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马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藏马鹿,学名“马鹿西藏亚种”,在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增期乡的崇山峻岭中,生活着一种极为珍贵的野生动物——西藏马鹿。它们在被国际野生动物学界宣布已灭绝50多年后,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西藏马鹿最初被科学家发现是在150年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西藏马鹿排在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唇鹿之前,其鹿茸经济价值也远高于其他鹿种,因而遭到人类的滥捕,加上环境变迁等原因,本世纪40年代以后,这一物种便销声匿迹了。1990年,国际濒危物种研讨会正式宣布:西藏马鹿绝种50年[1]。
西藏马鹿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特有物种,身份尊贵有如国宝。
演变过程
大约300万年前,马鹿、梅花鹿和白唇鹿的共同祖先出现在中国青藏高原东缘的西南山地。今天,留在温带森林的梅花鹿仍维持着原始的体态:个小、成年带花斑;白唇鹿特化为高原专家,而马鹿则向着适应寒冷疏林和草原的方向不断演化[2]。
体型特征
马鹿,顾名思义,就是和马一样巨大的鹿。马鹿是现存鹿科动物中体型第二大的种类,仅次于驼鹿(就是整天在加拿大摧毁汽车的那种)。
马鹿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3]。
一只成年的西藏马鹿重约110公斤,肩高1.2米,角分五叉,向内弯曲。
马鹿的体型越来越大,这一方面是为了抵御严寒,并且便于在深雪中行走;另一方面,增大的体型也增强了咀嚼和消化的能力,使马鹿可以取食其它小型鹿类无法利用的针叶和硬草。巨大的体型也降低了被捕猎的风险,除了虎和狼这两种杀手外,没有任何猛兽可以对成年马鹿构成威胁。
鹿角
在自然界,长角的动物并不少,但犄角长成树枝状的只有鹿。树枝状的角不算什么,奇特的是鹿角还是一年一换的[4],每年新换的鹿角,都会比去年多一个杈,直到完全成年。
从麂[jǐ]子的双杈角,到豚鹿、水鹿、坡鹿等原始鹿类的三杈角,再到梅花鹿的四杈角(偶尔能长出第五个杈,但中国民间有“花不过五”的说法),最终站在鹿科犄角演化顶端的,就是马鹿。这里说的是鹿角主杈的数量,而不是所有角尖的数量,因为主杈本身还可以再细分出更小的杈。
不同支系马鹿犄角的共同特点是犄角的眉枝和第二枝离得非常近,因此中国民间给马鹿的第二杈专门起了名字叫“冰枝”,也叫“对门杈”,这也是区分马鹿和梅花鹿等其它鹿类犄角的方法。
保护工作
经过十年保护繁育,濒危了近半世纪的野生动物藏马鹿种群得到恢复,目前在自然保护区内数量已达8000只,较设立保护区时增长了60%[5]。
1993年,西藏成立类乌齐自然保护区;2005年,该保护区升级为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1206平方公里,主要保护马鹿及其自然生态系统。
视频
西藏马鹿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灭绝”50年的西藏马鹿再现踪迹,新浪网,2004-6-24
- ↑ “我今天救你,是为了以后还有机会揍你。”,果壳网
- ↑ 马鹿有什么体型特征?好不好养殖? ,搜狐网,2019-09-09
- ↑ 第一次听说鹿角每年都会换新的,就像蛇蜕皮一样,每年都有新角,好看视频
- ↑ 西藏昌都野生马鹿数量十余年间增长60% ,搜狐网,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