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菌中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这本书读起来引人入胜,同时让人想入非非。然后开始向往5月的昆明,吃上几顿菌儿,手舞足蹈几下,几下足够了。

——余华 作家

菌子是大自然的神奇存在,它让我们的食谱变得丰富,菜肴更加鲜美,食用它甚至可以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今天的云南人,对这种山林的精灵视若神明 ,因为它不仅是山珍,也是乡愁。

——陈晓卿 导演

这本书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并不是蘑菇的美味,而是他念兹在兹的那些人情,那些由舌尖味蕾的记忆串起的故人故事。聂荣庆所追忆的江湖图谱,竟然像极了林间地下由菌构成的那个共生的网络。

——蒋方舟 作家

云南和菌菇,都有某种魔幻属性。这本书,既消解了我对它们的幻想,又加深了对它们的向往。简而言之,这本书,“有毒”。

——沈宏非 作家

菌子是神奇的存在,值得被写成一本小小的魔法书。

——殳俏 作家

这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菌子科普之书,也不仅仅是一本温馨浪漫带着感伤情怀的追忆之书。菌子之毒,毒在因人心的浩瀚和幻想而丰富多彩的生活。

——张晓刚 艺术家

菌子之于云南,犹如辣椒之于四川。本书以菌子为媒介,串联起自然、饮食、历史、轶事,展示了具有人情味、烟火气的云南生活图景,点滴细节唤醒记忆深处的故乡、亲情、友情、人情,满足对自然美好生活的想象,勾起对彩云之南的向往。

被视为理想生活之地的彩云之南,处处是菌子留下的痕迹,四季轮转中,云南人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春雨过后迎来了第一波“头水菌”,怀着既担心中毒又深深地为这一口鲜而上瘾的矛盾心理开始了吃菌序曲;当夏时节,在旧时车站,菌农在火车停靠的间隙飞快与乘客交易刚采到的新鲜菌子;秋风乍起吹来北风的鲜,佛教圣地大理鸡足山的冷菌应节而生,大理的白族朋友也颇有仙风道骨;作为西餐三大顶级食材之一的松露,在云南只是平平无奇的“猪拱菌”,制成块菌泡酒,深冬三五好友围炉夜话时来上一盏。

菌子早已盘根错节深入云南的风土,云南人在菌子生活中建立起了世界观。青头菌是云南人的乡愁;闻着臭吃着香的干巴菌却处于云南菌子的鄙视链顶端,由此参悟了中国美食的“食腐”境界;鸡枞是百菌之王,自认为“家乡宝”的云南人,喜欢平静,甘于淡泊,如若有人出人头地,就是芸芸众生中冒出来的几朵“鸡枞”......

配以“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曾孝濂及杨建昆绘制的近 60 幅博物画,构成一部生动的地方志,作者聂荣庆娓娓道来面目鲜活的市井人物与云南“鸡枞”的茶米油盐与人生奇遇。

作者简介

聂荣庆(著)

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联合创始人,写作者,当代艺术收藏者,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曾孝濂(绘)

博物画家,被赞誉为“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杨建昆(绘)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物画家,参与50多部国家植物书志的绘图及编撰工作。

原文摘录

昆明人把见手青从菜市买回家泡在水里,用表面有绒刺的小南瓜叶子洗干净,切成片,但是一定要厚薄均匀。同时准备大量的蒜片、云南丘北的干辣椒或者昆明的皱皮青椒。把猪油,菜籽油对半放入中式传统铁锅中烧热,先把蒜片入油锅爆炒,放下辣椒炒香,再把切好成片的见手青,倒入锅中均匀翻炒,刚才发青发蓝的菌片遇热以后颜色马上变回黄色。翻炒过程中菌会慢慢出水,大约经过 6-8分钟的翻炒,发现锅中见手青渗出来的水,慢慢被炒干,只留下了翻炒中的油,这时放少许盐,其它什么调料都不用放,这样烹制的见手青就是最自然的人间美味了。 “云南蘑菇这种毒,乃是一种精神毒药,导致杨丽萍这样的人物在云南层出不穷。”

书评

跟大部分读者一样,我翻开这本书是因为对云南的野生菌充满憧憬,尤其憧憬菌中毒见小人儿体验(不是)。 所以读这本书的前半本时我是非常乐呵的,尤其是作者时不时就给我讲讲他身边朋友们菌中毒见小人儿的神奇体验。比如:

“有一年菌子季的一天,我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习惯性地打开昆明电台,忽然觉得那天的节目主持人很怪,标准的普通话播音腔突然变成昆明口音的‘马街普通话’,而且女主持人情绪越来越激昂。一首歌播放完之后,就更换了一个播音员。后来见到昆明电台的老朋友曾克才得知,原来那个播音员中午的时候在电台附近的馆子里吃饭时,点了一盘炒见手青,吃完饭上节目,一边播就一边‘嗨’了,还好播的是一档音乐节目,没有什么大碍。从那次以后,电台就特别注意,不让工作期间吃过菌的播音员进入直播间播节目了。” 又比如: 一到端午之后,医院里面就开始多了一种病人,就是吃菌中毒的病人。如果跟你一起吃饭时吃了菌的朋友一直用手捂着脑袋,告诉你他变成了一瓶矿泉水,生怕一摇晃,水就从脑袋里泼出来,云南人并不会觉得惊奇,而是会马上判断出他是菌中毒了,于是直接把这个朋友送去红十字会医院,因为有很多吃菌中毒的病友已经手舞足蹈地在那儿被经验丰富的医生治疗着,云南医生对这种病人早已见怪不怪。 还比如: 有一年我去香港,定居香港多年的老朋友李梅希望我带一份见手青给她。菌带到香港就马上放到冰箱里了。那两天白天我们都在忙工作,基本上在外面的食肆用餐。我刚到香港机场准备回昆明,她就来电话说自己已经迫不及待赶回家,准备吃这一口想念很久的家乡美食。飞机刚落地昆明,我就又接到她来的电话,说话已经有点含糊不清的“大舌头”,但她很兴奋,说她家的墙纸图案一直在变换,而且会动。我马上意识到她是菌中毒了,赶快通知她男朋友把她送进了医院。香港的医院基本上没有碰到过这种菌中毒的病人,现学习,现研究,现治疗,折腾了她好几天才治愈。 如果这本书持续这个写作风格和基调,那我会获得非常美好的阅读体验,而这本书也会从我这个普通读者获得一个4星的衷心推荐。

然而,读着读着,这本书就不太对劲了。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两块:①云南野生菌的介绍。

比如博物画、长哪儿、能好怎。这个部分的重点是能好怎,即我们普通三俗读者最关心的——能不能吃(会不会见小人儿、会不会死)、好不好吃(基本上都是个顶个的好吃,虽然我没吃过,全部认知来自于作者的描述)、怎么吃(作者有点蔡澜味儿——他既写山民和普通市民怎么吃菌子、也写他那群非富即贵财富自由的旁友们怎么吃;既写以前怎么吃、也写现在美食圈儿的邪门歪道怎么吃)。这个部分的阅读体验其实还是挺好的,有问题的是第二部分。

在“②“菌中毒”作为一种云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原则的事例”这个部分中,作者开始时不时借题发挥自己认识的朋友有多非富即贵、甚至把他圈子里非富即贵的朋友的履历报一遍。他的套路基本上是在每种菌子的介绍里强行拉郎配地拉上一两个他的朋友。

有些朋友的故事还算说得过去、能套得进作为人生态度的“菌中毒”这个主题里。比如在介绍奶浆菌的这一章里,他介绍的一个江湖朋友就为了给唐朝乐队跑腿而忘了参加高考。这个事例勉勉强强可以用来证明云南人随行恣意的生活态度,也勉勉强强可以用“菌中毒”来总结,虽然这个逻辑实在有点八竿子打不着、需要再多加一竿子、九竿子才蹭得到边。

而另一些被他强行跟某种菌子拉到一起的他那些非富即贵的狐朋狗友的事迹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比如他在以鸡油菌为主角的这一章里介绍云南美术圈大佬给人民大会堂画描述藏族人民收听北京广播的油画——除非他画的这幅画里那个收音机的天线是一根巨大的鸡油菌,否则我实在不能接受“因为这位圈内大佬是云南人,又因为他爱吃菌子,所以他就能成为鸡油菌的代言人”这种逻辑。

我可以理解你们艺术圈子里的人都爱抱团互相捧臭脚,也可以理解你作为一个中年艺术圈老男人很容易爹气上身、忍不住卖弄你圈子里的狐朋狗友、你认识的历史名人子孙,讲你跟当地有权有势者饭局上的那点事。但能不能另外写一本叫做《我们云南艺术圈子里那点事》的书、乐意的话甚至还可以继续给中信出版,但是放过我们这群单纯想了解一下云南菌子的普通读者???

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各位读者把这本书撕掉一半,但是撕哪一半呢?——讨厌的是作者故意把这些倒人胃口的爹气报履历捧臭脚的叙述化进了讲菌子的各章里,所以你得到每一章里撕掉几页。港真这书的编辑还不如把他报履历的这些内容都集结到一章里,放过无辜的菌子们,这样我们撕起来也方便一点。

在这本书里,作者作为云南菌子的推介人所写的内容来自于两种视角和身份。一种是平民的、怀旧的,多与他的小时候有关,这些内容读来还算质朴。另一种就是高举着他艺术圈广结善缘的身份写的,这部分实在倒人胃口——其实还是作者没找对讲故事的角度和方法、又抱了些私心、又相信了别人对自己过度的称赞、以为自己真到了汪曾祺的水平,在这强行拉郎配的恶果。我相信他疯狂拍马屁的那些艺术圈大佬们必然有过人之处,只是拍马屁拍马脚是没用的,你得写出真的让人信服和感动、并且跟菌子真的有关的故事。

比如在“扫把菌”这一章里他介绍了一位行为艺术家,这个艺术家不惜以身体不可逆的损伤为代价完成一些哲学性的行为艺术项目。这个故事就让我心服口服——这才是我作为普通读者能认同、共情和瑞思拜的“菌中毒”。而不是某位富二代大佬怎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撕了那些强行拉郎配的内容,我能给这书四星。

不撕的话……这阅读体验就像我进饭馆要了一盘菌子,结果那盘菌子是放在一个五六十岁秃头老男人的秃顶上上菜的,饭馆还跟我说这是他们最高端的人体盛。

您品。您细品。

或者说,这书不就应该蹭着菌子博物的风来误导读者。如果读者真想吹他那帮狐朋狗友,且都这么有权有势广结善缘了,让他自己包销不就完了,还来恶心我们普通读者干嘛?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