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虎字碑 (贡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虎字碑 (贡寮)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公告时期  1985年

登录类别  碑碣

地理位置  新北市贡寮区福隆里草岭古道

建成年代  同治六年(1867年)

虎字碑,就位于台湾新北市贡寮区福隆里草岭古道垭口上、为刻上"虎"字的石头[1]

周边环境

  • 同治五年(1866年),年仅二十多岁的刘明灯太平军有功,被闽浙总督左宗棠举奏调任台湾镇总兵,于同治六年(1867年)、同治七年(1868年)先后在草岭古道、坪林跑马古道各立了一座虎字碑
  • 其中位在新北市和宜兰县界交会之处、草岭古道顶端的虎字碑,距刘明灯所写的雄镇蛮烟碑相距仅约一公里半,步行约十馀分钟行程;距鱿鱼公庙步行仅数分钟。该处北属于贡寮区福隆里;南属于头城镇大里里。处于风口的虎字碑,北迎太平洋东北季风,南接双溪望远坑谷风。
  • 一年之中,时当农历九月十月,以南风转北风的那日天最烈。

碑文概述

  • 草岭虎字碑材质为砂质硬岩,高一百五十公分,宽七十五公分。碑面约呈六十斜度。中间虎字宽四十公分、高一公尺。右上角书“同治六年冬”;左下角书“台镇使者刘明灯书”。与坪林虎字碑比较,*草岭的虎字左上角较圆顺,因此后者被视作母虎。草岭当地居民称此虎字为“一字笔”,竖看似“立虎”,横看若“奔虎”。坪林文史工作者杨超铭认为书写反映了刘明灯不同的心境,草岭的时候心境平和,次年因要出征,坪林的有粗犷豪迈的气魄。
  • 1968年左右,书法家白玉峥在该碑旁刻上金文的虎,又以甲骨文刻上“登此嵯峨西望我乡哀哉我乡赤炎为祸”。当地则传言*
  • 二十世纪中叶时,有位头城某校校长曾在碑旁刻上数字,后来竟一周内猝死。后来白玉峥去世后数年,2015年有民众在此碑刻上白玉峥名字,被认为是恶作剧,以芦苇擦拭去除。当时宜兰县文化局副局长宋隆全表示没有听过甲骨文是白玉峥所刻;东北角管理处长方正光则听说是在战后时期有外省老兵行经虎字碑,因怀念家乡才在碑上刻下。

拓印祈福传说

  • 一般喜爱登山郊游人士,都利用星期假日成群结队登临草岭,并在此字碑旁摄影,或用宣纸描绘作为永久留念。
  • 因此地经常强风,拓碑时风常会从碑斜面直掀拓纸。
  • 因传说此石刻字是刘明灯为了镇风镇邪之用,当地人认为此拓印可抗风御邪镇宅消灾,用来悬挂鸡舍猪寮可辟鸡疠猪瘟、挂在眠床头可驯妻、泡水洗澡能治疗皮肤毒、研碎熨贴于腮部来治疗猪头肥等。过去负责台风假的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办公室也放有此拓字,以祈求镇风。
  • 拓碑者会以硬物敲击宣纸,长久以来使石碑字迹斑落,东北角海岸风景特定区管理处在1984年10月9日于碑旁竖立警告标志,但当日即发现宜兰县黎明国小高年级学生拓碑,经管理处人员禁止。
  • 管理单位规定未经许可而来拓碑者,依《文化资产保存法》罚锾。
  • 后来1997年5月31日,大里天公庙旁的大里游客服务中心启用时,就放了此碑的复制品,提供旅客拓碑。
  • 大里游客中心也载明拓印正确方法,让游客得以拓碑,又可保护真品。
  • 此外基隆河畔的八堵桥边也有复制品;宜兰县罗东镇北成国小碑文广场则有缩小版;刘明灯的故乡张家界亦摆了复刻物。

古迹资产

  • 文建会文化资产委员会在1982年12月27日下午,通过内政部提交、包含虎字碑的暂定第一级国家级古迹名单,并预计下月开始勘查。
  • 次年3月20日,文建会国家级古迹评鉴小组,以三个半小时徒步跋涉草岭古道,勘查雄镇蛮烟碑、与已被刻字图绘的虎字碑。
  • 1985年时被公告为国家三级古迹

视频

【修订版】从贡寮车站走到大里车站,顺访草岭古道陆军路 (Caoling Historical Trail)

参考文献

  1. 虎字碑介绍,Travel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