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濠二马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濠二马路
图片来自sohu

西濠二马路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东起仁济路、西至人民南路,长125、宽9米,于1921年建成,因是西濠口的第二条马路而得名。

介绍

地处人民南的商业中心区,有西濠电影院新亚大酒店等,集商业住宿娱乐为一体的街道,两旁有众多餐饮店铺通宵营业,曾经是夜广州的代表地区之一,现已衰落。路上曾有广州第一间24小时营业的酒楼-人人菜馆,内设有音乐茶座。

仁济路

仁济路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位于一德路以南,沿江西路以北。长410米,宽8米。

历史

1882年,六位博济医院的华人医生每人出资一百元(银元),委托一位四邑人罗开泰在仁济路怡和大街开设泰安大药房,此是史上华人开设的第一家西药房[1]

1921年,市政府拆仁济大街建成仁济路,取名自光绪六年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兴建的仁济堂,以医药传道而出名。该教堂几经扩大后,曾成为全市最大的教堂。

特色

在仁济西路附近,曾经有一个专门为洋行制作家私的木匠广场,店铺多达七十多家。后十三行被大火焚毁,仁济西路的木匠广场,也随著十三行的退场而消失了。到清末民初,这一带转变为南北药材市场[2]

现时仁济路邻近十三行和广州珠江昔日的长堤商业圈,加上新建的广州市儿童公园,平日车水马龙。仁济路每天都有天光墟,而道路两旁也有较多小食店和贩卖祭祀用品、干果海味的商店。

与之交汇道路

道路顺序由北往南排列

两旁的主要建筑物/机构

由北往南排列

参考文献

  1. 一德路:民国广州西药业重镇. 信息时报. 2014-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 
  2. 仁济路:南北药材香十里. 广州文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