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自走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自走炮
图片来自mdc.idv.tw

自行火炮(Self-propelled artillery),指安装于交通工具上,例如使用车辆底盘自备动力,无需其他车辆牵引的火炮,大多有轻装甲保护,火炮一般为榴弹炮迫击炮加农炮[1]反坦克炮火箭炮高射炮等。有别于一般火炮都是拖车够在,需要利用其他车辆,兽力或者是人力移动,并可能需要安装的过程。

除了自行火炮外还有一种自运火炮或称短途自行牵引火炮,是在需要牵引的火炮加上小型汽油引擎的辅助动力装置APU,除了能够协助射击时的操作,还可以做短距离的行动,但是这一种设计并未包含在自走炮的归类当中,仍属于牵引火炮如芬兰155 GH 52 APU。

与战车的差异

自走炮与战车在外型上有相似之处,有些战车的设计也以提供步兵火力支援为主要任务之一,但自行火炮本质上仍与坦克不同。前者仍属于后方支援的炮兵武器,只是可以自行驱动无须牵引。后者则是前线突击武器。因此各方面作战性能上双方有不少区别。

  • 战车对防御要求很高,因此重量高、装甲厚,以便抵抗敌方火力。自走炮因为主要部署在战线后方,对防御要求不高。装甲只以防护机枪、小口径机炮或者是炮弹近距离的碎片为目的。
  • 战车的战车炮为了贯穿战车装甲,因此火炮炮口初速较高;自走炮则不需要。
  • 战车需要高命中率,因此瞄准系统精密。自走炮以间接瞄准的远距离炮击、火力覆盖为主,对瞄准要求不高,有些自走炮并未配备直接瞄准用的瞄准具。
  • 战车不需要强调高仰角射击能力;而自走炮为了追求火力覆盖范围,需要这方面的性能。
  • 战车多在前线地段直接作战,需要应付瞬息万变的战况,对运动性能和炮口灵活度要求高;自走炮因为主要在后方进行火力支援,故只需重视火力,无须过分追求运动性能炮口灵活度。也因此不少自走炮只采用简易的驱动系统,甚至没有旋转炮塔的设计。
  • 自走炮大多弹药下降时间长。

设计

自走炮(自走火炮)发展自火炮,其设计需求是为了跟上摩托化部队的运动力,以维持火力支援。当摩托化或者是机械化部队的比例增长的时候,自走炮的需求也随之成长。

自走炮使用的车辆底盘包括改装自战车装甲车平板卡车等,或是专门设计的履带或是轮型载具等。火炮装置的方式有直接将牵引火炮放置在车辆上,采用固定,顶部开放的作战舱,固定但是顶部有保护的作战舱,或者是完全封闭并且可以旋转的炮塔。

驱逐战车

驱逐战车为自走炮的延伸,与自走炮一样,搭载了重火力的炮管,同时很多也无旋转炮塔的设计,但不同的是驱逐战车强化了装甲和车辆性能,使它能与一般战车一样快速进入战场进行火力支援。不过驱逐战车多数无高仰角射击能力,因此射程较为受限,同时较一般战车而言驱逐战车多数缺乏灵活度高的旋转炮塔,攻击应变力较差,较适合定点部署狙击进攻敌人的防御性作战。驱逐战车当中也有有炮塔,如:美国的M10狼獾M18地狱猫M36杰克逊等的炮塔有顶可360度旋转。

参考文献

  1. 加农炮,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