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路指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航路指南是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1]、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2]。
名词解释
航路指南,是指将海图上无法表达或者不能完全表达的有关航海资料汇编所成的书,作为海图资料的补充,提供给航海人员更丰富的航海资料和航行经验,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参考书。阅读时必须结合文中所引用的海图,同时参阋补篇和有关的航海通告。各航海国家均有自己的航路指南,按海区分卷出版。《中国航路指南》由北向南分3卷出版,另外也出版了太平洋西北部海区航路指南。
主要内容有:①海区概况,包括海底地形、地质和水深、岛屿分布、航路分布、港口信号等。②海区水文气象,包括风、气压、气温、湿度、降水、云量、雾况、能见度、潮汐和水流、风浪和涌等。③海区航海资料,包括航路介绍、航行方法、危险物、浅滩、显著物标、对景图、引航制度、锚地、航标以及浮标系统、码头和泊位等。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
- ↑ 中文为何越来越受欢迎?,搜狐,2021-12-30
- ↑ 中国能屹立几千年不倒的精髓是什么?汉文化的诞生和传承是关键,搜狐,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