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苦荞即苦荞麦,学名鞑靼荞麦(鞑靼,读音dádá,是对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万年荞、菠麦、乌麦、花荞。比甜荞即荞麦的营养价值高出很多。特别是生物类黄酮的含量是荞麦的13.5倍。 它不属禾本科,而属蓼科,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同属蓼科,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苦荞拥有独特、全面、丰富的营养成份,而且药用特性好,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营养成份。苦荞有通便排毒的功效,民间又称其为“净肠草”。苦荞还可以炒制后做成茶饮,每日饮用对三高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苦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苦荞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因为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本身苦荞就富含硒的,可以对人体起到自然补充硒的作用,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

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中文学名 苦荞麦 蓼目Polygonales 拉丁学名 Fagopyrumtataricum(L.)Gaertn 亚目 蓼目Polygonales
别称 苦荞 蓼科Polygonaceae 植物界 亚科 蓼亚科Subfam.Polygonoidea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蓼族 Trib. Polygone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荞麦属Fagopyrum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拼音 kǔqiáo

营养成品

经过脱壳、晾晒、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的代用粮食茶,不是传统的茶叶茶。苦荞茶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钙、等氨基酸。据《本草纲目》记载“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长期饮用,可改善身体状况,降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1]

原料介绍

苦荞茶有的是用苦荞麦做的,有的是用黑苦荞麦做的。黑苦荞麦的有效成分是普通苦荞麦的3~5倍,用黑苦荞麦做的“黑苦荞茶”肯定比普通苦荞麦做的“苦荞茶”好。而黑苦荞茶又可分为全粉黑苦荞、麸皮黑苦荞、胚芽黑苦荞及全株黑苦荞。但是,“芦丁”、“硒”在麸皮里面含量最高,氨基酸、膳食纤维在胚芽里面含量最高,而所谓全株茶就是用苦荞麦的根、茎、叶等本来应该丢弃的部分做的,这些叶子放在一起很容易腐烂,加工不及时肯定会坏掉,而且只能在苦荞麦收割的时候获得。所以原料是麸皮和胚芽的黑苦荞茶更好。

起源

苦荞起源于我国西南部,人们出于粮用目的习惯地把它归于禾谷类、麦类,归小宗粮豆作物,实际上苦荞是食药兼用的食物源。全世界惟独在中国西南部的云贵川红土高原和北方黄土高原高海拔山岳地区广为种植,是种植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粮种和饲料,也是当今及未来人们重要的健康食物源。[2]

分布范围

我国学者依据全国综合区划和作物区划、荞麦种、品种和栽培特点以及当地耕作制度等将荞麦分为4个生态区:即北方春荞麦区、北方夏荞麦区、南方秋冬荞麦区 和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和北方春荞麦区是苦荞主产区。中国苦荞80%集中种植在云贵川高原、青藏高原、甘肃甘南、鄂湘武陵山区丘陵山地和秦巴山区南麓,属低纬度、高海拔、穿插以丘陵,一年一作多春播,在一年两作的盆地和平坝地区、盆地沟川或坡地多秋播,传统习惯多作为产地人民的主要食粮和饲料。

北方春荞麦区的苦荞种植地约占中国苦荞的20%,隶属于中国优质小杂粮产业带区域,东起内蒙古通辽、赤峰,沿长城内外的河北张家口坝上、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盐池固原、[[甘肃定西等高纬度、高海拔、缓坡丘陵、穿插山峁地带,多一年一作,春播。近年来该生产区苦荞产业日渐发展,为保证安全、合格的苦荞原料,企业自主创建苦荞基地,发展快速。

产值

我国是荞麦种植和出口大国。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荞麦种植面积为73万公顷,苦荞种植面积为3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云南(8 万公顷)、四川(5.2 万公顷)、贵州(4.6 万公顷)、陕西(1、6 万公顷)、山西(0.33 万公顷)、重庆(0.3万公顷)各省市,产量约为50万吨。苦荞的种植效益,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落实,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在增加,但不同种植区的种植效益有差别。

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因参加商品流通的苦荞不及总量的20%,大量苦荞处于自产自销的原粮“自我消化”过程,扣除流通商贩中间获利,种植苦荞的农民得益不多,种植劲头不大。北方春荞麦区种植的苦荞多作为食品原料加工,与企业签有种植合同,产品直接交付公司,减少中间环节,其种植效益比同类作物要高出许多,农民愿意种植。 估计中国国内参与流通的苦荞大约有8万~10万吨,或言10万吨左右。苦荞的出口,中国海关无单独立项。有关调查显示,历年出口日、韩等国约1万吨,其中日本太阳会社每年从中国四川进口5000吨苦荞原粮,余者从山西、云南进口制成品,如面粉、冷面、苦荞茶等,也有原粮。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厘米,分枝,绿色或微逞紫色,有细纵棱,一侧具乳头状突起,叶宽三角形,长2~7厘米,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下部叶具长叶柄,上部叶较小具短柄;托叶鞘偏斜,膜质,黄褐色,长约5毫米。花序总状,顶生或腋生,花排列稀疏;苞片卵形,长2~3毫米,每苞内具2~4花,花梗中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短,柱头头状。瘦果长卵形,长5~6毫米,具3棱及3条纵沟,上部棱角锐利,下部圆钝有时具波状齿,黑褐色,无光泽,比宿存花被长。花期6~9月,果期8~10月。

饮用禁忌

苦荞茶有显著的健胃消食功效,所以应在饭后饮用。如果饮用者处于饥饿状态,腹中已经没有食物的时候再大量喝苦荞茶的话,肯定会加重饥饿感,特别是低血糖人士,此时会出现血糖下降的不适症状,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苦荞可以辅助调节胃酸过多症状,但苦荞偏寒性,建议与山药茯苓等组方为逍降茶这种中医组方茶饮用。苦荞茎、叶、花、果天然原料中自身所含芦丁,可能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低血压、低血糖及严重体型瘦弱病人请谨慎食用;少部分人群食用荞麦食品后会引起皮肤搔痒、头晕、哮喘等过敏症状,所以黑苦荞过敏史者谨慎食用。[3]

饮用方法

苦荞茶加茶叶

苦荞茶可以和茶叶一起直接泡水喝,能在麦香中增加茶叶的清香,也能让降脂清肠的功能更胜一筹。

苦荞茶加酸奶

苦荞茶的清苦爽口搭配酸奶的香甜浓稠,能帮助肠胃吸收和良好运作,在口感上也别有风味。

苦荞茶加大米(小米)

苦荞麦加大米(小米)是粗粮细粮搭配的典范。取苦荞麦与大米(或小米)按1:4比例混合,可以煮饭,还可以煮粥,色泽金黄,营养吸收更全面。

最后给大家说一句,苦荞茶能和中药同时喝,最好是不要与中药同喝,因为苦荞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这样会影响身体对中药的吸收。但不是说喝苦荞茶就不能喝中药了,这绝对是可以的,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4]

发展概况

我国栽培苦荞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分布广泛,苦荞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藏是荞麦的起源中心。荞麦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布非常广泛,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从平原到山区,亚热带到温带寒冷地区都有荞麦的踪迹,特别是山区、高寒冷凉地区,不能种植水稻、小麦等高产作物的地区更是荞麦的高产区。

荞麦的栽培种有两个,一个是苦荞(tartarybuckwheat),另一个是普通荞(commonbuckwheat),两个栽培种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适宜区域均有所不同。我国华北山西高寒山区以苦荞为主,甜荞种植仅次于苦荞,山西是荞麦的主产地。东北、西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以种甜荞为主。而苦荞的主要产区分布在山西、云南、四川西藏、贵州、青海等省、自治区。这些地区的苦荞资源占到荞麦资源总数的45%以上,有300多个栽培品种,常年种植面积为40万~60万亩,在亚洲欧洲及美洲的一些国家的山区也有栽培。甜荞种植最早是由中国西南向外辐射传播遍布全球,苦荞则仍以中国为主。

传说故事

神话1

很久以前天大旱,连续几月滴雨未下,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眼看到了秋收季节了,百姓还在祈雨,龙王爷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跑到玉帝那里去说了些好话。玉帝听说人间这样遭难,很觉的有些失职,赶紧安排下场透雨。龙王向玉帝禀报说,下雨也无济于事了,天气渐凉了,已经没有什么作物可以开花结籽了。玉帝究竟是神仙,有非凡的智慧,慢慢睁开眼说,这样吧,边说边用手在他脖子上搓了几下,这里有些种子,深秋下霜时就有收获了。说着把手里的泥撒向人间,落在坡的阴面后来长出来就是苦荞,因为是玉帝脖子上的泥变的,所以苦荞籽的颜色至今还是那么油光发亮。

直到现在每遇旱年,什么作物都不能种了,就种荞麦,只有它在下霜时还有收获,穷人喜欢它。

故事2

相传在古晋朝时,国君育有九子,分域而治。有年,瘟疫流传甚广,病者四肢乏力,高烧不止,吃药也无济于事。短短十日,死伤无数。顿时,军民人人自危。且说八太子殊,治国有方,素有贤名。目睹百姓食不果腹、病魔缠身,心如刀割。每日必焚香求神佑民。殊遂上书为民请命避祸,随后携民众三千,入雁门地带。每有民众生病,殊总问病在侧,重泪相伴。食粮将罄,瘟风正盛,殊与民采野果、野菜度日。这天,掌管天庭司药的神农氏采药归,化作乞儿,混在民众中,欲掌控病情,解民倒悬。殊待如宾。神农感其诚恳悯农,将疫情上奏玉帝,久无帝讯。而瘟风日盛。神农情急,遂冒死盗来玉帝雁门苦荞仙麦,撒向雁门大地。翌日,遍野雁门苦荞麦。殊率民众采收麦粒。军民不忌其苦,唯求果腹不饥。数日,瘟疾不治而愈,百姓得以安康。

故事3

追溯雁门苦荞的历史,早在宋朝就已有了“救皇粮”的故事。

众所周知,杨家将为中国历代所推崇,有着清正高尚的民族气节。一次,宋太宗及杨家将被辽军围于雁门关,几近断粮。太宗饥饿难忍,全身无力。士兵也大多体力消耗殆尽,伤病满营,但缺医少药而无法救治,战斗力大减。此时,百姓拿出当地名产雁门苦荞支援将士。饥饿多日的宋军,终于吃了顿饱饭,太宗更是赞叹苦荞的香醇美味。连食数日后,太宗体力充盈,将士们的病况更是不治自愈,军队战斗力得到恢复。

众人无不称奇,但不知奥妙何在,认为这是上天在保佑大宋,就将雁门苦荞称为“救皇粮”。细心的杨家将询问当地百姓,才知道当地百姓有人感觉身体不爽时,很少有人吃药,而是连吃几顿雁门苦荞饭,病即自愈。

后经几番苦战,杨家将终于突破包围,击退辽军。得胜回朝后,太宗仍念念不忘此事,御书“中国第一荞”赠送当地百姓,表达对雁门苦荞救皇有功的感激之意,并下令当地官员将雁门苦荞作为“贡品”连年上贡。

正因为雁门苦荞的特殊疗效和神奇色彩,它在雁门当地才有“土四环素”的称谓。

吃法

苦荞米的吃法很简单,只是将它掺在米里一起煮,可做成饭亦可做成粥。它粘性弱,直链淀粉含量偏高,最适合与东北大米、日本米一起煮食。将米淘洗干净后,撒上少许苦荞米(具体比例按个人口味而定),搅拌均匀,放超过米面2厘米的水,通电前浸泡10~20分钟,米饭焖好,加热键跳闸后再焖5~10分钟即可。打开电饭煲,会闻到一股清淡的香味扑鼻而来,饭会呈浅黄偏绿的颜色。

苦荞还可以炒制后做成茶饮,每日饮用对三高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关视频

苦荞就是净肠草,降低血糖也很有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