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萨哈林旅行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契诃夫唯一非虚构作品,被他自称为散文衣橱里的“粗硬的囚衣”,旅行文学的必读之作。

❈ 这是关于一次救赎之旅和朝圣之旅的游记,也是认识和理解19世纪俄国社会面貌、民众生活的珍贵史料。曾获得村上春树、金宇澄、迟子建等众多著名作家盛赞。

❈ 本书包含北大历史学教授罗新专门为此版本撰写的导读,以及刁绍华先生和姜长斌先生解读本书的长文。本书正文之前,收入两位译者翻译的契诃夫旅行随笔《寄自西伯利亚》,作者以诗意的笔触讲述了他去往萨哈林途中的所见所闻,是《萨哈林旅行记》的重要补充。

俄苏文学的经典之作和契诃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1890年,契诃夫从莫斯科启程来到萨哈林岛,目的是了解当地的生活和当地人的命运。他在萨哈林岛做了详细的人口调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家庭、劳动、思想等等情况。归来后,他写出了《萨哈林旅行记》,于1895年出版。这本书融汇了描写、议论、抒情多种笔法,包罗了丰富的一手和二手材料,并塑造了许多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家对当地普通民众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不仅如此,萨哈林岛的经历,也治愈着契诃夫精神上的危机,为他和更多的俄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对于社会和生命的看法。这次旅行后,契诃夫决定“生活在人民中间”。

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鲁迅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界的花冠。

——瞿秋白

我有一个印象:每个人在契诃夫的面前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愿意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是自己的欲望。

——高尔基

契诃夫的《第六病室》和《萨哈林旅行记》是杰作。能够把小人物的命运写得那么光彩勃发、感人至深,大概只有契诃夫可为。

——迟子建

在萨哈林岛上待的3个月期间,契诃夫采访了几千名囚犯,每天工作18个小时,用他为自己研究所印制的卡片,记录了所有的访谈细节。那里的官员十分好奇他是如何这么轻易就取得了犯人的信任,这或许是他行医生涯中所练就的能力。他用朴素的纪实风格写就了《萨哈林旅行记》,这部真实性无可置疑的权威之作。

——奥兰多·费吉斯(《娜塔莎之舞》作者,英国历史学家)

有着我以为人类小说历史上最干净最清澈眼睛的契诃夫,毫不费劲就抓到萨哈林那种独特的荒芜,直指人心深处的完全绝望荒芜。

——唐诺

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我读过多遍,每一次都能听到作者的心跳。

——金宇澄

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剧作家,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万卡》《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农民》,戏剧《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1890年,在赴萨哈林旅行和考察后,契诃夫写出了他一生中唯一的非虚构作品《萨哈林旅行记》。艰辛的旅程、对于生活的切近体察让契诃夫决定“生活在人民中间”。萨哈林之行促成了作家在精神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刁绍华(1934—2001),曾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黑龙江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主编《外国文学大词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译有梅列日科夫斯基的长篇三部曲《基督与反基督》、《村中三日:列·托尔斯泰散文集》、《狱中家书: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集》等。

姜长斌(1935—2009),毕业于哈尔滨外语学院俄语专业,曾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苏联早期体制的形成》《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等。曾译有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列昂诺夫《俄罗斯森林》等。

原文摘录

我深信,再过五十至一百年之后,人们看待我们现行的终身性惩罚,会不理解和感到难堪,犹如我们现在看待劓鼻或剁掉左手手指一样。我同样也深信,不管我们如何真诚而明确地意识到诸如终身性惩罚这类过时现象的落后性和偏狭性,我们也完全无力解除灾难。要想用某种较为合理和公正的手段来取代终身性惩罚,我们目前知识不足,经验不够,从而也缺乏勇气。在这方面的一切尝试都不坚决,而且片面,只能引导我们犯严重错误和走向极端一所有的举动只要不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都必定会有这样的下场。对于俄国来说,什么更为合适一监狱还是流放?我们现在甚至无权解决这个时髦的问题,因为我们完全不了解什么是监狱和什么是流放,不管这是多么叫人悲伤和感到奇怪。请您瞧瞧我们关于监狱和流放的著述吧,真是叫人寒碜!两三篇小文,两三个作者的名字,空空如也,仿佛俄国根本就没有监狱,没有流放,没有苦役似的。任何一个罪犯都是社会的产物一一我们思想界把这句话已经重复子二十到三十年,可是他们对这个产物却无动于衷!对关押在流放地并在这里受着熬煎的人如此冷漠,这在一个基督教的国度里和基督教的著述里都是不可理解的,其原因则在于我们俄国的法官异常无知。他所知甚少,而且不无职业的偏见,正像他所明笑的赃官一样。他通过大学考试,只是为了审判别人并且判处他监禁和流放;担任公职,领取薪俸,他只管审判和判刑,至于罪犯在判决之后到哪里去和去干些什么,监狱是什么,西伯利亚是什么,他则一无所知,毫无兴趣,这都不属于他的职权范围。这已是押解人员和红鼻子狱吏的事了! 我把短皮大衣铺在地板上,躺下,把蜡烛放在身旁。彼得•彼得罗维奇抬起头来看着我。 “我想要给您讲讲……”他小声地说,怕主人听见,“西伯利亚这里的人都愚昧无知,没有才干。从俄国给他们运来短皮大衣、印花布、餐具、钉子,可是他们自己却什么也不会干。只会种地和运送旅客,再就什么都不会了……就连捕鱼都不会。这些人真没意思,别提他们多么没意思了!你跟这种人生活在一起,只能无限地发胖,而对于心灵和头脑,什么也没有,就跟吃的一样!看着都叫人可怜,先生!这里的人本来也还不错,心软,不偷窃,不欺侮人,也不怎么酗酒。是金子,但不是人,您瞧,一文不值,没有任何益处,像只苍蝇,也可以说,像只蚊子。你问问他:‘你为什么活着?’” “人干活,吃得饱,穿得暖,”我说,“他还有什么可需要的?” “他毕竟应该懂得,为了什么需要而活着。在俄国必定都懂得!” “不,不懂得。” “这绝对不可能。” 彼得•彼得罗维奇想了一下说,“人不是马。在我们整个西伯利亚都没有真理。如果说从前有过,早就被冻死了。人也正是应该寻找这种真理。我是个庄稼人,有钱,有力量,跟陪审官有交情,明天就能让这家主人倾家荡产,让他死在监狱里,他的孩子们到处流浪。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约束我,没有任何东西能保护他,因为我们生活没有真理……就是说,户口本里写着我们是人,是张三或李四,可是一办起事来,我们就成了狼。再譬如说,在上帝的言论里……这不是儿戏,是严肃认真的,这家主人就寝时只是在前额上划三下十字,这就完事了,挣了钱,把它藏起来,等到攒够八百,便又去购买新马,可是他应该问问自己,这是为了什么?这些东西是带不到那个世界去的!即使他问了,也不会明白,头脑不够用。”

书评

《萨哈林旅行记》,契诃夫笔下呈现的流放与苦役的俄罗斯之岛。 不得不说,整本书的冷静记录风格,偶尔在文字里表露的有节制的感伤之情,交织在一起,非常动人。既然俄国的知识分子都说流放制度野蛮、不人道,为何不亲自去到岛上看看再发表看法?那时的萨哈林岛就算是人间地狱,契诃夫也要去亲自看看。一直以行医、写作为生的契诃夫,把外科医生拿手术刀时的冷静、细致、慎重与文学家深刻入微的观察、体会、理解结合在一起,走遍了狭长的萨哈林岛,写出了这个流放之岛的地理、风土、居民、气候、监牢、疾病、垦殖、原住民、与周边国家关系种种,并没有太多愤慨的道义上的抨击,而是把批判的态度融入冷峻、同情的描写与记录当中,文字读来硬朗真实。书出版后,契诃夫自己说”我很高兴在我散文的衣橱里挂上这件粗硬的囚衣。” 就是编织这件粗硬的囚衣,使他写作中的人道主义信念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和淬炼。

萨哈林岛上有许多苦役犯,看守犯人的士兵、官长,也有少数自由居民,苦役期满后的犯人可以转为自由民。但无论是哪个群体,朝思暮想的都是逃离这个多雾、寒冷的岛屿。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令苦役犯与他们的看守成为同一类人——萨哈林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的囚徒。自由民也好不到哪里去,名义上的自由不过是苦役转为强制殖民而已,帝国的统治可以强迫这些人留下,从事恶劣自然条件下难以发展的农业或畜牧业,代价却是这些需要有心经营的事业永远奄奄一息、毫无起色,三五年后便人去楼空,回转大陆的自由民也带走了成熟的农耕畜牧技术,新的自由民需要从头摸索新的生存方式,开始一种毫无希望的轮回。人们对帝国加诸头顶的暴政(苦役犯制度和殖民政策的双重约束),就是以这样消极、懒怠、毫无建设的方式进行不自觉的反抗。

这样的态度也决定了他们低劣的毫无尊严的生存,随意组合的家庭,绝望的精神状态,没有物质更没有温暖的情感,没有活力也没有追求生活的动力,凑合着活下去。这些都看在契诃夫的眼睛里,成为人类以统治的名义粗暴裁决、惩罚他人的流放制度的极端恶果。

我在想,写这本书的契诃夫,他的心会不会一直隐隐作痛? 然而,即使契诃夫看到了这一切丑陋、贫乏、暗淡,看到了数不清的人间暴行(这些暴戾恶行在俄罗斯本土并非存在,只是在萨哈林,它们被放大了许多倍。),他也没有变得激愤,丧失理智和最宝贵的同情心,他还是在细致地观察、解读,发现一点一滴的美好—— 整饬优美的阿尔科伊河谷开垦区、靠着主人勤奋与知识种出来的蔬菜瓜果、虽然进步缓慢却也逐步改善的苦役犯居住条件、苦役犯组合家庭中也有罕见的爱情、孩子是维系流放者活下去的重要精神支柱…… 他也看到了岛屿上古老的爱奴人(即阿依努人)的善良和不幸,就这样,他在笼罩在这个岛屿上的阴霾苦难中始终保持清醒与温暖的心怀,如此他看到了这些微弱但不灭的人性之光。 在很多章节,面对岛上各种复杂问题,他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尤其是最后一章,他以一个医生的专业见解给出的萨哈林流放犯疾病卫生报告,详尽、清晰,极高的专业水准,特别感动人心。在前面的章节,作为一个作家,他关心人的精神、尊严、群体社会组织对个人的影响(比如流放犯的家庭、自由民的村屯状况),关心气候、土壤、出产、渔业、矿业、大自然的一切变化。他目睹、思索、分析、理解,他一定太累了—— 面对盘根错节、积重难返的苦役制度与现状,他难道没有生出“人力无可回天”的感慨吗?也许,他最后只能悄悄返回他最初的职业生涯,关心人本身,关心这个上帝赋予的造物的精密肉身,解除它最切身的病痛。这是对每一个理应活在世上的人的最低限度但也是最有必要的关怀。 从萨哈林返回后,契诃夫写出杰作《第六病室》,那里面复杂的人道观念已在这旅行记中初现端倪。 这就是契诃夫,他从不大声激烈地主张什么反对什么,他深入现实,接受、分析、了解,进而去理解,以发自内心的真诚、理智去爱这个背负着帝国雄图大略、官僚桎锢、奴役与麻木的苦难深重的祖国。 这是一本苦涩忧郁的旅行记,但因为契诃夫对人性、尊严的深刻理解,它成为一本透着温暖的同情之书。读着它,真的象在大雨滂沱天,触摸到一件粗麻衣裳,贫乏、困顿中总有一点点的暖意从指尖传来。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