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腹哀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揭密真相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为专业意见。任何医药相关资讯,应谘询专业人士。

腹哀穴】 Fù āi(SP16),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别名:肠哀穴,肠屈穴。腹哀穴的位置: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中医认为刺激腹衰穴有缓解治疗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等作用。

穴位含义

脾经水湿在此沉降。
1.腹哀。腹,腹部也,脾土也。哀,悲哀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脾土受水之害。本穴物质为大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之于地部,脾土受湿而无生气之力,因而悲哀,哀其子金气不生也,故名。
2.肠哀、肠屈。肠,大肠也,此指大肠所主的金气。哀,悲哀也。屈,亏缺也。肠哀、肠屈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虚少,脾土生发之气不足。理同腹哀名解。
3.足太阴阴维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为满溢之状并散流脾经之外,表现出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故为足太阴阴维之会。

概况

【取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穴内满溢穴外。
【功能作用】冷降脾浊[1]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有理脾胃、通肠腑的作用。
【主治病症】主治腹痛,泄泻,痢疾,便秘,消化不良,饮食不化,大便脓血,泻痢无度,胃痉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或减少,细菌性痢疾,绕脐痛,肠出血,腹中疼痛等。
【配伍应用】
腹哀穴配梁丘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治急性腹痛。 腹哀穴配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治消化不良。

穴位疗法

【针刺】一般直刺0.5~1.0寸。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两掌平放于腹哀穴处,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可辅助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等肝胆疾病引起的疼痛、恶心

视频

焦守廷上传足太阴脾经《腹衰穴》

足太阴脾经、腹哀穴《中医治疗便秘、消化不良、腹痛之法》


参考文献

  1. 腹衰穴,穴位密码网