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蓝田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蓝田书院

图片来自痞客邦

蓝田书院,是位于台湾南投县南投市崇文里的书院文昌庙,为南投县古迹。蓝田书院又俗称文昌祠,现称孔子庙,与草屯镇登瀛书院、集集镇明新书院并列南投县三大古迹书院。战后地址为崇文里文昌街140号。正殿及左右厢房全部曾被来台国军、军眷占住。至1957年由南投镇长吴振福及地方士绅等收回大殿,重新整建,并及迎回二十馀年前因局势及环境因素而移奉于鱼池乡木屐兰的文昌帝君神像,又增奉祀孔子于正殿。1959年开设鸾堂,与明新书院皆主祀文昌帝君关帝圣君。1971年成立蓝田书院管理委员会。书院设立成立功德会,德兴阁木偶剧团创办人曾德性为其会员,常与邻居曾烘渊一起补路。[1]


历史沿革

清廷在北投堡南投堡分别设立土番社学。道光十一年(1831年),南投县丞朱懋延请南北投、沙连堡两堡士庶,于康寿庄菜园,今约在南投市康寿里蓝田街的北侧建立书院,提供当时的汉人及平埔族教育,名称取自取“犹如田中种玉,玉者青出于蓝”。

建筑因道光二十五年地震加上连绵大雨倾圯不堪,由吴联辉首倡募捐,同治三年(1864年)迁建至南投分局北侧之处蓝田街。今保有挂有“天上文衡”、“文明气象”、“奏凯崇文”等清朝古匾。

日治时期,右厢房作为国语传习所南投分教场,乃是南投国小前身,该校第一届至第六届均在此毕业。郭台铭妻子曾馨莹的祖太曾长茹当时曾修复此院。1915年,为配合市区改正,由林文智发起向南投堡民募捐,1917年才在现址南投市崇文里文昌街重建完成。民间乡田仔村拳师陈良彩回忆,当时蓝田书院俗称“番社”,还会教导武术。


1993年7月,管委会提出修复计画,次年10月5日第一次审核会议就获内政部五千五百万补助,成为全县拨给重修经费最高的古迹。此次修复意计画将正殿木构架的对场作延续到三川门,以恢复清朝时原貌。1998年修缮完成后,次年遇到九二一大地震,山墙多处损坏,旁邻伤亡。

1999年10月11日,民政局统计全县十二处古迹有已有七处毁损,以蓝田书院最严重。此次整修,共斥资一千二百万元。东、西厢房分别以台中县清水镇彰化县埤头乡的团队负责。2001年2月,再聘嘉义县新港乡师傅蒋再成与李永久,以中国大陆柴烧条纹红砖及瓦片作修复。2002年12月8日,县议员李合元在议会上批判修复后过于鲜明,丧失原貌。2002年12月14日重建落成启用,书院主委李毂摩主持剪彩,立委汤火圣、文化局长陈秀义等人参加。

参考文献

  1. 蓝田书院,随意窝,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