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营口交界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营口交界地

中文名;营口交界地

产生时间;(清光绪三十年)2月12日

产 物;殖民统治

交界地以西称;旧市街

营口交界地是殖民统治的产物。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2月12日,日俄战争在中国领土上爆发。俄军撤逃,日军侵占营口。1905年7月,日本以原营口电业局南北路为界建立交界地,划定交界地以东为新市街(今站前区永胜里以东,道岔子以西,站前区园林里以北至辽河岸附近一带),交界地以西称旧市街,并将新市街作为日本居留民地。

序言介绍

营口交界地是殖民统治的产物。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2月12日,日俄战争在中国领土上爆发,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划辽河以东为交战区,辽河以西为中立区。7月25日清晨7时,俄军撤逃,日军侵占营口。1905年7月,日本以原营口电业局南北路为界建立交界地,划定交界地以东为新市街(今站前区永胜里以东,道岔子以西,站前区园林里以北至辽河岸附近一带),交界地以西称旧市街,并将新市街作为日本居留民地。1923年(民国十二年)10月1日,日本又将新市街移交给满铁管辖,作为满铁附属地。满铁接管新市街之后,又进行市街规划,陆续建有南本街、北本街、花园街、青柳街、入船街、千代田街、旭街和樱街等,中国的领土,成了日本的地盘。

日本在营口交界地的罪恶行径

日本侵占营口后,将新市街作为日本居留民地,梦想在营口长期居留下去。于是,他们在新市街建厅舍、办商业、建工厂、办学校、设医院、建花园、盖公会堂等,占地29.4平方公里。为保护日本居留民的特权,日本在营口设立军政署,它是新市街里的太上皇,左一个布告,右一道命令,威胁清政府:"如有抗拒则严惩不贷"。同时还设立日本宪兵队、营口警察署,保护日本居留民,欺压中国老百姓。据有关资料记载:日本侵占营口后,大量日本人从日本本土移居营口。1905年6月统计,日本人在营口开办的实业有540余家,从业人员达6700余人。在新市街出名的日商有平本洋行、小卖市场、大赖洋行、国际运输株式会社,还在仁泰大楼开办油坊。日本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在新市街(今营口针织二厂处)开办制烟厂,雇用中国工人500名,多数是10岁至16岁女童工。它是《马关条约》签定后,日本在营口建的第一家工厂。1905年,日本营口军政署在新市街建成旭公园,俗称日本公园,专供日本人享用。随后又将同仁医院转交给满铁经营,改名为满铁医院,主要为日本伤病员和日本居留民服务。日本人还在营口火车站附近建成清林馆,专门接待日本和伪满要员。清末废帝宣统溥仪曾在清林馆住过。伪司法部大臣张焕相到营口视察,也曾住宿清林馆。此馆还是日本高级妓女、艺妓活动的地方。同时建成公会堂,专为日本居留民放映电影,还利用此馆对日本居留民进行"武士道"训练。

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们贪得无厌,施行"蚕食政策",把原来划定的交界地硬赖在原拖拉机配件厂处,向西延长约一公里。得逞之后,步步向西蚕食。他们在三义庙街(今辽河广场附近)设立日本驻营口领事馆,开办正金银行、正隆银行和朝鲜银行。在中国居民区建日本菜市,专卖日本商品。菜市北口的山下洋行、羽村洋行是有名的日本商家。古川米吉是日本的政界人士,他在小车行(原辽河商场路南)开设古川医院,名义上是院长,实际是"营口善后委员会"的行政指导官,掌管营口的政事。接着,日本又占据永世街(原新华百货商店东的两个胡同)为日本町,俗称"二本町"。他们在"二本町"开妓院、卖吗啡、设赌场、贩假货、藏盗匪,成为营口的黑社会。日本三井实物株式会社在马市街也插上一脚,成立营口三井洋行,强迫东永茂油坊为他们加工豆油豆饼。日本施行"蚕食政策",排挤营口民族工商业。[1]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日本发动"九·一八"战争,中国人民掀起抗日烽火。此时,营口民众自发的抗日队伍四处出击,营口日军惶惶不安,只好采取沿新市街"外廓线挖壕沟、架铁丝网、筑土垒、安木马"等防守措施。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吃到苦头。营口的日本商业每况日下,到1941年,营口的日商由原来的540余家减少到360家。日本居留民生活日益下降。日本人穿起"更生布",使用"补强皮"(用钢纸代替的皮革),吃粮实行配给制。原来日本人全部吃大米,后来也配给部分高粱米。当时,营口流行一句歇后语:"日本人吃高粱米--没有法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人滚蛋了,交界地废除了,营口交界地的40年历史,营口人记忆犹新。

相关视频

营口虹溪谷《大地歌谣》合唱音乐会(下集)

参考资料

  1. 营口市老边区 , 网站名称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