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萃英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萃英中学成立于1912年前后,前身为“贞德女校”,1900年美传教士郑乐德泰安办学的传道房,1910年改称“贞德女中”,后又设师范班,为教会培训师资。1912年改为“萃英”中学,现为泰安一中校址。

中学历史

萃英中学名称于1912年前后,前身为“贞德女校”,1900年美传教士郑乐德泰安办学的传道房。后将学道房改成馆(小学),又在美以美教堂两侧创办“贞德”女校。1910年改称“贞德女中”,后又设师范班,为教会培训师资。1912年改为“萃英”中学,现为泰安一中校址。

现存教学楼

第一座始建于1917年,面宽九间,进深六间,共三层。第一层为地下室,方石块砌墙,条石地板。二、三层青砖砌墙,木质地板,红瓦覆顶,尖顶单脊。

第二座楼建于1912年,三层,青砖砌成,十字架形建筑,尖顶。一层为地下室。

第三座建于1912年,三层,面阔四间,进深四间。一楼为地下室。单脊尖顶。二、三楼原为学生教室兼牧师宿舍。

校园咨询

红色记忆——中共萃英中学支部旧址

中共萃英中学支部旧址位于青年路117号泰安第一中学院内。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尹宽作为山东代表参加会议。2月,在济南建立了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山东执委),统一领导山东党的工作。按照中共四大要求,山东执委积极开展工人斗争,深入工业区、学校和广大乡村,发展扩大党组织。党的活动开始扩大到泰安地区。8月,上级党组织委派中共党员马守愚到泰安、曲阜等地开展建党工作,又派王仲修到泰安火车站开展工运工作。1926年3月,马守愚、王仲修和省里派来的于赞之建立了泰安支部。是年冬,马守愚、于赞之在泰安萃英中学开展学生运动,先后发展刘德林、朱玉干、孟宪尧、郝希风等20余名师生为中共党员,并建立了中共萃英中学党支部,于赞之任书记。

中共萃英中学党支部是泰安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萃英中学党支部屡遭敌人破坏,又几经恢复,始终按照党的指示,团结广大进步师生,领导泰安人民开展革命活动,为泰安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泰安萃英中学早期是一所教会学校,创始于清末。现遗存建筑4座,其中萃英中学旧址现遗存建筑1座,坐北朝南,地下1层、地上2层,为砖石木瓦结构,石砌墙体,灰瓦两面坡顶,一楼南北设门,北门建有门廊,室内为木质结构。美以美会西洋楼现存建筑2座,分别为博济楼和德贞楼,坐北朝南,为砖石木瓦结构,石砌墙体,均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结构。登云街基督教教堂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硬山顶砖石木结构,以哥特式建筑风格[1]和泰安地方建筑形式结合,教堂通高约15米,面阔8间、进深15米,内置木椅等礼拜用具,山墙顶端配有直径一米左右的航海船舵图案。

2013年,萃英中学建筑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2]单位。2020年,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