藪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藪鳥,學名:Liocichla steerii,英文俗名:Steere's Liocichla,又被稱為黃痣藪眉或黃胸藪眉。黃胸藪眉分布於一千至二千八百公尺的闊葉林底層,牠們深綠的身軀上最特殊的就是嘴下方鮮黃色的斑點,常被鳥人們笑稱為三八痣,但賞鳥人士稱之為美人痣。藪鳥又叫番薯鳥,因為身形圓滾滾的狀似番薯。[1] [2]
名稱由來
喜歡在濃密的灌叢或草叢中活動,所以被叫做藪鳥。在溪頭地區,藪鳥十分易見,因此被叫做「溪頭老鼠」,因其喜在地面竄過,數量又多與老鼠無異之故。
藪鳥的發現
美國密西根大學動物學教授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在1873年10月初來到臺灣,於打狗抵達臺灣後,先經臺南前往嘉義、日月潭、埔里、霧社、彰化等地,而後再前往其他地方採集,一直到1874年6月才離開臺灣前往菲律賓。之後他將在臺灣採集的標本帶至英國,交由史溫侯(R. Swinhoe)鑑定分類。史溫侯在其中發現了一隻從未曾見過的新種鳥類,即為臺灣特有種的藪鳥,於是便在1877年發表這一新種鳥類時,特地冠上史蒂瑞的姓氏作為學名,以紀念這位藪鳥的發現者。[2]
形態特徵
成小群在中海拔山區闊葉林底層活動(但是繁殖期會成對出現),生性活潑但機警,常跳躍於濃密的灌叢中,亦常出現在產業道路或小徑旁。若其路線必須穿越道路時,牠們會一隻一隻極有秩序的列隊,在觀察四周環境後,再快速輪流過馬路,十分的謹慎。有時牠們像松鼠一般,於聳直的樹幹由下往上跳躍。鄒族獵人稱呼牠們為葉耳斯,意思是很容易上當的鳥,只要帶頭的鳥入網,其餘小群便會統統跟著中獎。[3]
習性
主要棲息於山區樹林中,喜歡鳴唱。且生性活潑、機警,常跳躍於濃密之灌木叢中,亦常出現於產業道路或小徑旁。營巢以草莖葉、竹葉或蘚苔為材,築杯形巢。當察覺到人類接近時,通常快速低飛入草叢中,或於當地高聲警戒。[4]
分布
台灣特有種,普遍棲息於中高海拔700~2500m之闊葉林底層或濃密的灌叢裡,大多見於海拔2,000-2,500公尺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