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華富邨 |
---|
|
華富邨是香港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因為部份樓宇可以看到海景及鄰近豪宅貝沙灣,所以普遍被人稱為「平民豪宅」。華富邨項目編號UR06/RD14,由前香港屋宇建設處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負責設計,而華富邨重建計劃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屋邨位於香港島南區瀑布灣,鄰近貝沙灣、置富花園及華貴邨。
華富邨分5期落成,華富(一)邨於1967年11月至1969年2月分階段落成,而華富(二)邨則於1970-71年分階段落成,而1978年加建的華翠樓及華景樓亦正式落成。華富邨的人口在高峰時共有約50,000人。2011年華富邨的總人口為27,953人。
歷史介紹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於1963年宣佈興建華富邨,是當時計劃興建的10座廉租屋邨之第8條屋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設計。1968年9月27日,時任香港總督戴麟趾主持華富邨的開幕典禮,同時亦慶祝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第25,000個單位落成(位於華美樓9樓)。
華富邨在落成之初,並未吸引太多市民申請,原因是該邨在當時位處偏遠,交通非常不便,對外交通如前往中上環,僅能夠依靠一條狹窄的薄扶林道,即使來往最近的社區香港仔也要乘車,加上屋邨原址為雞籠灣墳場及香港日治時期的亂葬崗,使不少迷信的市民不願意申請入住。至落成該年,香港政府為了吸引市民入住,而播放了一齣名為「華富新邨」的宣傳影片。
當華富邨興建後,於1974-1975年落成、在九龍何文田忠孝街和孝民街的愛民邨設計也依照華富邨的藍本並稍作改良,依山而建,讓更多居民能看到開揚的山景及維多利亞港,故愛民邨有九龍「華富邨」之稱。
公屋醜聞
於1980年代揭發的26座問題公屋醜聞,使香港房屋委員會發現全港共577座公共屋邨出現問題,當中包括華富邨不少大廈。由於混凝土不合標準令樓宇結構有問題,承力牆結構不足以承受樓宇負荷,所以華樂樓、華康樓及華昌樓需要加設大鋼架將力轉落鋼架之上再分散到地面,以減輕承力牆的負擔,這些大廈均需要封閉部分樓層作為安放巨型鋼架,亦需要作大型維修工程更換鋼筋及混凝土。
重建計劃
由於華富邨在結構上的詬病,房屋委員會曾經計劃將華富邨全邨清拆及重建。至2008年年初,房屋委員會證實華富邨的整體結構仍然安全,加上同區一帶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少,難以安置受到重建影響的居民,故此於15年內都不會清拆華富邨[1]。不過對於個別情況比較差的大廈(大部份為海旁低層大廈),基於復修費用高昂,考慮到成本問題,則需要於短期內清拆才能夠解決問題。
2012年11月,香港報章引述消息透露,房屋署正在研究重建華富邨,同時期望增加單位供應,從而舒緩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情況。
2014年1月15日,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透過《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重建華富邨,包括將連同該邨在內的6幅地皮(包括華景街和華富邨北兩幅休憩用地、華樂徑一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置富花園東面一幅住宅用地以及雞籠灣一幅綠化地帶)納入重建計劃中,在放寬發展限制及將地積比率從當前的5倍提升至6倍後,整個重建區域將會至少增加約12,000個單位,合共可以興建逾20,900個公共屋邨及居屋單位[2],同時考慮興建港鐵南港島綫西段以配合該區域的人口增長[3]。同年9月17日,運輸及房屋局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14》,宣佈落實興建包括華富站在內的南港島綫西段,預計於2021年動工、2026年通車。
影片
參考文獻
- ↑ 華富邨無須重建 - 香港電台
- ↑ 薄扶林鬆綁 華富邨落實重建 《東方日報》 2014年1月16日
- ↑ 重建華富邨可提供逾2萬個單位. 香港電台. 2014-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