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莲峰兴学考(周新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莲峰兴学考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莲峰兴学考》中国当代作家周新琪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莲峰兴学考

马鹿山美景

揽翠莲峰,桃李争春占半榜; 采薇首阳,桑梓流韵有二贤。

陇右自秦汉以来开发较早,汉唐盛世给陇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渭河流域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先民们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生生不息。莲峰镇古称汪家衙,位于漳县、陇西和渭源三县之交,位居古代丝绸南路之要冲,境内有伯夷叔齐抱节守志之地首阳山和风景秀丽的莲峰山,渭河的南源莲峰河和蒲河在这里发源,山川秀美,有十里画廊天井峡和石门夜月的美景点缀其间。从古到今莲峰也是商贾云集之地,因有元代陇右王汪世显长孙汪惟正在此地设立行军衙门而得名。

一方水土一方人,山美水美人更美。今称莲峰之名皆因境内莲峰山峰开九瓣状若莲花而得名,有连年丰收之意。有山有水,山水相牵,西有露骨雄峰似宝塔,山间渭水东出奔长安,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人间福地,除了风景秀美,这儿更是人文荟萃,有着厚重的文化沉淀。究其原因有四:其一,闻名遐迩的首阳山、莲峰山和石门夜月等景观吸引着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来此地拜贤访胜,故形成了首阳山伯夷叔齐文化;其二,因为地处陇右腹地漳陇渭三县之交,这儿也是陇右李氏文化和汪氏文化的浸润之地;其三,因为陇右王曾在此地设立行军衙门,从地名上就可看出这儿深受明清时期府治文化的影响,历任巩昌府知府、陇西县知县和渭源县知县在任时在首阳山等地多有建树;其四,因为辉煌历史的沉淀,久居汪家衙的耕读门第形成了乐善好学的家风,催生出了独特的乡贤文化。

​ 陇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的上游,开发较早,经历过兼容开放的汉唐时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陇右学者莫沛霖在《乡贤录》中认为汉初曾在莲峰设市,笔者对此无从考证,但从史料考证莲峰曾是“武城故址”之所在。这里汉代因为首阳山的存在而设立首阳县,首阳山至今有“马武挂鞭树”的景观,据传说,“武城”之名因“马武”而名。马武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武城的位置当在现今莲峰河与蒲川河交汇之处的北岸所在,这里依山畔水,是修筑城池的好位置。明代陇西进士郭充在《跋张水心五台清啸后》中有:“汉光武定隗嚣时,其将马武屯兵此地,久之马武传为马麓”。“马麓山”和“马鹿山”就是后人对取地名"马武山”的讹传,至今旅游者只要去首阳山,马武挂鞭的遗迹“马武挂鞭树”是必须参观的景点之一。《大清一统志(康熙)》和《巩昌府志》均有:“西五台,山壁崖线道有二仙洞,狮子崖,武城水出焉”之语。《甘肃新通志》有如是记载:“山河,东合流至县西五十里入渭水,一统志武城水出莲峰山,当即山河之东源也”。关于马武的功绩,在(清)鲁廷琰纂辑的《陇西县志》中有丰富的记载。《陇西县志(光绪)》之古迹中记载:“首阳城,在邑西四十里,俗名熟羊城。武城故址,在县西六十里武城川”。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改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至元九年(1272年) ,设巩昌路府,隶属陕西四川行省。元朝时期的汪家衙汪氏系出蒙古汪古部,遂以汪为氏,汪氏经略陇右一直重视文化教育。汪惟正(1242年一1285 年),陇右王汪世显孙,汪德臣长子,袭爵为巩昌便宜都总帅。自幼聪明,文武双全,喜欢与文人谈论古今安定与战乱之事,特别喜欢讨论兵事,继承其文武兼备的家风,在金戈铁马征战沙场之际不忘搜罗天下奇书修成万卷藏书楼,藏书达两万卷之多,供其子弟博览群书增广见闻。汪氏不光在促进陇右社会经济的安定和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树立了表率作用。

明朝仍在陇西设巩昌府,隶属陕西行中书省(后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 ,设巩昌卫指挥使司(军制)。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 设分守陇右道,治陇西。刘应熊,字得阳,陇西人。贯陕西巩昌府陇西县,嘉靖二十年进士,任嵩县知县。《巩昌府志》和《甘肃通志》均有记载:“邑人中舍王臣,严嵩客也。横里中,应熊廉,得其杀人事,立置於法,监司某亦嵩客也,承嵩旨,陷之。直指许某得情,者立为昭雪,以卓異薦於朝,授监察御史,时西苑修醮,命廷臣皆道服,应熊独朝服,上心啣之。出按河东。久之,以星变罢,诸台谏应熊,时巡历泽潞,夕闻报,朝即治装归,归而课耕莲峰之阳,不与外事,一日无疾卒。刘应熊,贯陕西巩昌府陇西县,军籍,县学生,治《礼记》。字体阳,行二,年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日生。曾祖政。祖仲温,卫经历。父钺,知县。母马氏。慈侍下。兄应麟、应兆。弟应光。娶李氏,继娶杨氏。陕西乡试第四名,会试第二百五十八名。”26岁考中进士的陇右才俊意气风发,官至广东按察使,后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臣罢官归里,课耕莲峰之阳,在当时同属巩昌府的徽郡《徽县志》中有刘应熊为《徽郡志》作的序。在莲峰山一台大山圆明寺有一石碑《圆明寺灵异记》是由刘应熊撰文的。

清朝初定,由于清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平,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地方经济文化的安定繁荣促进了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偏安一隅的陇右汪家衙也因势而动,在汪藩等人的推动下成立社学,称为莲社。在社学建立的同时,又有义学和私墊的出现。义学是以公款(学田租和私人义捐银)设立专为贫苦人子弟设的学校所以叫“义学”,又称“义垫”,是启蒙性质的小学,清代作为推广基层教育的一种制度。关于明清及民国时期莲峰的教育为大家所称道,尤其关于李半榜、陇上名宿汪藩和庙里师傅的传言甚多。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分闱,是清代科举史上的重要亊件。清代在今西北地区先后建立了三个行省。康熙六年(1667年),陕西分省,析为陕西、甘肃。乾隆元年,甘肃巡抚许容就上书乾隆皇帝要求陕甘分闱。许容认为,陕甘幅员辽阔,学生往来应试非常不便,他不仅奏请分建乡闱,而且提出增加录取名额。乾隆四年,川陕总督鄂弥达再次提出陕甘分闱。甘肃各地文风逐渐兴盛,学生不下万人,而有能力到陕西参加考试的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路途遥远,动辄就是一二千里至三四千里的行程,导致众多学子无法参加考试。

汪藩(1775-1831),字价人,号荩臣,又号尽庵,陇西县汪家衙(今渭源县莲峰镇)人,生于乾隆乙未年,卒于道光辛卯正月十九日,享年五十六岁。幼从李敦文之父李典李会五先生,学读书,目数行下。年十二应童子试,县令徐君学采,目以神童。其游莲峰题睡佛殿有云,想是山中无历日,怪把千秋当夜眠。盖其诗才根于天性,虽髫龄已不可掩也。年十六入邑庠,文名大噪。先生性伉爽,落落不与流俗伍。邃于学,笃于孝悌。早岁补弟子员,旋以非罪罹议,遂绝意进取,修身养性、持家课子外,时操管以自娱乐,先生居乡以孝友称于陇,性嗜学,睦乡里,振困乏,先生之好义笃行,爱才如子,信于友朋,独惜其不得志于时,以抒所蕴蓄,而全玉之质,其精良足以自葆,其光气足以自华,著有《思源斋诗草》.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珍藏着一本由陇上名宿汪藩编著的诗集孤本《思源斋诗草》,思源斋为其书斋名,安定南园太史马疏在《汪荩臣先生家传》一文中有如是记载:“汪氏家,曰有井。先生题以思源而名其希,盖其孝也。昔蔡氏家井棉朽,念前人旧物,不忍易,旋有藤生蟠固,以为孝德之瑞,而蔡氏昌思源之义不格近之矣。”汪藩本是一位被家庭耽误了的才子,因其父和其兄离世较早,不得已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虽然自身并未从教,但为地方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费尽心机。纵观汪藩一生,在教育方面干了三件大事:其一,设立“义塾”,勉励当地贫寒子弟就近入学读书;其二,设置宾与费,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寒子弟可以赴长安参加乡试,张渭和其弟汪来溪曾肄业关中书院,并分别取得了第四和第五的优异成绩;其三,汪藩是一位有格局的乡贤,办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理念,他从郡城请来颇有文名的李典来汪家衙执教,李典从此在汪家衙安居乐业,李典之子李敦文继承父志,汪藩之弟汪来溪即受业李敦文门下。汪藩长子汪彦昌,曾求学兰州兰山书院,汪来溪和张渭曾肄业关中书院。所以说地方教育之兴与有识之士的力推不无关系。

时四川候补直隶州州判安康 张鹏飞为汪藩《思源斋诗草》有序,高度评价汪藩的所作所为:“余闻价人居乡以孝友任䘏,绍其先其行已也。方其接物也,仁其尤著者,悯寒士多不能赴乡会试,倡捐多金以生息俾骧首皇路者,皆得遂梯青云志,以此登甲乙科者先后不绝,洮岷士大夫类能颂之,然丰于德,啬于遇,郁勃不平之气,往往露于吟咏间.识者靡不哀其学之不展,而志之不舒也。”

清代以汪藩、李淳溪和李敦文为代表的私塾教育首创“宾与费”办义塾兴教一事周边鲜有听闻;李淳溪与汪藩是姻亲,为汪藩妹夫,与汪荷,汪藩和汪来溪三兄弟以及李敦文等人结成莲社,因为李淳溪因为缺少盘费无力赴长安参加乡试,汪藩等人决意设立宾与费专款,用来资助贫寒且禀赋优异者赴长安考试。马疏在《汪荩臣先生家传》一文中有如是记载:“汪衙茂文学,先生设置宾与资,科第不绝”。设立“宾与费”相当于助学金,至于设立宾与费的原因,有一人最有发言权,他便是接受过汪藩宾与费资助的张渭。

​ 李淳溪碑

张渭字南谷,其在为汪藩的诗集所写的《思源斋诗草跋》中写道:“居邑西汪衙,向多力学士,游泮者济济,而艰于资斧,乡试绝迹。先生继兄志纠宾资,独力经理,既英俊蔚起.科第联解,无不满厥由来,相激颂云。张翰山学使校士至巩,倡修南安书院,先生久不入城,闻此举。欣然驰七十里至郡,以百金助。每逢乡会试,必预筹某某困顿,潜为送资,不使他人知之.有甲者,亦不任也。乡党所识穷乏,其醉谨自好者,无不同恤,筹面必使得所面后止。”如果说张渭是千里马的话,汪藩就是伯乐,汪藩是一位识才爱才,有着满腔教育情怀的有识之士,:“张渭,字南谷,陇西人嘉庆庚辰举人,善学,为汪价人器重,助资肄业关中。遂知名,中嘉庆庚辰科第四,大挑任甘泉教谕”,见于《甘肃新通志 卷六十七 人物志群材二 二十七》。汪老夫子的赤诚之心,倡导设立宾与费,每次考试前暗中资助贫寒之士,资助其完成学业。张渭也不负所望,于1820年(嘉庆庚辰)中举,名列陕甘两省乡试第四,主讲陇西襄武书院期间,武尚仁翰林、张敏行进士及通渭牛树梅按察史等求学时得其教益甚深。

陇西著名学者戴楚石在其《陇西金石文存》中认为李半榜应有两人,即李淳溪和李敦文。在《李淳溪夫子德教碑》上时人南园太史马疏与李淳溪有交往,从淳溪先生的残碑上断续的有些字句云:“君少孤,承母氏训攻儒书”,“遂插文誉,设垫于间里”,“口口学之盛,首推汪衙,岁科试之,入胶库者半中”,“笔耕数十年籍之赡家”,“口口克卒业乃助之费、弗索其桥,盖其乐于盛口口追其爱而终不谊也”,“呜呼,淳溪行敦诸已惠及于人”。最后立碑时间为“道光十七年岁次丁西冬十月”。撰碑文者为“历任陕西府谷县口口宁县知县愚口口口”。马疏在其《日损益斋文集》中有《李淳溪诔并序》当作于《李淳溪夫子德教碑》之后。


李半榜,名淳溪,字复园,陇西康膳生。半榜,是别人给他起的雅号。世居陇西汪家衙(即今渭源莲峰镇)。生于清乾隆四十二年,道光十四年十月十日逝世(即1777 -1834年),享年57岁。先生家道清贫。9岁丧父,承贤母之训诲,使攻儒书。嘉庆元年考中秀才,名列前茅。当时乡试(考举人的试场)在西安,家贫无力去应考,遂在巩昌府考补为禀膳生,即在家乡莲峰(汪家衙)设塾授徒,因其品学兼优,誉满闻里,不但附近乡村投门求学者甚众,且有漳县的三岔、车场等地的学子也远道来投。先生对家贫无力供给子弟者,不但不收束修(学费),且予以资助,使克卒业。先生勤勤息恳,笔耕三十余年,一直到逝世为止。他的学生每次在巩昌府的考试中,都成绩显著。在道光某年的巩昌府所属十州(县)的一次考试中,他所教的学生一榜竟考中秀才12个,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使知府、学台、县知事等官员大为惊异,于是特邀请先生到知府衙门去参加宴会。在宴会上,知府、学台向与会的官员及地方晋绅赞扬介绍淳溪先生时说:“这位李淳溪师傅,把我们的半个榜抬去了。"因此,半榜便成了李淳溪先生的雅号,这正好恰如其分地表明了淳溪先生为地方文教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与功绩。当时莲峰地方还是陇西文风鼎盛之地。

李敦文的半榜之誉来自光绪《陇西县志》的记载。李敦文,字子厚,县廪生李典之子,世居郡城。初汪家衙少游泮者,乡人以典有文名,相延为塾师,遂家焉。生敦文,幼颖悟,成童入庠(乾隆秀才)旋食饩,品学为时重,少孤,事孀母极孝,虽甚怒,母至即解,教学经严,敦行士多其门,每院考,其门人居半榜。终身从教,教学有方,参加府试,学生录取占半榜,故外号李半榜。据《陇西金石文存》记载,莲峰曾有李敦文德教碑。

清代陇西人杨凌霄在《襄武人物志》中《田增广彧何广文书带合传》一文中有如是记载:“壤三氏曰'教化之所关大矣,远矣,予闻莫学博沛霖言,城西汪家衙一带,习尚勇悍,文人寥寥。乾嘉间,有伏邑李先生,游学西乡,教训童蒙,启迪诱掖,改文谕诗,有造小子,咸为就学,得有半榜之称,由是汪家衙文风盛于东南北三乡,优拔副举功名,接踵而出焉。”

陇上学人王海帆在其《戊辰消夏录》记载了莲峰的教育一事:“邑当前代科举时,登科者四乡甚鲜,惟西乡汪家衙间有之。如汪价人藩,汪溪川来溪,汪克庵彦昌,张南谷渭,李西村朝栋,陈小泉邦彦,莫雨村沛霖,皆其地人也。价人、溪川为昆弟,价人有《思源斋诗草》,定西马南园序以行世。溪川在关中,与南园及武威牛镜堂鉴齐名,后仅中道光壬午第五名举人,官四川酉阳、清溪知县。南谷弱冠食饩,中嘉庆庚辰第四名举人,官陕西甘泉教谕。著作皆散佚。”

清代的汪家衙教育成绩斐然,结出教累累硕果,在各级史料中有案可稽的有汪藩刻印诗集《思源斋诗草》,1820年(嘉庆庚辰)张渭中举陕甘乡试第四名,1822年(道光壬午)汪来溪陕甘乡试第五名,题名长安大雁塔;1825年李朝栋(道光五年)乙酉科拔贡,刻印有《也园书谱》和《五体豳风七月诗帖》,1855年(咸丰乙卯)举张克铭中举,1870年(同治庚午科)陈邦彦中举人,汪岷山岁贡,1876年莫沛霖(光绪丙子)举于乡,还有张诚(任成县知事)、阎举人裴举人等。

​ 李朝栋像

《甘肃新通志》记载了汪家衙教育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张克孝字南陔,陇西汪家衙人,友于甚笃,初与弟克悌俱从势师.读师器之,及亲殁,克孝乃辍读,理家事,专供弟读,克悌入庠后,肆业莲峰山,克孝竭力供给,弟偶言某书为友借去,相距百里何以得来,克孝即日裹粮走取。自奉常不足而弟需用不少缺,所读悉为背诵,咸丰乙卯弟应举,克孝翘望好音,每夜踽踽东行数里外,及报捷人至,喜极而悲,不能自己,闻者感之。”

陇上铁汉安维峻在编撰的《甘肃新通志》中记录有莲峰乡贤十五位,大多为乐善好学之士。晚期与民国之交出现了有一个莲峰教育上举足轻重的乡贤,即庙里师傅汪荷亭先生,在其德教碑中有云:“步淳溪先生之后而振兴地方文教事业者,必此人也。”汪荷亭在陇西南安书院求学时师从陇上铁汉安维峻,安维峻是1875年陕甘分闱后甘肃首次乡试考试第一名。汪荷亭在甘肃名进士安维峻门下受业三年文章书法,俱为一时同年中之佼佼者。先生童年天资聪颖,敦品好学,为乡里先辈所器重,为同年所赞许。在本乡受聘为私塾教师,假关帝为学址,设馆教学,勤勤县恳,教学于私塾者九年,深得乡里尊崇和学生之钦敬。因此人皆尊称为庙里师傅。1917年办起了汪家衙高等小学堂,为当时陇西、渭源和漳县三县最早的地方学堂,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地方教育事业勤劳四十余年,所教学生遍及陇渭。他在教学之余,善好书写,笔力雄浑挺秀,为当地称佳。其学生遍及陇西渭源周边,李占春,建国初曾任陇西师范校长;赵牧,字惠民,曾任宁夏灵武县县长,与汪永洁编撰了《陇西西乡采访录》,当为续写县志的补充材料;柴桂勋师从汪荷亭,柴氏私立乙垣学堂后成为今天的老庄学校;陆进贤,毕业黄埔军校,参与了甘肃的解放。

据《陇西教育志》记载:“第四区该区公立完全小学校:1917年成立.校址在西南乡汪家衙镇(今属渭源县)。1931年,共有高小学生27人,初小学生48人。1943年,改为莲峰镇中心国民学校。该区初级小学校分设7处:(1)汪家新镇初级小学校,在汪家衙镇杨家嘴。1943年,并入莲峰镇中心国民学校。(2)徐家堡初级小学校,在汪家衙镇东五里徐家堡。1943年,改为莲峰镇保国民学校。(3)太和村初级小学校,在西南乡太和村。1943年,改为莲峰镇保国民学校。(4)白家坪初级小学校,在西南乡白家坪。1943年,改为莲峰镇保国民学校。(5)史家后沟初级小学校,在西南乡团结村。1943年,改为莲峰镇保国民学校。(6)黑爷庙初级小学校在西南乡蒲川村。1943年改为莲峰镇保国民学校。(7)长安村初级小学校,在西南乡蒲家河。1943年,改为莲峰镇保国民学校。”另据雒玉麟著《渭源县教育志》记载1946年登记的莲峰镇当时的学校概况:1946年有汪继先任校长的莲峰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莲峰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蒲川),张守铭任校长的莲峰镇文昌保国民学校,李映藻任校长的莲峰镇泰和保国民学校,周永泰任校长的莲峰镇阳和保国民学校,李茂任校长的莲峰镇五台保国民学校,李映江任校长莲峰镇首阳保国民学校,杨枝俊任校长的莲峰镇将军保国民学校,焦献廷任校长莲峰镇久安保国民学校,孟渊(玉清)任校长的莲峰镇私立孟氏小学,和李祯任校长的莲峰镇女子国民学校,柴桂勋创立柴氏私立乙垣学堂。

家乡先贤敢为人先的教育事迹可圈可点,为有识之士津津乐道,念念不忘。为了代表希望的薪火世代相传,陆进贤撰写《乡贤李半榜淳溪先生轶事》《汪荷亭先生传略》了两篇文章,陇西人莫沛霖之孙莫方信莫方信与杜克俊作《清朝晚期的汪家衙教育》和渭源文史专家杨世明作《清朝后期汪家衙的教育事业》。

继往开来,新中国成立后莲峰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如今立足于百年未见之变局的新时代,莲峰的教育也在演绎着春天故事[1]

作者简介

周新琪,渭源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员,渭源县莲峰镇渭源县第四高级中学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