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溪三相祠(沈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溪三相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西溪三相祠》中國當代作家沈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西溪三相祠

黃海西,有一處高台,一條小溪。台為東台,溪名西溪。

溪邊,有一座山,泰山。其實,僅是個土墩而已。宋代的泰山寺築於其上。

溪雖不寬,卻有無數運鹽的白帆飄過。山雖不高,然寺門前有一座千年的通聖橋。

時興懷古,古鎮又新建一座宋城。城牆高且厚。垛樓上幾尊古炮,幾十面迎風招展的皇家龍旗。內城,方方正正。東邊月亮門裡有一家晏溪書院。西邊有一處古色古香的小樓,便是西溪三相祠。

祠內,陳列了宋代晏殊、呂夷簡、范仲淹三位名相的畫像、生平、成就和在西溪任鹽官的簡介。

千年之前,西溪為淮南鹽場稅源重地。除泰州設鹽監機構外,朝庭直接委派鹽官監守。

三相,任西溪鹽官最早的是晏殊。雖家境貧寒,幸有神童之譽,十四歲赴京會考,為宋真宗賜進士。到西溪時年僅20歲左右。從繁華到清冷,「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詩句透着心境。但並未消沉。始有了晏溪書院,荒涼之地書聲朗朗。

繼而,呂夷簡來到西溪。其為豪門出身,北宋名相呂蒙正之侄。孤身荒野,心在京城。在西溪留下傳說的是他栽的一株富貴牡丹,花開百枝。

公元1021年,年已35歲的范仲淹來到西溪。幼年孤苦,寒窗苦讀。西溪之東,常聞狂潮中百姓的寒號,范公親率四萬民工築堤,全長二百餘里,六年而成。後人感恩,謂之范公堤。

彈丸小鎮,十幾年間,出了三任名相。他們在小鎮雖然時間都很短,但留下的痕跡,足以窺見他們之後仕途的內心世界。而後幾十年同僚的和而不同,竟演成北宋歷史難忘的一頁。

走進三相祠,有些走進一個時代的幽思。只是覺祠內似缺少了一人:宋仁宗。

宋仁宗,宋朝第四位皇帝。13歲即位,皇太后主政,至24歲始親政。寬待下屬,廣開言路,經濟文化繁榮,史上稱之「仁宗盛治」。

其時,呂夷簡早任宰相。晏殊提出太后"垂簾聽政"之策亦受重用。仁宗19歲那年,欲率百官在朝上為太后賀壽,獨職務輕微的范仲淹諫言是為家事,並諫勸皇太后還政。但先遭有提攜之恩的晏殊指責,後被貶出京城。

1033年,仁宗親政,召回范仲淹為右司諫。又因呂夷簡所為而激烈諫爭,再次被貶出京城。

其實,呂夷簡併非唐朝李林甫那種口蜜腹箭的奸相,其對皇室亦忠心耿耿,執政22年之久。只是唯上,權欲強,視時弊為常,安成守舊。而仁宗雖屢貶范仲淹,但內心欣賞,其實也是一種保護。

到1040年,北方邊境危急,西夏屢屢入侵。仁宗欽點范仲淹前往西北邊境。范公整頓軍備,修築堡壘,安撫人心,幾年功夫邊境安定。范仲淹返京升任副宰相。

此時的范仲淹,可以說功成名就。只要謹言,繼而「轉正",再執政十餘載,應無疑義。

然而,少年即有"不為名相即為名醫」志向的范仲淹,到底未曾忘"名醫"的初衷。針對朝庭時弊,與時任宰相的晏殊合力推行慶曆新政,核心內容為吏治,革除貴族世襲種種弊端,也就是而今的幹部制度改革。僅一年多時間,觸犯豪門利益,被誣指為「朋黨」,再次去職離京。

五代十國劍光血雨,是中華歷史上最黑暗旳時刻。仁者賢士多不願入仕,或裝醉,或隱居。到陳橋兵變,宋太祖黃袍加身,為防他人仿效,始重文抑武,一批經世之才方脫穎而出,造就宋代幾百年文化經濟之燦爛。

縱觀這段歷史,看慶曆新政失敗,其實不僅僅觸犯權貴利益,恐怕更深層的原因還是觸犯宋朝的祖訓忌諱。其時的范仲淹已不是一介文士。經過幾年邊塞征戰,范仲淹已胸有雄兵百方,軍營亦有人脈和威望。如此引起激烈紛爭的改革,種種涉及廢立的流言,難免不讓宋仁宗心生警覺和顧忌。至此,從支持轉而叫停。

其實,范仲淹還是那個一介寒士。在他第三次因諫言被貶饒州時,妻子病死,自已重病險亡嶺南。一個人遭貶一次,或許會消沉一生。連遭三貶,當會心如灰燼吧。那豪情萬丈的酒仙李白被貶夜郎,也曾有過"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的悲吟。有友梅聖瑜以《靈烏賦》規勸范公不要直言,再召來災禍。范公以《靈烏賦》慷然回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雖幾經挫折,仍無退隱南山之意。在鄧州,又奮然寫下了流芳千古的《岳陽樓記》,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表明自已一生的理想。62歲那年,病逝於又一處赴任的途中……

我想,宋仁宗聽到這個消息時,內心一定悲傷且複雜,應有一絲悔意。

嗚乎!晚矣,八十三年後,京城一片大火。北宋偏安為南宋,風雨飄搖中,最終,只留下岳元帥胸懷壯烈的《滿江紅》而已……

我邁着沉重的腳步,走出三相祠,遠眺西南角的唐代古塔,那夕陽之下直面范公堤遺址的身影,極像一位憂慮而滄桑的老人。

其實,朝代更迭亦為平常之事。一個民族,只要常存屈原、范仲淹這樣的浩然正氣,這樣的文化傳承,無論多少艱難困苦,仍會自強,仍會輝煌!

念及此處,回望三相祠,心亦欣然了。[1]

作者簡介

沈岩,江蘇東台人。有散文、小說刊於《散文百家》《中國文藝家》《文學世界》等刊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