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萹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萹蓄学名Polygonum aviculare)为蓼科蓼属下的一个种,廣泛見於北半球。中國大陸主產於河南四川浙江山東吉林河北等地。野生或栽培。夏季葉茂盛時採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雜質,切斷,曬乾,生用。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莖匍匐或斜上,基部分枝甚多,具明顯的節及縱溝紋;幼枝上微有棱角。葉互生;葉柄短,約2~3毫米,亦有近於無柄者;葉片披針形至橢圓形,長5~16毫米,寬1.5~5毫米,先端鈍或尖,基部楔形,全緣,綠色,兩面無毛;托鞘膜質,抱莖,下部綠色,上部透明無色,具明顯脈紋,其上之多數平行脈常伸出成絲狀裂片。花6~10朵簇生於葉腋;花梗短;苞片及小苞片均為白色透明膜質;花被綠色,5深裂,具白色邊緣,結果後,邊緣變為粉紅色;雄蕊通常8枚,花絲短;子房長方形,花柱短,柱頭3枚。瘦果包圍於宿存花被內,僅頂端小部分外露,卵形,具3棱,長2~3毫米,黑褐色,具細紋及小點。花期6~8月。果期9~10月。[1]

生境分佈

生長於田野路旁、荒地及河邊等處。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河南、四川、浙江、山東、吉林、河北等地產量較大。[2]

性狀

莖呈圓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長15~40cm,直徑0。2~0。3cm。表面灰綠色或棕紅色,有細密微突起的縱紋;節部稍膨大,有淺棕色膜質的托葉鞘,節間長約3cm;質硬,易折斷,斷面髓部白色。葉互生,近無柄或具短柄,葉片多脫落或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披針形,全緣,兩面均呈棕綠色或灰綠色。無臭,味微苦。[3]

鑑別

(1)本品粉末灰綠色。葉上、下表皮細胞垂週壁近平直,平周壁有角質線紋。氣孔主為不等式,副衛細胞3個。葉肉斷面觀為兩面柵欄式,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8~43μm 。

(2) 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100ml,鹽酸5ml ,加熱回流3 小時,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1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H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 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4]

炮製

去淨雜質及根,洗淨,潤軟,切段曬乾。[5]

性味歸經

苦,微寒。

膀胱經大腸經[6]

功效與作用

利尿通淋,殺蟲,止癢。用於膀胱熱淋,小便短赤,淋瀝澀痛,皮膚濕疹,陰癢帶下。[7]

应用

1.热淋涩痛,小便短赤 本品性微寒,主入膀胱经,能清利下焦湿热。多用于热淋涩痛,小便短赤,以及石淋,常与木通、瞿麦、车前子等同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用于血淋,可与大蓟、小蓟、白茅根等同用。

2.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本品苦能燥湿,微寒清热,又善“杀三虫”。用治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煎汤空腹服,以提高疗效。治蛔虫腹痛,面青,《药性论》以本品单味浓煎服;治小儿蛲虫,下部痒,《食医心镜》单味水煎,空腹饮之,也可用本品煎汤,熏洗肛门;用于皮肤湿疹、湿疮、阴痒带下,可单味煎水外洗,亦可配伍地肤子、蛇床子、荆芥等煎水外洗。[8]

相關影片

Polygonum aviculare
Polygonum aviculare Knotrgass
polygonum aviculare
Polygonum aviculare

參考文獻

  1. 原形態,中醫百科
  2. 生境分佈,中醫百科
  3. 性狀,中醫世家
  4. 鑑別,中醫世家
  5. 炮製,中醫百科
  6. 性味歸經,中醫百科
  7. 功效與作用,A+醫學百科
  8. 应用,用中医

外部連結

  • 萹蓄 Bianxu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萹蓄 Bian Xu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