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府城大西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府城大西门
图片来自台南笔记

台湾府城大西门,别名镇海门,是清朝建造台湾府城的14座城门之一,创建于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位于今日台南市中西区和平街90号<西罗殿>的庙址,就是大西门的遗址[1]

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改以土、石建构城门,并建城楼。

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林爽文事件之后,清朝政府意识到城防的重要性,于清乾隆56年(西元1791年)大西门向东迁移至宫后街(今西门与民权路口)。

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自小西门起,绕大西门至小北门止,扩建外城,另外加开奠坤门兑悦门拱干门三座城门,加强府城西缘滨海防务。

大西门是官民从台江内海进出府城的主要出入口,也是早期赴台履任官员上岸地方,在此设有<接官亭>。是台湾府城最重要的门户

日本明治35年(西元1902年)为扩建市街拆除大西门城楼,未留下任何遗迹


参考文献

  1. 府城大西门遗址,台南笔记,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