迁。让胡路的路,像条长长的扁担,那头担着昨天,这端担着明天。而肩膀中间这块,正是让胡路的今天。后边连着昨天,前面挨着明天,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上。

过去的路,轻碱泥巴路,一踹没脚脖子,稀泥溅满一裤腿儿;老牛拉着轱辘车,经常翻车打误。贫穷,连着路那端;落后,连着路这头。让胡路的路,曾是让胡路人苦苦跋涉的酸楚之路。

在共和国十岁时,一场大会战十三路,石油大军踩出条条路。采油钻探,人拉肩扛,走没有人走过的路。研究院的大脚印,迈进荒原深处;设计院的大手笔,挑起油田建设的大梁。那站起来的立体的让胡路,伸手摘颗光芒的石油太阳,温暖着让胡路人春风永驻。

中央大街,让胡路地标的路,让胡路光荣的路。油田建设研发的歌声,与周总理的命名,一同珍藏在让胡路的记忆深处。1962年,原土路变成大庆第一条柏油路;1983年,原两车道扩四车道的混凝土路;2000年,又一次拓宽重铺六车道柏油路,且由原2公里伸到3.5公里身长。一次次变迁,记载让胡路发展的更新结构;一回回维修,激励让胡路前进的坚强脚步。

铁人大道,25.6公里的长线,左手牵着乘风湖,右手拉着八百垧。在原钻探指挥部的房前,在铁人塑像的旁边,青扦、小叶丁香、色木槭、火炬、马莲、水腊球、草雕风景石……笑纳让胡路的地域文化,丰富让胡路的精神食粮。中央大街、世纪大道与铁人大道的交汇处,远望转盘道高高站立的绿屏上,两只强壮的大手,亲切地“政企”相握,引领前进的车流,奔向“创业”的远方。

如今,让胡路的路,像血管密密麻麻、纵横交错、星罗棋布。中央大街的血液,流淌到昆仑大街、铁人大道、世纪大道、创业大道的条条支脉;从土路到砂石路、到混凝土路,从公路到铁路、到油田路,把让胡路的希望动脉,延伸到南一路、北三路、香港街喇叭甸,汇聚到强大的让胡路心脏、血泵中央。

让胡路,创下多少个大庆第一的奇迹。中央大街,是大庆的第一条砼路;庆虹桥,是大庆的第一座立交桥。1983年的秋天,一道飞天的彩虹——庆虹桥,与中央大街一起诞生。它像支彩色的弯弓,拱起中央大街的端头,巨手拉满弯月,五指托着希望,放飞让胡路的理想,追逐让胡路的波浪。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庆新会战,从庆虹桥头涌向四面八方

桥,是路的腾飞;路,是桥的延长;桥和路,是让胡路富裕强大的希望。

在“科学之光”的身上,在“师范学院”和“第四医院”的身旁,路把立交桥抬在空中。一座飞驾重影的彩虹,上、中、下三层,双向四车道,美丽的立体效果,像五环的张力把滚滚的车流疏散、挤稀、拉长。

一中桥、南一桥、北三桥,座座立交桥,不声不响,默默奉献,勤勤垦垦,无私榜样。像“卧底”的劳模,不用夸奖,不用表扬,承载着沉重的负荷,背扛起流动的滚碾,倾注让胡路人传统的献身精神和那不需华丽赞美的补偿。

立交桥,粗壮的柱子,是桥的强壮的大腿;基础放角,分力桥体传导的重荷。在跨轴骨处,缓冲的活力,喊着声声劳动号子,咬牙挺腰,担当起让胡路飞速发展的绚丽辉煌。

我心爱的立交桥呵,犹如我儿时骑在老爸脖上的战马,弯背的脊梁,把欢乐的儿歌托向远方,把父亲的厚爱在心底珍藏。而那弧形的拱,又是时代的结构力学分流器。浩荡的车流,在裸露的脊背上,印下车轱辘的花纹,像纹身的艺术,挺起让胡路浪漫的阳刚

[1]

作者简介

赵富,50后,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