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藏菖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藏菖蒲 原图链接

藏菖蒲 藏菖蒲别名:白菖、菖蒲、泥菖蒲、臭菖、大叶菖蒲,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本品呈扁圆柱形,略弯曲,藏菖蒲在中医上认为是一种苦、辛,而性温、燥、锐的一种中草药。在西藏有生产。藏菖蒲也可以用来补胃阳,对于有消化不良或者是有一些食物积滞的人吃一些藏菖蒲也是有好处的,对于白喉和炭疽等类疾病是有好处的。[1]

藏菖蒲

藏菖蒲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4~20cm,直径0.8~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节明显,节间长0.5~1.5cm,具纵皱纹,一面具密集圆点状根痕;叶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侧面茎基痕周围常残留有鳞片状叶基和毛发状须根。质硬,断面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众多棕色油细胞小点。气浓烈而特异,味辛。具有温胃,消炎止痛的功效。藏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毫米,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长5-6厘米,具毛发状须根。叶基生,基部两侧膜质叶鞘zd宽4-5毫米,向上渐狭,至叶长1/3处渐行消失、脱落。藏叶片剑状线形,长90-100厘米,中部宽1-2厘米,基部宽、对褶,中部以上渐狭,草质,绿色,光亮;中肋在两面均明显隆起,侧脉3-5对,平行,纤弱,大都伸延至叶尖。藏花序柄三棱形,长40-50厘米;叶状内佛焰苞剑状线形,长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狭锥状圆柱形,长4.5-6.5(-8)厘米,直径6-12毫米容。 花黄绿色,花被片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花丝长2.5毫米,宽约1毫米;子房长圆柱形,长3毫米,粗1.25毫米。浆果长圆形,红色。花期(2-)6-9月。[2]

藏菖蒲

藏菖蒲生于海拔1500-1750米下的水边、沼泽湿地或湖泊浮岛上,也常有栽培。 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0-25℃,10℃以下停止生长。冬季以地下茎潜入泥中越冬。喜冷凉湿润气候,阴湿环境,耐寒,忌干旱。[3]

功能主治

藏菖蒲具温胃,消炎止痛。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益智宽胸,去湿解毒,炭疽等。[4]

相关配伍

治驱虫散:藏菖蒲100g,草乌100g,木香100g,诃子200g,酸藤果55g,麝香5g。以上除麝香外,共研细粉、过筛,再加入麝香细粉,混匀。一日2次,一次1~2g。用于头虫、牙虫、体内寄生虫、蛲虫、皮肤虫等。对疠虫,疠急腹痛有特效。
治耳内发痒作肿,耳鸣耳聋,流脓等:萝卜、干姜炭、小檗皮、阿魏、藏菖蒲、羌活子、紫硇砂、白硇砂、广木香、麻花艽、鸡蛋参、风化芒硝、桦皮炭、香附子芝麻油盐水为上药四倍,加入大黄汁中煎后注耳。
治白喉:白硇砂、广木香、藏菖蒲、共研吹入喉。
治消化不良粘液增多症:丁座草、藏菖蒲、干姜、光明盐。共研细末,开水送服引吐,吐后在腹部热熨,并饮适量开水。
[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