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葵盛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葵盛邨
图片来自udn

葵盛邨英语:Kwai Shing Estate)是香港政府廉租屋邨的一部份,位于新界葵涌葵盛围,分开葵盛东邨英语:Kwai Shing East Estate)及葵盛西邨英语:Kwai Shing West Estate)两部分。重建前的葵盛东邨于1973年落成。而葵盛西邨则于1977年落成。

高盛台英语:High Prosperity Terrace)是香港的一个由私人机构参与兴建的出租公共屋邨,位处新界葵涌葵盛围188号,建筑师为简陈建筑师有限公司,总承建商为协兴建筑有限公司,其位置原属于葵乐临时房屋区,葵乐临时房屋区于2000年清拆后香港房屋委员会新世界发展(以时泰集团有限公司名义)联手兴建高盛台,但因停售居屋第23B期,在房委会回购后并无出售,而是作公屋出租,于2003年入伙,有鉴于本邨属私人参建居屋设计,与其他同区的屋邨相比,租金较昂贵。

说明

重建前葵盛邨一共有19座(1至20座)不设第11座,由前工务司署建筑设计处设计,总建筑师为Mr.Colin Bramwell, ARIBA,项目建筑师为Mr.Thomas Ku, ARIBA;第一期由德荣建筑及顺兴建筑负责兴建,而第二期由德荣建筑承建。

现在,葵盛东邨与葵联邨均属于同一个管理处管理,葵盛西邨则由另一个管理处独立管理。

历史

根据葵盛政府廉租屋邨计划,是先兴建第12座至第20座(地盘1;而原先规划的地铁荃湾线车厂出入线隧道下穿12及20座)。为了配合房屋委员会的成立,当时的葵盛政府廉租屋邨(只有第12-20座)更名为“葵盛邨第1期”,而当时正兴建中的第1至10座便分别属于第2及3期(地盘2及3,其中第1至5座属地盘3)。1977年,第1至10座全部落成。3月起第1期改称“葵盛东邨”;而第2及3期则改称为“葵盛西邨”。西邨和东邨一样,设有大型升降机塔,方便居民上山。这设备曾被政府大力宣传,作为公共屋邨最佳设施的“样板”(意即“模范屋邨”、不是指在北角的模范邨)。

葵盛东邨位于葵涌地区中西部的丘陵地带上,重建前为政府廉租屋邨,是葵青区第4条政府廉租屋邨(由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不含现为荃湾区之梨木树邨),楼宇为数9座(第12至20座,即葵盛东邨的前身)。

在设计葵盛政府廉租屋邨第1-10座(葵盛西邨)时,建筑师顺应既有地形,把楼宇层层递进地,由山脚的第10座盖到位于山顶的第1座,逆序依山而筑,楼宇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由于楼宇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之上,高度差多达20-40层,所以邨内设置了行人通道系统,包括在第6座及第9座设置大型升降机塔、架空天桥、有盖人行道等设施,去连接不同高度的平台之上的各座大楼,方便居民出入,建筑设计上与同期的兴华(二)邨十分相似。

此外,葵盛西邨由大厦落成至今,一直未有为各大厦更名,与以往兴建之徙置区政府廉租屋一样,都是以编号显示,且最初开建是由徙置事务处负责设计,故大厦均为俗称“七型徙厦”(当本邨落成时,徙置区已改称屋邨,所谓徙厦其实已不复存在)的旧长型大厦。

葵盛西邨全邨至今仍未重建,楼龄已逾43年历史。为葵青区内第二最旧屋邨(不计石篱中转房屋),仅次于荔景邨

不设第11座之原因

东邨和西邨兴建完成后一起计算,却没有了第11座。原因是当初兴建葵盛西邨时,预计于现时第6座及第7座间会兴建一座20层的建筑物,是为“第7座”,但是后来的“第7座”却改建了巴士总站及商场。所以政府把“第8座”改为现时的第7座。其后各座亦顺序改称,亦即是说,如按设计中兴建,现在的第10座就是设计中的第11座。由于第12座至第20座的兴建时间比第1至第11座早,所以号码不变。因此造成了没有第11座的怪现象。

清拆和重建

自从1990年代,旧批的公屋渐次拆除,尤其葵盛东邨第15座至20座几座楼宇,被验出混凝土强度不足后,清拆及重建工程展开。(详见26座问题公屋丑闻

房屋署曾于1983到84年间,为所有楼龄超过5年的公屋进行全面勘查,发觉有不少大厦的石屎强度均未达标准,当中有26座大厦更低至不能接受的地步,并有即时倒塌危险,这些“问题公屋”需尽快清拆,葵青区屋邨是“问题公屋”的重灾区之一,该邨的第18及20座被列入“26座问题公屋”名单当中,因此需于1990年前拆卸。为安置受影响的居民,房委会早于1986年在圣公会林护纪念中学对上的山坡兴建了盛丰楼及盛喜楼,1989年第一季获发入伙纸,但直至同年6月所有租户拿取钥匙后,才按照“扩展重建计划”进行清拆工程。馀下的第13-17座及第19座也按照“整体重建计划”,于1993年至1995年先后拆卸。此外,葵盛西邨1-3及5-9座共八座大厦,亦于同期被验出石屎强度未达标准(而强度仅为6-9MPa),承建商德荣建筑亦因而被房署追讨896万元赔偿,是各宗第七型徙置大厦偷工减料案件中,最严重的一宗。

馀下的第12座于1995年9月改作中转房屋,以安置受清拆影响而又不符合资格入住公共房屋租住的居民。2008年7月23日,房屋委员会策划小组委员会通过,清拆第12座,以解决公屋土地不足和中转房屋空置问题。第12座于2010年11月27日起拆卸[1],原址原计划重建为一幢有600个单位的新公屋大厦,其后原址改为重建为葵盛社区公园,并因而保留旧厦东面最低两层的四个单位及东立面,以作公园舞台及后台设施之用。

而同样牵涉质量问题的葵盛西邨已经被列入房屋署的22条旧屋邨重建计划的名单内,邨内有八成居民支持重建。居民指单位内残旧不堪,天花经常渗水需进行修补,亦曾自费维修铝窗。但是,政府于2019年5月宣布将不拟清拆除美东邨白田邨华富邨以外的19条高楼龄屋邨,代表葵盛西邨目前清拆重建无期。

屋邨资料

现存楼宇

葵盛西邨
楼宇名称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承建商 备注
*第1座 旧长型大厦(第七型徙置大厦) 1977年 德荣建筑
第2座
第3座 1976年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第4座
第5座
第6座
第7座
*第8座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第9座
*第10座 1975年

斜体表示该楼宇牵涉26座问题公屋丑闻,其混凝土强度未达高层单位20.7MPa或低层单位31MPa的标准(而强度仅为6-9MPa),承建商德荣建筑亦因而被房署追讨896万元赔偿,是各宗第七型徙置大厦偷工减料案件中,最严重的一宗。

以(*)标示楼宇为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中多名确诊个案患者居住的大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