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莲池潭,旧称莲花潭、莲潭埤等,位于台湾高雄市左营区半屏山之南,龟山之北,是高雄市区内最大的湖泊,源于高屏溪,潭面面积约42公顷。
源由简介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莲池潭原本是一个小池塘,但因为太小导致储水功能不佳,之后 当地人将地挖深,扩大为池,才开始灌溉,能够化旱地为良田。
1686年凤山县知县杨芳声在湖畔建造孔庙文庙[1] 时,左营孔庙位于左营区莲池潭北岸,西元1973年择旧孔庙东北方新建,旧孔庙始于清代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现仅馀老旧残破的崇圣祠及祠后碑林,位于左营区旧城国小校区内,为市定古迹。
以莲池潭为天然的泮池,在池中栽植莲花点缀。依照古礼,孔庙建筑会有一面临水,是当时诸侯的学堂应具备的建筑格式,孔子也被封为诸侯,从此“泮池”就成了孔庙建筑中必备的元素。在当时,广大的水域中还种植莲花点缀,每值炎夏,莲花盛开,清香四溢,乃有“莲池潭”之名,而“泮水荷香”列为凤山八景之一。
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再对莲池潭濬修。现因湖畔半屏山特殊造型与龙虎塔远近倒映水中,而以莲潭夕照闻名。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当时的知县曹瑾与乡绅郑兰等人,对莲池潭在500公尺内拥有20馀座寺庙加以扩建,并开辟圳路引潭水灌溉四周的农田千馀甲,使兴隆里成为丰衣足食的富裕之城。
文史地景
早期的莲池潭,附近庙宇林立,500公尺内拥有20馀座寺庙,是由文庙、龟山、半屏山、菱荷与垂柳所组成。
西元1951年陆续兴建春秋阁 (高雄市)(1953年),为两座中国宫殿式楼阁,春秋阁名称取自春阁及秋阁之合称,各为四层八角,绿瓦黄墙,宛如宝塔,古色古香的塔影倒映水中。各有九曲桥相通,又称“春秋御阁”[2] ,系为纪念武圣关公而建。前端有一尊骑龙观音,地方相传观音菩萨曾骑龙在云端现身,指示信徒要依其现身之形态建造圣像在春阁与秋阁之间,故有现在的骑龙观音圣像。
启明堂建庙的历史,可追溯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28年),清军领台后为提倡儒风,振兴文教,于是翌年由知县杨芳声于左营创立“文庙”,并于左侧建筑“明伦堂”,使左营地区继军、政中心外,再肩负文化传承的重责大任。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割台时,设置“明德堂”,创堂诸先贤,不辞辛劳的贡献心力,期盼能维系道统,挽世风于将颓。
光绪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原位于前锋尾的“武庙”被废弃,启明堂不忍神像蒙尘,于是迎奉“关圣帝君”神像回堂奉祀,不久吕洞宾仙翁带著玉旨宣示,将更改“明德堂”堂号为“启明堂”,又将武圣“关圣帝君”调为主神,因此后来“文武”二圣便成了启明堂的主神。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开堂纪念日及六月二十四日关帝诞辰时,香火更是鼎盛,人山人海的景象,让平日宁静的寺庙顿时热闹非凡。
光复 初期,启明堂堂主有感孔子做“春秋”,“拨乱世,反之正”的用心,于是决定要筹划兴建春、秋两阁,西元 1951年开始动工,三年后,完成了这座古色古香的“春秋御阁”。 西元1976年,“东南帝阙”正式完工,为了引领各方神明莅临,必须兴建一座送往迎来的仪站,在当时高雄市市长王玉云的全力支持下,西元1979年,又兴建了一座观音大士骑龙圣像于春、秋两阁之间,高三丈六尺,长二十五丈七尺长。莲池潭 又多了一处神圣庄严的宗教胜景。西元1997年,启明堂在旧殿后方所兴建的“凌霄宝殿 ”大功告成,精雕细琢的建筑,更增加了启明堂的宏伟。
西元1973年起兴建龙虎塔,至西元1976年历三年完工,塔高七层,潭水上立有龙虎两孪生阁楼,楼前各有龙虎塑像,游客可以身为道,由龙口进,虎口出,取其吉祥之意。 塔身与岸边有九曲桥衔接,与潭面相互对应。龙塔内画有二十四孝图和十殿阎王图,虎塔则画有孔子七十二门生及保生大帝三十六宫将图。增加了人工景点,成为高雄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塔分为龙禅塔、虎禅塔,塔中各有七层,由曲桥延申至道路。入口由龙口入、虎口出,有不少老一辈的香客,在进出庙宇时,也都是依古规,龙边入,虎边出。 莲池潭曾登上国际版面美国有线电视CNN于2014年1月22日以头版刊登“爱上高雄十大理由(10 reasons to love Kaohsiung)”介绍高雄景点,文中特别提到消灾解厄的莲池潭龙虎塔为来高雄必游的景点。
西元1978年在莲池潭畔中央兴建设立了一座五里亭,(五里亭其名取自于清晨之中)。为莲池潭 更添加了美丽的风光。
北极亭北极玄天上帝耸立于潭中供奉北极玄天上帝,立在莲池潭岸边,为左营元帝庙与左营丰谷宫所有,号称是东南亚最高水上神像,相传乃是奉玄天上帝降旨乩童所建。庙宇高72公尺,为水泥灌浆塑制,手执的七星宝剑长38.5公尺,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入口处以峰壑及喷泉造景衬托,以拱桥连接神像,而祭祀道场及寺庙办公室就在神像座下。 于1982年玉皇上帝旨赐要将黑令旗插至潭内中央于每年的三月初三。 于1995年兴建完工,成为莲池潭第三只景观。此亭供奉北极玄天上帝,北极玄天上帝的神像站立在莲池潭岸边,号称“东南亚最高水上神像”;高72公尺,其手持之七星宝剑,堪称世界第一剑。两旁各站有四大天王风、调、雨、顺及左右护法。这些官将接用青斗石材雕刻而成,为全台子民祈福及守护人民。北极亭内以拱桥衔接神像,而神座底下就是祭祀道场及寺庙办公室。
潭面北侧尚有宏伟的高雄孔庙与万年公园,南侧有凤山县旧城残垣点缀著。这些景观,与环潭十二座香烟缭绕的庙宇相互辉映,潭面东侧是莲池潭入口的巨大牌楼,与中西合璧的高雄市风景区管理所。
镇福庙 位于高雄市左营区埤西里左营大路6巷81号3楼,建于明末永历十五年(1661年) ,镇福庙本称镇福社,信徒称“埤仔头土地公庙”,主祀福德正神,埤仔头及北门的守护神,与北门前的拱辰井及旧城并列为国定古迹。福德正神神灵庇佑家户平安,五谷丰收,当地先民为庆贺,就农历八月十五扩大为福德正神祝寿
凤邑旧城城隍庙 旧城城隍庙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主祀城隍爷。凤山县治设于此时,居民及在北门外搭设草寮祭祀城隍,也是旧城城隍庙最早的雏形。当初即为旧城地区与贸易之门户,当时的埤仔头街是人声鼎沸,信徒即在庙前穿梭,成为唐山与凤邑旧城重要来往门户。历经林爽文事变、迁县治于凤山、日本人的毁坏、政府播迁来台、难民的破坏,以及多次重修与重建。城隍庙的历史,就是南台湾两百多年来几经风浪的缩影,庙中每一块牌匾、每一尊神像,似乎都像是静静地诉说先民的脚步。旧城城隍爷每逢农历五月十二日圣诞日,出巡兴隆内外里十三处角头,至今仍为左营庙会中重要活动项目之一。
景致介绍
(2004年)起,高雄市政府建设局开始在环潭路设置光之潭及亲水设施,使莲池潭的夜色更加光彩。左营源自明郑时期所设立的万年县,清道光五年复建现今的左营旧城。近年来左营地区庙宇的庆典活动-2001年,在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推动“在地特色活动”政策下,左营区公所构想策划,并号召各寺庙共同规划举办具地方特色的活动,将精彩左营的历史典故、匠工雕刻,以纪录保留方式,及透过活动的整合,在莲潭畔绽放出璀璨动人丰姿,吸引国人目光,自此开启“万年序”年度活动的契机。万年季通常于秋季在左营莲池潭举行,每年十月份的万年季[3] 在莲池潭举办,充满了民俗节庆、宗教文化的欢乐气息,当地涌入不少人潮。
在2009年世界运动会,莲池潭被获选为此次世运23个比赛场馆之一,高雄市政府把水上运动竞赛的场地规划在莲池潭早期,莲池潭的湖域面积广达75公顷,后来因为人为开发,大幅缩小到只剩下42公顷。因此在2008年起进行拷潭工程和周边美化工程,将进行轻艇水球、滑水和龙舟比赛。莲池潭发展很早,民风纯朴,环绕莲池潭周围的庙宇林立,充满古色古香的历史原味,湖光山色,加上宗教建筑林立,吸引了一波波的观光人潮,高雄市政府于是成立莲池潭风景区加以管理。
并于2017年8月20日于莲池潭北侧孔子庙泮宫广场,举办 2017莲池潭泳装水枪路跑(奔水节系列活动)。
高雄物产馆
莲池潭旁的高雄物产馆莲潭旗舰店,位于翠华路上,外观是一栋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古典外型,不管是白天或晚上都相当吸睛。物产馆前大型广场,有装置艺术及休息区,假日也有市集。原是莲池潭风景区管理所,后因高雄县市合并,市政府为了整合推广高雄在地优质农产品,把农产品与人文历史、品质优良、高规格检测等特色结合,创造出“高雄首选”的品牌价值,透过物产馆行销高雄在地优质农产品及推广农业政策。 物产馆里有贩售区在展售高雄在地农产品,也有轻食区供民众享用美食,餐厅最大的特色就是所使用的食材,大部分是来自于高雄在地,还有故事馆,视听会议室播放影片,让民众观赏以便获取农产品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有DIY教室及厨艺教室,DIY教室主要是在教导民众手工DIY,制造一些简单的作品,例如斗笠、拼布、肥皂等,而厨艺教室,则是教导民众用高雄在地食材做出好吃又简单的美味佳肴。
交通资讯
自行开车: 国道1号-鼎金系统交流道-国道10号-左营端交流道下-新庄仔路-胜利路-莲潭路。 捷运: 捷运左营站 转乘公车:红35、红51、301。 捷运生态园区站 转乘公车:红35、红51。 捷运高雄车站 转乘公车:301。 公车: 美国学校站(步行至莲池潭5分钟): 红35、红51。 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生态园区站(捷运站旁)、莲潭会馆站、莲池潭站(物产馆停车场旁)、龙虎塔站、孔庙站 高铁: 高铁左营站(捷运左营站、台铁新左营站)转乘公车:红35、红51、301。 停车场规划 小客车停车场 莲潭路路边停车场(孔庙西侧)、莲池潭平面停车场(环潭路上)、儿童公园平面停车场(环潭/明潭路口)、海光停车场、旧左营国中停车场、台铁新左营站前路边格位(停车转乘红51、红35、301 )、海功停车场(约800公尺) 机车停车场 旧左营国中停车场、海光停车场、明潭路机车停车场(孔庙北侧)、龟山机车停车格 大型停车场 海光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