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葫芦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葫芦科(Cucurbitaceae)是植物界中的一个科,包括葫芦瓢瓜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西瓜甜瓜等常见的蔬菜和瓜果。葫芦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重要性仅次于禾本科豆科茄科[1]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具卷须,茎常具纵沟。

单叶互生,掌状浅裂至深裂,有时为复叶,具柄,无托叶,叶缘有锯齿稀全缘。

花单性同株或异株,稀两性;雄花:

花萼辐状、管状或钟状,5裂,花冠插生萼管檐部,基部合生或完全分离,

5裂,裂片全缘或流苏状,雄蕊(3-)5,插生萼筒或檐部,花丝分离或合生呈柱状,

花药分离或靠合,纵向开裂;雌花:花萼与花冠同雄花,有或无退化雄蕊,

子房下位,稀半下位,常由3心皮组成,稀4-5心皮,3室1(-2)室,

侧膜胎座,胚珠多数,极少1胚珠,花柱单一或顶部3裂,柱头膨大,2裂或流苏状。

不开裂肉质浆果,或果皮木质或纸质干果,成熟后盖裂或3片纵裂,1-3室。[2]

种子多数,稀少数或至1枚,扁,种皮具各种纹饰,无胚乳,胚直,胚根短,子叶大而扁,常富含油脂。

常见植物为葫芦、南瓜、黄瓜、西葫芦、西瓜等。

特点

葫芦科植物的典型特征是瓠果,如葫芦、西瓜、冬瓜、甜瓜和黄瓜等。

草质藤本是它们的另外一个特征,葫芦科植物必须匍匐在地上或攀爬上架,才能很好地开花结果。

生长习性

葫芦科约113属800种,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种类散布到温带。

中国有32属154种35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南部地区,少数种类散布到北部;

云南有28属97种18变种,分布于全省各地,而以南部和西南部最多。

在印度洋西北角靠近非洲大陆的索科特拉岛上,

生长着一种非常奇特的葫芦科乔木——黄瓜树。它的树干高6米,粗1米,

像个大水桶,茎内贮存有大量水分,以适应当地干旱的气候条件。如果不看花和果实,人们很难相信它与黄瓜是同科植物。

本科植物在营养器官及果实多含有葫芦素(cucurbitacins)和其他萜类化合物(triterpenoides),种子内含有游离氨基酸亚种子油和贮藏蛋白。

约有126属900种,多数种类分布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到温带。

中国有32属约160种,主要分布于秦岭、长江以南,少数种散布到黄河以北地区。

地理分布

葫芦科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被引种到世界各地栽培。中国原产20属约130种,引种栽培的有7属约30种。

价值

已知药用约25属、90余种,主要的生药材有栝楼、绞股蓝木鳖等。

本科植物的特征性活性成分为四环三萜类葫芦烷型皂苷,如葫芦素(cucurbitacine),有抗癌活性,

并能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及抑止肝纤维增生;雪胆素甲、乙具抗菌消炎作用;

罗汉果苷(mogroside),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

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皂苷、黄酮及其苷类在本科植物中存在较普遍。

绞股蓝属(Gynostemma)植物中含有四环三萜类达玛烷型皂苷,如绞股蓝苷(gypenoside)和人参皂苷有类似人参样的生理活性。

此外,某些植物中还含有活性强烈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如天花粉毒蛋白具引产作用,南瓜子氨酸(cucurbitine)有驱虫作用。

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