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苏新平 (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

苏新平 (1960年生 -) ,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77年入部队服兵役,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副院长[1]

曾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促进奖”提名奖、鲁迅版画奖等。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七届教学名师,2014年获得“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油画类大奖”,2015年获“四个一批人才”称号。作品曾被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波特兰美术馆、旧金山博物馆、福冈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收藏。

2018年11月,苏新平当选为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发表论文《母题与空间》、《美术》、《我的創作及藝術追求》、《版畫藝術》[2]

蘇新平1.jpg

回归与超越

蘇新平3.jpg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图景之中,苏新平的艺术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艺术素以深邃的精神性和独特的形式创造而区别于大多数的当代艺术家,而且,这种精神性和艺术语言的探索在以“风景”系列为标志的作品中又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苏新平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以石版画的形式表达自身对于蒙古牧民日常生活的精神感受。这种感受既基于艺术家个人的真实生活经验,又极具个人色彩。在这些作品里苏新平营造了一个空旷、辽阔而孤寂的黑白世界,给人一种在正午强光下反而有深夜的寒冷和寂静之感,石版画复制本身的冷静理智与作品的孤寂彼此促进,从而使得作品在具有了神秘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外貌的同时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1990年代中期之后,受当时社会氛围和自身经历的影响,以“欲望之海”和“干杯”两个油画系列为标志,苏新平将视线由自己的内心世界转向了外部社会,并对其进行历史关照。这两个系列依然是在现实题材中追求精神性的表现,不同的是,这种表现中融入了社会批判的意识。 2004年开始的“肖像”系列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因为在这个系列中苏新平由社会关注转向对个体人的当下生存和精神状态,这可以视为其后来“风景”系列重返内心世界的序曲。而且“肖像”系列的展陈方式也有了后来多媒介多种展陈方式的雏形。

自2006年,苏新平开始了全新的“风景”系列,这一系列在2010年前后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在这个系列以及后来的“八个东西”和“灰色”等系列作品中,苏新平的关注点从人和社会重新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然而这种回归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扩展。对于艺术家来说,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的作品实质上是对现实生活的精神关照,而“风景”系列则直接就是内心世界本身。苏新平在作品中始终坚持表现人类生活的精神性,尽管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模糊和无法定义的区域。与大多数当代艺术家将自己与外界二元对立从而进行一种冷静的讽刺不同,苏新平却是将自己融入个人和人类精神的恢弘表现中,从而与大多数当代艺术家拉开了距离[3]

蘇新平2.jpg

視頻

苏新平

苏新平、方力钧、王霁昕、艺术红酒宣传片

參考資料

  1. 苏新平 :: 简历. 红门画廊. [2020-01-31]. 
  2. 蘇新平 (1960~ ) 簡介 ○. @藝術大觀園. [2020-01-31]. 
  3. 回归与超越 —观“虚构的真实——苏新平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