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皺盔犀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花冠皺盔犀鳥 |
中文學名:花冠皺盔犀鳥 |
花冠皺盔犀鳥(學名:Rhyticeros undulatus)[1]雄鳥體長約105厘米,雌鳥較小。尾白,雄雌兩性的背、兩翼及腹部均為黑色,但雄鳥頭部奶白色,枕部具略紅的絲狀羽,裸出的喉囊上具明顯的黑色條紋。雌鳥頭頸黑,喉囊藍色。成對或小群飛於森林上空,鼓翼聲沉重。鳴叫為一種重複的、粗短似犬吠的koe-guk叫聲。眼睛獨特。無論是眼圈,還是虹膜,都呈艷麗的猩紅色,炯炯閃亮,似兩粒夜明珠鑲嵌在圓圓的紅寶石之中,美的勾魂攝魄,只是雌性略暗稍許。[2]
分布於印度次大陸東北部、中國西南部、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中國在雲南西南部的盈江採到標本。種群數量極為稀少。
外形特徵
雄鳥前額栗色,並沿頭頂中央向後延伸至枕部以後變寬,羽冠亦為栗色,其餘頭、頭側、臉、前頸、頸側和上胸白色,微沾皮黃色。後枕往後的整個後頸和體羽黑色,並富有金屬綠色或紫藍色光澤,尤以後頸、肩和上背較明顯。尾純白色。喉囊皮膚亮黃色或橙黃色,其上有一寬的黑色橫帶,通常橫帶在中部斷裂。
雌鳥尾白色,其餘體羽黑色,亦具和雄鳥一樣的金屬綠色或紫藍色光澤。喉囊皮膚亮深藍色,其上亦具一道黑色橫帶。
虹膜雄鳥橙紅色至血紅色,眼周裸露皮膚暗紅至磚紅色。雌鳥虹膜褐色或灰褐色。嘴象牙黃色,基部綴暗橙紅色,雌鳥嘴亦為黃色。嘴緣有細鋸齒狀缺刻,上嘴基部有一較扁平的盔突,其上有6道皺褶隆起,形成「皺盔」。嘴基兩側各具數道斜形雕紋,腳綠色或石板黑色。
大小量度:嘴峰♂202~219mm,♀178~198mm;翅458~505mm;尾300~330mm;跗蹠60~70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400~1500m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尤其在河流沿岸濕性常綠闊葉林中較易見。
繁殖方式
繁殖期據在印度的研究,從2~6月均見有產卵的。營巢於樹上,特別喜歡選擇在叢生的巨樹上營巢。每窩產卵2~3枚,有時僅產1枚卵。卵為白色,有時沾染黃色,光滑無斑。卵的大小據24枚卵的測量為49.5~72.5mm×38.0~47.1mm,平均62.0mm×43.2mm。
生活習性
- 習性:常成3~5隻的小群活動。叫聲單調、沙啞、像狗叫,有時也能發出低沉的雙音節聲音。飛翔時顯得較笨重,很遠即能聽見振翅聲響。有時也進到村寨附近和果園中活動和覓食。
- 遷徙:留鳥。
- 食性:主要以植物果實為食,也吃樹蛙、蝙蝠、蜥蜴等動物性食物。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在原產地一些區域較為常見。由於棲息地的持續破壞、分割,以及掠食範圍的縮小,該鳥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花冠皺盔犀鳥在雲南被發現,最早還是從當地獵民家中看到2隻頭骨標本引起的,該鳥種群數量稀少與當地獵民大肆捕獵有關。據報道在印度,該鳥的種群數量也很稀少,其原因是當地群眾大量捕殺並出售作藥用。顯然,加強管理,嚴禁捕殺對該鳥的保護是至關重要的。
分布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不丹、文萊、柬埔寨、印度、新加坡、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和巴厘島)。 在中國出現於雲南西部盈江縣銅壁關鄉下石梯和洪崩河一帶,在雲南西南部(騰衝)的鄉村民房內發現雄鳥及雌鳥頭。可能出現於西藏東南部。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註:犀鳥科,所有種)
視訊
參考文獻
- ↑ 花冠皺盔犀鳥. 百度百科.
- ↑ 美麗自由精靈——花冠皺盔犀鳥之一. 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