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与主同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与主同游》,副标题:把游思化为祈祷,作者: David Hansen,译者: 陈锦荣,出版: 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FES),初版: 2006/07,尺寸: 140*210 mm,ISBN: 9789628838561。

内容简介

你为无心祈祷而感到内疚和挫败吗?我们渴望祈祷,可是很易感到沉闷,或因心不在焉而感到恼怒。作者提出:“作悠长的徘徊祷告需要打破常轨,为的是花多个小时与上帝独处。作这种祷告时,我们会随意走路,停下来,细想面前的百合花。如此祷告背后的理念是认为心不在焉对祈祷有好处,而非坏处。”若你渴望与上帝进深关系,本书是你上路的可靠伴侣。

上帝

圣经》中的“上帝”源于希伯来文[1]“Elohim”,作为基督教的至高神,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并对人赏善罚恶。最早把“God”翻译成“上帝”的是利玛窦,他在1595年编写的《交友论》中,开始使用“上帝”这个概念来指称造物主。利玛窦以基督教的目光阅读和研究中国典籍时,在中国经典中发现了“天”和“上帝”的概念,认为可以用来翻译“Deus”;后来,他了解到朱熹将“天”解释为一种义理,与《圣经》中“Deus”的含义不同,故采用“天主”和“上帝”来翻译。之后马礼逊采用“神[2]”一词进行翻译。太平天国的传教士翻译《圣经》时,“上帝”被广泛使用。

目录

引言:徘徊

1. 悠长祷告

2. 徘徊祷告

3. 悠长地徘徊的远象

4. 连续猛击上帝心肠

5. 不必为不适用的东西内疚

6. 我这弱项怎能成为上帝对我生命的旨意?

7. 绝妙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希伯来语简介,豆丁网,2010-05-01
  2. 中国信仰里的“神” ,搜狐,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