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彝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南彝志》,彝语原名“哎哺哈额”或“恩布散额”,有“源流”之意。用彝文编纂中国古代彝族历史的著作。成书年代不详,据书中内容推测,可能是在清康熙三年(1664)吴三桂平水西至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之前(一作乾隆时),1957年,贵州省毕节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大方县三元乡陈家祖代流传下来的传抄本翻译成汉文油印。1964年重印,定书名为今名。1981年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合编的《西南彝志选》出版。
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全书凡26卷,400多个标题,有彝文37万余字。记述宇宙形成、人类起源、彝族古代历史、六祖谱牒、部落分布、民族关系、家支关系、经济生产及风俗习惯,亦涉及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内容,但书中以保留了许多比较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如“做斋”、“招魂”等。为研究彝族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作者简介
编纂者相传是贵州水西(鸭池河以西地区)热卧土目家的一位“慕史”(即歌师),根据彝族各家族支系自古流传下来的彝文资料删削整理而成,当地人习惯称之为“热卧慕史”,其姓名已不可考。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大多数著作反映实际情况,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不正确的、非科学的;但都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所收著作,从其特征、版本、作者生平、规模、主要内容、学术或艺术价值、社会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简要的诠释。
视频
西南彝志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